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六 (62)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六 (62)

1. 雜病用藥賦

黃白丸,黃連、栝蔞仁、白朮、神麯、麥芽各一兩,川芎七錢,青黛五錢,人中白二錢,為末,薑汁浸蒸餅為丸服。治陰虛食積痰火。

祛風痰,鬱金蜈蚣猛烈。

祛風痰丸,防風二兩,明礬、川芎、牙皂、鬱金各一兩,赤腳、黃腳蜈蚣各一條,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茶湯下,祛風痰,行濁氣。

搜風化痰丸,半夏四兩,人參、槐角、殭蠶、白礬、陳皮、天麻、荊芥各三兩,辰砂五錢,為末,薑汁浸蒸餅丸豆大,辰砂為衣。每四十丸,薑湯下。

消破痰飲神術兮,單製半夏尤有功;

消飲丸,白朮二兩,茯苓五錢,枳實、乾薑各七錢,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溫水下。治停飲胸滿嘔逆,腹中水聲,不思飲食。

破飲丸,蓽茇、胡椒、丁香、砂仁、蠍梢、青皮、木香、巴豆、烏梅各等分為末,先將青皮同巴豆漿水浸一宿,取出同炒青皮焦,去巴豆,又將其水浸烏梅肉蒸爛,和前藥搗丸綠豆大。每十五丸,津液下。治五飲停蓄胸脅,結為支滿、氣促搶心疼痛。

神術丸,蒼朮一斤,為末,用生油麻五錢,水二盞,研爛取汁,又入棗肉十五粒,同搗丸梧子大。每五十丸,溫酒下。治痰飲挾瘀血成窠囊,行痰極效。

單半夏丸,半夏用香油炒為末,粥丸梧子大。每三五十丸,薑湯下。治濕痰喘急,止心痛。

法制半夏,明礬六兩,硝石四兩,煮水六碗,卻將半夏一斤,先以水洗淨,入藥水內浸三宿,又取入清水內浸七日,取出切片,加薄荷四兩,甘草二兩任用,消飲化痰,壯脾順氣。

清州白丸子,半夏七兩,南星、白附子各二兩,川烏五錢,俱生用為末,絹袋盛於井水擺出以盡為度,置瓷器內,日曬夜露,日換新澄之,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曬乾為末,糯米粉煮清糊丸梧子大。每二十丸,薑湯下。癱瘓風,酒下;小兒驚風,薄荷煎湯下三丸。兼治男婦風痰壅盛,嘔吐涎沫。

宜化氣涎三仙兮,指迷作曲真有法。

三仙丸,南星、半夏各一斤,為末,用生薑汁調成劑,攤在篩中,以楮葉蓋令發黃色,曬乾收之,須五六月內做曲,如醬黃法,每曲四兩,入香附末二兩,糊丸梧子大。每四十丸,食後薑湯下。治中脘氣滯,胸膈煩滿,痰涎不利,頭目不清。或去香附加橘皮,治氣痰。

千金指迷丸,半夏曲二兩,白茯苓(虛人用乳汁蒸,瘦人血少用砂仁同酒浸蒸,去砂仁,又用生地汁浸蒸)、枳殼(用麥麩醋水炒)各一兩,風化硝一錢半,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如治脾胃痰,用神麯為糊;治血分痰,酒糊;治氣分上焦痰,蒸餅糊;治骨節四肢痰,鹽酒入薑汁糊;治足痰,牛膝煎膏為引;治痰病深痼,牛膏和糊,多服即可以汗吐下,如倒倉法也。每早常服三五十丸,薑湯下;旬月以往,大便溏滑,是潛消痰積之驗也。如耳聾氣壅,上焦諸風熱頭風等證,竹瀝入薑汁白湯下二三百丸,以利為功,服愈痰火之後任服,但覺少作即服,又與諸服食補養之藥不為相妨。

白話文:

