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六 (74)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六 (74)

1. 雜病用藥賦

究源心腎丸,牛膝、熟地、肉蓯蓉、鹿茸、附子、人參、遠志、茯神、黃耆、山藥、當歸、龍骨、五味各一兩,菟絲子三兩。浸藥酒煮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棗湯下,治同上。常服調陰陽,補心腎虛,溫寒燥濕最效。

瑞蓮丸子,蒼朮主脾一斤(生用四兩,酒、醋、米泔各浸四兩),蓮肉主心一斤(去皮心,酒浸軟,入豬肚內煮極爛,取出焙乾),枸杞子主肝,五味子主脈,熟地主血,故紙主腎,各二兩,為末,用前豬肚搗膏,同酒糊丸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定心暖腎,生血化痰。

心虛人參固本丸,生地生心血,用麥門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補腎精,用天門冬引入所補之地,各等分;人參減半以通心氣,為末,或磨爛澄粉曬乾尤不滯脾,蜜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如有痰者,地黃用薑汁炒過。一方去參加黃柏、鹿角霜,名鹿柏固本丸。

夢授天王補心丹,熟地、白茯、人參、遠志、菖蒲、玄參、柏子仁、桔梗,天門冬、丹參、酸棗仁、麥門冬、甘草、百部、五味子、茯神、當歸、杜仲各等分為末,蜜丸彈子大,金箔為衣。每一丸,燈心棗湯化下,食遠臨臥服,或作小丸亦可。專治玩讀著作,勞神過度,以致潮熱盜汗咳嗽,失血遺精,怔忡健忘,咽乾口燥,肌體羸瘦,調和心腎二經要藥。一方無菖蒲、熟地、杜仲、百部、茯神、甘草。

朱子讀書丸,茯神、遠志各一兩,人參、陳皮各七錢,菖蒲、當歸各五錢,甘草二錢半,為末,麵糊丸如急性子大,硃砂為衣,臨臥燈心煎湯下。

茯神湯,茯神一錢半,白朮、當歸各一錢,酸棗仁八分,人參、黃耆、黃柏各五分,甘草二分,燈心煎,先用硃砂末兩分點舌上,後以此湯送下,治神不守舍。

肝虛天麻丸,天麻、牛膝、萆薢、玄參各六兩,杜仲七兩,附子一兩,羌活十四兩,當歸十兩,生地一斤(一方加獨活五兩去腎風),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病甚加百丸,空心溫酒下。治風熱,養血脈,行榮衛,壯筋骨。

鹿茸四斤丸,肉蓯蓉、天麻、菟絲子、牛膝、熟地、杜仲、鹿茸、木瓜各半斤,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米湯或酒下。治肝腎虛損之極,以致筋骨痿弱,不能自持,起居無力,足膝疼酸,肌體瘦悴,血氣不生。

牛膝丸,牛膝、萆薢、杜仲、蓯蓉、菟絲子,防風、葫蘆巴、補骨脂、沙苑蒺藜各一兩,肉桂五錢,為末,酒煮豬腰子,為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空心酒下。治肝腎損,骨痿不能起於床,宜益精;筋緩不能自收持,宜緩中。

脾虛返本丸,黃犍牛肉五斤(去筋膜切片,河水洗數遍,仍浸一宿,再洗一二遍,用好酒入瓷器內,重泥封固,桑柴火煮一日夜,取出焙乾為末半斤),山藥、蓮肉(俱用蔥鹽炒,去蔥鹽)、白茯苓、小茴香各四兩,為末,棗肉搗膏,入好酒和丸梧子大,曬乾。空心酒下五十丸。日三服,久則日一服,忌用麵糊米飲之類為丸,補脾及諸虛損。

白話文:

雜病用藥賦

究源心腎丸:牛膝、熟地、肉蓯蓉、鹿茸、附子、人參、遠志、茯神、黃耆、山藥、當歸、龍骨、五味子各一兩,菟絲子三兩。將藥材浸泡在酒中,煮成糊狀後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紅棗湯送服,療效與上文所述相同。常服此藥可調節陰陽,補益心腎虛損,溫暖寒邪,乾燥濕邪,效果最佳。

