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六 (32)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六 (32)

1. 雜病用藥賦

吐酸消食透膈,曲術芒黃殊別。

透膈湯,木香、白豆蔻、檳榔、砂仁、枳殼、厚朴、半夏、青皮、陳皮、甘草、大黃、芒硝各八分,薑棗煎,食後通口服。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胸膈滿悶,噎塞不通,噫氣吞酸,脅肋刺痛,嘔逆痰涎,飲水不下。

曲術丸,神麯三兩,蒼朮一兩半,陳皮一兩,為末,薑汁煮神麯糊丸,梧子大。每七十丸,薑湯下。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牙齒亦酸,或吐清水。

五疸有汗桂耆,無汗礬石硝石頗靈;

桂枝苦酒湯,黃耆三錢,芍藥、桂心各八分,水煎,入苦酒三匙,初服當心煩,以苦酒阻故也,至六七日稍愈。治黃汗身腫發熱。如經久腰以下無汗,強痛不食,煩躁小便不利者,本方用桂枝,加甘草四分,姜煎微汗,未汗再服。

耆陳湯,黃耆、赤芍、茵陳各一錢,石膏二錢,麥門冬、豆豉各五分,姜煎溫服。治黃汗。

古礬硝散,礬石、硝石各一錢,為末。大麥粥飲調服,取汗。治女勞疸。或去硝換滑石,治濕疸。

葛術湯,葛根、白朮、桂心各一錢,豆豉、杏仁,甘草各五分,枳實三分,水煎服。熱者,去桂、術,加山梔一錢。治酒疸及脾經肉疸、癖疸、勞役疸、腎經黑疸。

谷疸丸,苦參三兩,龍膽草一兩,為末,牛膽汁和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麥飲下。一方加山梔五錢,人參七錢半,豬膽汁入蜜丸服,兼治勞役疸。

瘴疸丸,茵陳、山梔、大黃、芒硝各一兩,杏仁六錢,常山、鱉甲、巴豆各四錢,豆豉二錢,為末,蒸餅為丸梧子大。每三丸,米飲下。吐利為效,未效加一丸。治時行及瘴瘧疫癘,忽發黃,殺人最急。如覺體氣有異者,急制服之。

虛疸無積秦艽,有積小溫大溫極切。

秦艽飲,秦艽、當歸、白芍、白朮、官桂、陳皮、茯苓、熟地、半夏、小草、川芎各四分,甘草二分,姜煎。治五疸涉虛,口淡咽乾寒熱。

四白湯,白朮、白芍、白茯、扁豆、人參、黃耆各一錢,甘草五分,薑棗煎,治色疸。

小溫中丸,針砂一兩,山楂、青皮、蒼朮、神麯各二兩,白朮三兩,香附便制一兩半,春加川芎,夏加苦參或黃連,冬加吳萸或乾薑。一方無白朮、山楂、參、萸,有山梔。治黃疸與食積。

大溫中丸,針砂一兩,陳皮、蒼朮、厚朴、青皮、三稜、莪朮、黃連、苦參、白朮各五錢,生甘草二錢,香附一兩半;一方無黃連、參、術,為末,俱醋糊為丸梧子大。每七八十丸,空心鹽湯下,治黃疸、黃胖與黃腫,又可借為制肝燥脾之用。如脾虛者,須以參、朮、芍、甘、陳皮作湯使。以上二方用針砂,不如用青礬代之為妙。

傷酒面而黃者,(用完)絲瓜燒灰;

為末,傷面面湯下,傷酒酒上,數服效。

白話文:

雜病用藥賦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胸膈滿悶,噎塞不通,噫氣吞酸,脅肋刺痛,嘔逆痰涎,飲水不下的透膈湯:木香、白豆蔻、檳榔、砂仁、枳殼、厚朴、半夏、青皮、陳皮、甘草、大黃、芒硝各八分,加薑棗煎煮,飯後服用。

治中脘積食停滯,胃酸灼痛,牙齒也酸痛,或吐清水的曲術丸:神麴三兩,蒼朮一兩半,陳皮一兩,研磨成粉,用薑汁煮成神麴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用薑湯送服。

治黃疸,有汗者用桂枝、黃耆;無汗者用礬石、硝石的藥方:

治黃疸伴有汗出、身體腫脹、發熱的桂枝苦酒湯:黃耆三錢,芍藥、桂心各八分,水煎後加入苦酒三匙。初服時可能心煩,這是因為苦酒的功效,服藥六七天後症狀會好轉。如果久病腰部以下無汗,身體疼痛,不想吃東西,煩躁不安,小便不利,則在原方基礎上加甘草四分,用薑煎煮,微微出汗即可,若未出汗則需再服用。

治黃疸伴有汗出的耆陳湯:黃耆、赤芍、茵陳各一錢,石膏二錢,麥門冬、豆豉各五分,加薑煎煮溫服。

治婦女勞累引起的黃疸的古礬硝散:礬石、硝石各一錢,研磨成粉,用大麥粥調服,服用後會出汗。也可以用滑石代替硝石,治療濕熱引起的黃疸。

治療各種黃疸的葛術湯:葛根、白朮、桂心各一錢,豆豉、杏仁、甘草各五分,枳實三分,水煎服。若患者發熱,則去掉桂枝、白朮,加入山梔一錢。此方可治療酒疸、脾經肉疸、癖疸、勞役黃疸及腎經黑疸。

治療黃疸的谷疸丸:苦參三兩,龍膽草一兩,研磨成粉,用牛膽汁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麥湯送服。另一方則加山梔五錢,人參七錢半,用豬膽汁加蜂蜜做成丸藥服用,也可治療勞役黃疸。

治療急性黃疸的瘴疸丸:茵陳、山梔、大黃、芒硝各一兩,杏仁六錢,常山、鱉甲、巴豆各四錢,豆豉二錢,研磨成粉,用蒸餅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送服。若服用後能嘔吐腹瀉則表示藥效,若無效則再加服一丸。此方治療時行性及瘴瘧疫癘引起的急性黃疸,病情危急。若感覺身體有不適,應立即服用。

治療虛證黃疸的藥方:無積滯者用秦艽;有積滯者用小溫中丸或大溫中丸。

治五臟虛弱引起的黃疸,症狀為口淡、咽乾、寒熱的秦艽飲:秦艽、當歸、白芍、白朮、官桂、陳皮、茯苓、熟地、半夏、小草、川芎各四分,甘草二分,加薑煎煮。

治黃疸色澤發黃的四白湯:白朮、白芍、白茯苓、扁豆、人參、黃耆各一錢,甘草五分,加薑棗煎煮。

治黃疸兼食積的小溫中丸:針砂一兩,山楂、青皮、蒼朮、神麴各二兩,白朮三兩,香附便制一兩半。春天加川芎,夏天加苦參或黃連,冬天加吳茱萸或乾薑。另一方則無白朮、山楂、人參、吳茱萸,而加山梔。

治黃疸、黃胖及黃腫的大溫中丸:針砂一兩,陳皮、蒼朮、厚朴、青皮、三稜、莪朮、黃連、苦參、白朮各五錢,生甘草二錢,香附一兩半。另一方則無黃連、人參、白朮。將藥材研磨成粉,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此方可治療黃疸、黃胖及黃腫,也可治療肝燥脾虛。若脾虛,則需用人參、白朮、芍藥、甘草、陳皮煎湯服用。以上兩方用針砂,不如用青礬代替更好。

治酒傷導致的面色發黃:用絲瓜燒成灰,研磨成粉,用傷處的湯送服,若為酒傷,則用酒送服,服用幾次就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