《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3)
外集·卷七 (3)
1. 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當歸散桃仁散,經行湛濁;
當歸散,白朮五錢,黃芩、山茱、當歸、川芎、白芍各一兩,冷者去芩加肉桂,為末。每二錢,空心酒下,日三服。治經脈過期不勻,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以致腰腹疼痛。
桃仁散,桃仁、甘草、半夏、澤瀉、蘭葉、牛膝、當歸、桂心、牡丹皮、人參、蒲黃、川芎各五分,赤芍、生地各一錢,姜煎服。治月水不調,或淋瀝不斷,斷後復來,狀如瀉水,或前或後,或閉不來,四肢沉重欲眠,不能飲食,腹中堅痛,多思酸物。
葶歸丸桑皮散,水腫侵尋。
葶歸丸,當歸、人參、大黃、桂心、瞿麥、赤芍、白茯各三兩,葶藶一錢,為末,蜜丸梧子大。每十五丸,空心米飲下。
桑皮散,桑白皮、郁李仁各一錢,赤茯二錢,木香、防己、大腹皮各五分,蘇子、木通、檳榔、青皮各七分半,姜煎服。治腳氣感發,兩腳浮腫,小便赤澀,腹脅脹滿,氣急坐臥不得。
血風疼痛,芎藭人參荊芥穗;
大芎藭散,川芎一錢,羌活、枳殼、甘草各五分,赤茯苓、赤芍、酸棗仁、桂心、當歸、木香、牛膝各一分,姜煎熱服。治血風身體骨節疼痛,心膈壅滯,不思飲食。
人參荊芥散,人參、荊芥、生地、柴胡、鱉甲、酸棗仁、枳殼、羚羊角、白朮各七分半,桂心、川芎、當歸、防風、甘草各五分,姜煎熱服。治血風體痛,頭昏目澀,心怔煩渴,寒熱盜汗,頰赤口乾,痰嗽胸滿;或月水不調,臍腹㽲痛,痃癖塊硬;或產後瘦弱症。孕婦禁服。
麒麟竭丸,血竭、乳香、沒藥、白芍、當歸各六錢,虎骨五錢,水蛭、麝香各一錢,為末,酒糊丸綠豆大。每二錢,空心酒下。治寒濕相搏,血滯經絡痛甚。
血風走注,柴胡烏頭蒼耳心。
柴胡調經湯,羌活、蒼朮各一錢,獨活、藁本、升麻各五分,柴胡七分,乾葛、當歸、甘草各三分,紅花少許,水煎熱服取微汗。治經水色鮮不止,頭項脊骨強痛,不思飲食。
烏頭丸,烏頭一兩,芫花、乾薑各五錢,俱醋煮乾,再入桂心、天麻、海桐皮、黑豆各三錢,為末;另用黑豆煮爛,搗藥為丸梧子大。每七丸至十丸,黑豆淋酒下,忌一切毒物。治血風,走注攻刺、半身不遂、麻痹瘙癢;急風,口眼喎斜、語言謇澀、手足拘攣。
單蒼耳散,用嫩蒼耳草心陰乾,為末。每一錢,溫酒調服。治血風攻注,頭旋倒地,不知人事。
血氣干,羨大黃為血竭;
單大黃膏(又名血竭膏),錦紋大黃四兩,酒浸焙乾為末,用醋一碗,熬成膏丸如雞子大。每一丸,臨臥熱酒化下,大便通利,紅脈自下。此治乾血氣,調經仙藥也。一方加香附子。
冷熱癆,代四物以丹參。
單丹參散,丹參為末,每二錢,酒調服。治經脈不調,產前胎動不安,產後惡露不下,腰脊疼痛,骨節煩疼。
白話文:
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經行湛濁:
-
當歸散: 此方用白朮、黃芩、山茱萸、當歸、川芎、白芍等藥材組成,若體質虛寒者,可去掉黃芩,加些肉桂。服用方法為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酒送服,一日三次。主治經期延遲或不規律,例如三個月或四個月才來一次,或一個月來兩次,伴隨腰腹疼痛的症狀。
-
桃仁散: 此方包含桃仁、甘草、半夏、澤瀉、蘭葉、牛膝、當歸、桂枝、牡丹皮、人參、蒲黃、川芎等藥材,另加赤芍、生地。服用方法為用薑汁煎服。主治月經不調,小便淋漓不盡,時斷時續,如同瀉水一般,經期或提前或延後,甚至閉經,伴隨四肢沉重想睡、食慾不振、腹部堅硬疼痛、渴望酸味食物等症狀。
水腫侵尋:
-
葶歸丸: 此方由當歸、人參、大黃、桂枝、瞿麥、赤芍、白茯苓、葶藶等藥材組成,製成梧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
桑皮散: 此方包含桑白皮、郁李仁、赤茯苓、木香、防己、大腹皮、蘇子、木通、檳榔、青皮等藥材,用薑汁煎服。主治腳氣引起的雙腳浮腫,小便赤澀、腹部脅肋脹滿、呼吸困難,坐臥不安。
血風疼痛:
-
大芎藭散: 此方以川芎為主藥,輔以羌活、枳殼、甘草、赤茯苓、赤芍、酸棗仁、桂枝、當歸、木香、牛膝等藥材,用薑汁煎熱服用。主治血風引起的關節疼痛,心膈鬱悶,食慾不振。
-
人參荊芥散: 此方包含人參、荊芥、生地黃、柴胡、鱉甲、酸棗仁、枳殼、羚羊角、白朮、桂枝、川芎、當歸、防風、甘草等藥材,用薑汁煎熱服用。主治血風引起的全身疼痛,伴隨頭暈眼花、心悸煩躁口渴、寒熱盜汗、面紅口乾、咳嗽痰多胸悶;或月經不調、臍腹脹痛、腹部腫塊;或產後體虛。孕婦禁用。
-
麒麟竭丸: 此方由血竭、乳香、沒藥、白芍、當歸、虎骨、水蛭、麝香等藥材組成,製成綠豆大小的酒糊丸。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酒送服。主治寒濕凝滯,血瘀經絡疼痛劇烈。
血風走注:
-
柴胡調經湯: 此方包含羌活、蒼朮、獨活、藁本、升麻、柴胡、葛根、當歸、甘草、紅花等藥材,水煎服至微微出汗。主治經血鮮紅不止,伴隨頭頸脊椎疼痛,食慾不振。
-
烏頭丸: 此方以烏頭為主藥,輔以芫花、乾薑、桂枝、天麻、海桐皮、黑豆等藥材,先將烏頭等藥材用醋煮乾,再研磨成粉,用黑豆煮爛後與藥粉混合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到十丸,用黑豆湯加酒送服,忌食一切毒物。主治血風引起的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瘙癢;中風引起的口眼歪斜、語言不清、手足抽搐等。
-
單蒼耳散: 此方只用嫩蒼耳草心陰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溫酒送服。主治血風引起的頭暈目眩,甚至昏倒不省人事。
血氣乾:
- 單大黃膏(血竭膏): 此方用錦紋大黃酒浸焙乾後研磨成粉,再用醋熬製成雞蛋大小的膏丸。每次服用一丸,睡前用熱酒化服,可通便,經血排出。主治血虛,調經。可加香附子。
冷熱癆:
- 單丹參散: 此方只用丹參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酒調服。主治經脈不調,孕期胎動不安,產後惡露不下,腰背疼痛,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