瑞蓮丸:蒼朮(生用四兩,另取四兩分別用酒、醋、米泔水浸泡)一斤,蓮肉(去皮心,用酒浸泡軟後放入豬肚中煮至極爛,取出曬乾)一斤,枸杞子二兩,五味子二兩,熟地二兩,故紙二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先前煮蓮肉的豬肚搗成膏狀,與藥粉一起用酒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此藥能安定心神,溫暖腎陽,生血化痰。

心虛人參固本丸:生地黃(滋養心血)與麥門冬(引導生地黃滋養心血),熟地黃(滋補腎精)與天門冬(引導熟地黃滋補腎精)各等分;人參用量減半以暢通心氣。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或磨成糊狀後加入澄粉曬乾,以免損傷脾胃,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溫酒或鹽湯送服。如有痰症,地黃需用薑汁炒制。另一方劑則去掉人參,加入黃柏、鹿角霜,稱為鹿柏固本丸。

夢授天王補心丹:熟地、白茯苓、人參、遠志、菖蒲、玄參、柏子仁、桔梗、天門冬、丹參、酸棗仁、麥門冬、甘草、百部、五味子、茯神、當歸、杜仲各等分,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再以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用燈心草煎煮的紅棗湯化開後服用,宜在飯後或臨睡前服用,也可製成小丸。此藥專治因過度用腦學習、閱讀或工作而導致的潮熱盜汗、咳嗽、遺精、心悸健忘、咽乾口燥、形體消瘦等症,是調和心腎二經的重要藥物。另一方劑則去除菖蒲、熟地、杜仲、百部、茯神、甘草。

朱子讀書丸:茯神、遠志各一兩,人參、陳皮各七錢,菖蒲、當歸各五錢,甘草二錢半。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急性子大小的丸藥,再以硃砂包裹。臨睡前用燈心草煎煮的湯水送服。

茯神湯:茯神一錢半,白朮、當歸各一錢,酸棗仁八分,人參、黃耆、黃柏各五分,甘草二分。用燈心草煎煮。服用前先將硃砂粉末二分點在舌面上,然後用此湯送服,用於治療心神不寧。

肝虛天麻丸:天麻、牛膝、萆薢、玄參各六兩,杜仲七兩,附子一兩,羌活十四兩,當歸十兩,生地黃一斤(另一方劑加獨活五兩,用於治療腎風)。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病情嚴重者可加至一百丸,空腹用溫酒送服。此藥能治療風熱,滋養血脈,運行氣血,強健筋骨。

鹿茸四斤丸:肉蓯蓉、天麻、菟絲子、牛膝、熟地、杜仲、鹿茸、木瓜各半斤。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或酒送服。此藥用於治療肝腎嚴重損傷,導致筋骨痿弱,行動不便,起居無力,足膝疼痛酸楚,形體消瘦,氣血不足等症。

牛膝丸:牛膝、萆薢、杜仲、蓯蓉、菟絲子、防風、葫蘆巴、補骨脂、沙苑蒺藜各一兩,肉桂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煮豬腰子,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用酒送服。此藥用於治療肝腎損傷,骨骼痿弱,不能起床,以及筋脈鬆弛,不能自主控制肢體等症,具有益精、緩中的功效。

脾虛返本丸:黃犍牛肉五斤(去除筋膜,切片,用河水清洗數次,浸泡一夜後再清洗一兩次,用好酒放入瓷器中,用厚泥封好,用桑柴火煮一日一夜,取出曬乾研磨成粉末半斤),山藥、蓮肉(都用蔥鹽炒制,去除蔥鹽)、白茯苓、小茴香各四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棗肉搗成膏狀,加入好酒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曬乾。空腹用酒送服五十丸,每日三次,長期服用可改為每日一次。忌用麵糊、米湯等製丸,此藥能補益脾胃及其他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