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六 (23)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六 (23)

1. 雜病用藥賦

渴不能藥,椒豆必須冷服。

古椒豆散,胡椒、綠豆各四十九粒,研爛,水煎服。如渴甚,新汲水調服。治霍亂吐瀉而不能服藥者,效。

劫九般心痛,,九痛丸,附子三兩,巴豆、人參、乾薑、吳萸各一兩,狼毒二錢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丸,空心溫酒下。治九種心痛及中惡脹痛,口不能言,連年積冷,流在心胸,腫痛上氣,落馬墜車等疾。

通靈散,蒲黃、五靈脂各一兩,木通、赤芍各五錢,每四錢,水煎臨熟入鹽少許,通口服。治九種心痛。

散痛丸,陳茶一兩,乳香五錢,為末,臘月兔血丸芡實大。每一丸,淡醋湯下。治心氣痛不可忍。

靈檳散,五靈脂、檳榔等分為末。每三錢,菖蒲煎湯下,隔夜先將豬肉鹽醬煮熟,令患人細嚼,吐出勿吞,卻將前藥空心服之。治心脾蟲痛。此方用肉味引蟲頭向上,用藥殺蟲也。

燒一種脾疼。

燒脾散,乾薑、草果、厚朴、砂仁、神麯、麥芽、陳皮、良薑、甘草各等分為末。每三錢,淡鹽湯點服。治飲食生冷,停留中焦,心脾冷痛。

心腹㽲痛,玄椒散後香良;

古二胡散,玄胡索、胡椒各等分為末;每二錢,酒調服。

二妙香良散,香附、良薑各等分,各炒為末,每二錢,入鹽少許,米飲調服,若同炒則不效。二方俱治心腹㽲痛。

心脾刺痛,烏沉湯加神麯。

四味烏沉湯,烏藥、香附、砂仁,沉香等分,姜煎服。治心脾刺痛。

烏藥沉香湯,烏藥一兩,沉香五錢,人參三分甘草四分,為末,每五分,入鹽少許,姜煎服。或加香附、砂仁、陳皮、半夏,或加枳殼、神麯、麥芽、莪朮、青皮、木香,隨宜加入。治一切氣,除一切冷,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治嘔瀉,療癥癖疼痛,風水毒腫,冷風麻痹及中惡心腹痛,蠱毒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瘴疫,膀腎冷氣攻衝背膂,俯仰不利及婦人血氣攻心,胃腹撮痛。

寒痛草蔻抽刀,熱則連附莎芎;

草蔻丸,草豆蔻一錢四分,澤瀉(小便數者減之)、麥芽各一錢半,半夏一錢,吳萸、益智仁、陳皮、殭蠶、人參、黃耆各八分,桃仁七枚,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當歸、青皮、神麯、僵黃、柴胡各四分,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白湯下,食遠斟酌多少用之。治客寒犯胃作痛,得熱即止,熱痛亦可暫服。

小草丸,小草、桂心、川椒、乾薑、細辛各三兩,附子二分,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丸,米飲下,忌葷膩生冷,治胸痹心痛,逆氣膈中,飲食不下。

抽刀散,白姜五兩,用巴霜一錢同炒赤,去巴;菖蒲五兩,半生半炒;良薑五兩,用斑蝥二十五枚同炒黑,去蝥;糯米六兩一分炒黃,為末,每二錢,空心溫酒下。昔一人醉臥星夜,天明脾疼攻刺,百藥罔效,後服之頓愈,乃知風露入脾,故用二薑、菖蒲散邪、巴豆、斑蝥借氣伐根,繼以養脾之劑調之,更不復作。

白話文:

雜病用藥賦

口渴無法服藥時,椒豆散必須冷服。胡椒、綠豆各四十九粒,研磨成粉,水煎服。如果非常口渴,可以用新汲取的水調服。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但無法服藥者,效果很好。

治療九種心痛的九痛丸:附子三兩,巴豆、人參、乾薑、吳萸各一兩,狼毒二錢半,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丸,空腹溫酒送服。此方可治療九種心痛,以及中惡脹痛、口不能言、多年積累的寒氣停留在心胸,導致腫痛上氣,以及墜落馬車等引起的疾病。

通靈散:蒲黃、五靈脂各一兩,木通、赤芍各五錢,每次服用四錢,水煎,將要煮熟時加入少許鹽,趁熱服用。治療九種心痛。

散痛丸:陳茶一兩,乳香五錢,磨成粉末,用臘月兔血做成芡實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淡醋湯送服。治療心氣疼痛難忍。

靈檳散:五靈脂、檳榔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菖蒲煎湯送服。服用前一晚先將豬肉用鹽醬煮熟,讓患者細嚼後吐出,不要吞下,然後再空腹服用藥物。治療心脾蟲痛。此方用肉引誘蟲子頭部向上,然後再用藥物殺蟲。

燒脾散:治療一種脾臟疼痛。乾薑、草果、厚朴、砂仁、神麴、麥芽、陳皮、良薑、甘草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淡鹽湯送服。治療飲食生冷,停留在中焦,導致心脾冷痛。

治療心腹絞痛的玄椒散和二妙香良散:玄胡索、胡椒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酒送服。香附、良薑等量,分別炒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許鹽,米湯送服,如果一起炒則無效。兩個方子都治療心腹絞痛。

治療心脾刺痛的烏沉湯,可加入神麴:烏藥、香附、砂仁、沉香等量,用薑煎服。治療心脾刺痛。烏藥一兩,沉香五錢,人參三分,甘草四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加入少許鹽,用薑煎服。可以根據情況加入香附、砂仁、陳皮、半夏,或加入枳殼、神麴、麥芽、莪朮、青皮、木香。治療一切氣滯,去除一切寒邪,調理脾胃,補益五臟,益精壯陽,溫暖腰膝。治療嘔吐腹瀉,治療癥瘕疼痛,風水腫毒,風寒痺痛以及中惡心腹痛,蠱毒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瘴疫,膀胱腎臟的寒氣衝擊背部,導致俯仰不便,以及婦女血氣攻心,胃腹絞痛。

治療寒痛的草蔻丸和抽刀散,熱痛則服用小草丸和連附莎芎:草豆蔻一錢四分,澤瀉(小便多者減量)、麥芽各一錢半,半夏一錢,吳萸、益智仁、陳皮、僵蠶、人參、黃耆各八分,桃仁七枚,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當歸、青皮、神麴、僵蠶、柴胡各四分,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白湯送服,飯後服用,根據情況調整用量。治療外寒犯胃引起的疼痛,遇熱則止,熱痛也可暫時服用。小草、桂心、川椒、乾薑、細辛各三兩,附子二分,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丸,米湯送服,忌食肥甘生冷,治療胸痹心痛,逆氣膈脹,飲食不下。白薑五兩,用巴豆一錢同炒至赤色,去除巴豆;菖蒲五兩,一半生用一半炒用;良薑五兩,用斑蝥二十五枚同炒至黑色,去除斑蝥;糯米六兩一分炒黃,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溫酒送服。從前一人醉臥星夜,天明脾痛劇烈,百藥無效,服用此方後立刻痊癒,才知道是風露入脾,所以用二薑、菖蒲散邪,巴豆、斑蝥借氣伐根,然後用養脾的藥物調理,以後再也沒有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