雜病用藥賦

黃白丸:黃連、栝樓仁、白朮、神麴、麥芽各一兩,川芎七錢,青黛五錢,人中白二錢,磨成粉末,用薑汁浸泡蒸餅做成丸藥服用。治療陰虛、食積、痰火。

祛風痰丸:防風二兩,明礬、川芎、牙皂、鬱金各一兩,赤腳蜈蚣、黃腳蜈蚣各一條,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茶湯送服,祛風痰,行濁氣。

搜風化痰丸:半夏四兩,人參、槐角、殭蠶、白礬、陳皮、天麻、荊芥各三兩,辰砂五錢,磨成粉末,用薑汁浸泡蒸餅做成豆大的丸藥,再用辰砂包裹。每次服用四十丸,用薑湯送服。

消飲丸:白朮二兩,茯苓五錢,枳實、乾薑各七錢,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水送服。治療停飲導致胸悶嘔逆,腹部有水聲,不想吃東西。

破飲丸:蓽茇、胡椒、丁香、砂仁、蠍梢、青皮、木香、巴豆、烏梅各等分,磨成粉末。先將青皮和巴豆用漿水浸泡一夜,取出後與青皮一起炒至青皮焦黃,去除巴豆。再將烏梅肉用水浸泡後蒸爛,與其他藥物一起搗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津液送服。治療五種停飲積聚於胸脅,導致胸部脹滿、氣促、心痛。

神術丸:蒼朮一斤,磨成粉末。用生麻油五錢,水二盞,研磨成糊狀,取汁,再加入棗肉十五粒,一起搗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酒送服。治療痰飲夾雜瘀血形成囊腫,此方行痰效果極佳。

單半夏丸:半夏用香油炒熟磨成粉末,用粥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薑湯送服。治療濕痰導致喘息急促,心痛。

法制半夏:明礬六兩,硝石四兩,加水六碗煮沸,然後放入已用水洗淨的半夏一斤,浸泡三宿,再用清水浸泡七日,取出切片,加入薄荷四兩,甘草二兩,可消飲化痰,健脾益氣。

清州白丸子:半夏七兩,南星、白附子各二兩,川烏五錢,均生用磨成粉末。用絹袋盛裝,放入井水中浸泡至藥材完全浸透,取出放入瓷器中,白天曬太陽,晚上露水,每天換清水,浸泡時間:春天五日,夏天三日,秋天七日,冬天十日。取出曬乾磨成粉末,用糯米粉煮成稀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治療中風癱瘓(用酒送服);小兒驚風(用薄荷煎湯送服三丸)。也治療男女風痰壅盛,嘔吐涎沫。

三仙丸:南星、半夏各一斤,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藥劑,攤在篩子上,用楮葉蓋住使其變黃,曬乾收存。需在五月到六月之間製作成藥曲,如同製作醬的方法一樣,每份藥曲四兩,加入香附末二兩,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四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治療中脘氣滯,胸膈煩悶,痰涎不暢,頭昏眼花。如果去掉香附,加入橘皮,則可治療氣痰。

千金指迷丸:半夏曲二兩,白茯苓(體虛者用乳汁蒸,瘦弱者血少者用砂仁同酒浸蒸,去除砂仁,再用生地汁浸蒸)、枳殼(用麥麩醋水炒)各一兩,風化硝一錢半,磨成粉末,用薑汁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如果治療脾胃痰,則用神麴做糊;治療血分痰,則用酒做糊;治療氣分上焦痰,則用蒸餅做糊;治療骨節四肢痰,則用鹽酒加薑汁做糊;治療足部痰,則用牛膝煎膏引導;治療痰病久治不愈,則用牛脂和糊,多服即可汗吐下瀉,如同倒倉療法。每天早晨常服三、五十丸,用薑湯送服;服藥一個月後,大便溏瀉,便是痰積消化的徵兆。如果出現耳聾氣壅,上焦諸風熱頭痛等症狀,則加入竹瀝,用薑汁白湯送服二、三百丸,以利為功,痰火痊癒後可繼續服用,只要感覺稍微不舒服就服用,且與其他滋補藥物不相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