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46)
外集·卷五 (46)
1. 內傷乳食類
俱宜腎氣丸,加使君子、川楝肉。走馬疳並痘毒牙痛者,溺白散,或用白芷五錢,馬牙硝一錢,銅青五分,麝香一字,為末,干敷口角,及擦齒上。妙。
又有諸般難治證,曰:疳干、疳渴、疳癆、疳瀉、疳痢、疳腫,皆五疳之危證。曰:蛔疳、腦疳、脊疳、無辜疳、丁奚疳、哺露疳,皆五疳死證。所以然者,五臟俱病故也。
疳干五臟俱不平;
心疳,舌乾多啼;肝疳,乾啼,眼不轉睛;脾疳,搭口癡眼,口乾作渴;肺疳,聲焦皮燥,大便乾結;腎疳,身熱肢冷,小便乾澀。古方通用連膽丸:黃連五錢豬膽汁浸,栝蔞根、烏梅、蓮肉、杏仁各二錢,為末,牛膽汁浸糕丸,麻子大。每下五丸,烏梅、薑、蜜煎湯下。如五干俱見,身上粟生,色斑黑者、必死。
疳渴遇夜還稍止,疳渴,臟中宿有疳氣,加之乳母恣食五辛炙爆酒面,以致小兒心肺壅熱,日則煩渴引飲,乳食不進,夜則渴止,宜連膽丸。如飲水不止,舌黑者即死。
疳癆潮汗咳瀉成;
疳癆骨蒸,五心潮熱,盜汗咳嗽,泄瀉肚硬如石,面色如銀,斷不可治。古方八物湯去白朮,加黃耆、柴胡、陳皮、半夏、使君子、蛤蟆灰,鱉甲各等分,薑棗煎服。或連膽丸,香連豬肚丸,加蛤蟆灰救之。如氣促者即死。
疳瀉額上青紋見,疳瀉,毛乾唇白,額上青紋,肚腹脹鳴,瀉下糟粕,忌用熱藥止之,宜香蔻丸:黃連三錢,木香、肉豆蔻、訶子、砂仁、茯苓各一錢,為末,飯丸黍米大。每五丸,米飲下。如滑瀉脫肛、呃逆者,死速。
疳痢五色濕邪縈;
疳痢,見有疳疾,加之傷食及感冷熱不調,以致痢下五色,裡急後重,宜香砂丸:黃連三錢,木香、厚朴、夜明砂、砂仁各二錢,訶子一錢,為末,粳飯丸麻子大。每十五丸,姜艾煎湯下。如人中平滿者,必死。
疳腫中虛毒氣並,疳腫脹者,虛中有積,積毒與脾氣相併,故令肚腹緊張。由是脾復受濕,故令頭面手足浮腫,宜退黃丸、肥兒丸。脹甚者,褐丸子:蘿蔔子一兩,陳皮、青皮、檳榔、黑醜、五靈脂、赤茯苓、莪朮各五錢,木香二錢半,為末,麵糊丸綠豆大。每十五丸,桑白皮、紫蘇煎湯,或蘿蔔煎湯下。
治小兒乳食不消、心腹脹滿、嘔逆氣急,或腸鳴泄瀉、腹中冷痛、食症乳癖、痃氣痞結、積聚腸胃、或秘或利、頭面浮腫,兼治五疳、八痢,肌瘦腹大者,如神。一方有胡椒、黃連、三稜、苦楝根各二錢半。疳脹腹皮緊者,大異香散加五靈脂為末,紫蘇煎湯下,少吞紫霜丸。
蛔疳蟲出難為情;
蛔疳,因缺乳,粥飯肉食太早,腸胃停蓄甜膩,化為蛔蟲。多啼嘔沫,腹痛唇紫,腸頭及齒癢。蛔雖食蟲,卻不可動,動從口鼻出者難治。凡疳積久,莫不有蟲,形狀不一,黃白赤者可醫,青黑者死。
白話文:
內傷乳食類
所有情況都適合服用腎氣丸,再加入使君子、川楝子肉。患有走馬疳、痘毒或牙痛者,可服用溺白散,或使用白芷五錢、馬牙硝一錢、銅青五分、麝香一字,研磨成粉末,乾燥後敷於口角,並擦拭牙齒上。效果極佳。
另有各種難治的症狀,例如:疳干、疳渴、疳癆、疳瀉、疳痢、疳腫,這些都是五疳的危急症狀。還有蛔疳、腦疳、脊疳、無辜疳、丁奚疳、哺露疳,這些都是五疳的致命症狀。原因是五臟都生病了。
疳干是五臟皆不平衡;
心疳,舌頭乾燥且哭鬧不止;肝疳,哭鬧不止,眼睛不能轉動;脾疳,嘴巴緊閉、眼神呆滯,口乾舌燥;肺疳,聲音嘶啞、皮膚乾燥,大便乾燥;腎疳,身體發熱肢體冰冷,小便量少且顏色深。古方常用連膽丸:黃連五錢用豬膽汁浸泡,栝蔞根、烏梅、蓮子肉、杏仁各二錢,研磨成粉末,用牛膽汁浸泡後製成丸藥,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五丸,用烏梅、薑、蜂蜜煎煮的湯水送服。如果五種疳症同時出現,身上長出小米粒大小的疹子,顏色發黑,則必死無疑。
疳渴症狀在夜間會稍微減輕,疳渴是因為臟腑內積聚了疳氣,加上哺乳母親過度食用辛辣油膩、炙烤燒烤的食物及酒類,導致嬰兒心肺積熱,白天煩渴,大量喝水,吃奶喝水都不行,晚上渴感減輕,適合服用連膽丸。如果喝水不止,舌頭發黑,則會死亡。
疳癆症狀表現為潮熱、咳嗽、腹瀉;
疳癆症狀表現為骨蒸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咳嗽、腹瀉,肚子硬如石頭,面色蒼白如銀,無法治療。古方八物湯去掉白朮,加入黃耆、柴胡、陳皮、半夏、使君子、蛤蟆灰、鱉甲,各等分,用薑棗煎水服用。或者服用連膽丸、香連豬肚丸,再加蛤蟆灰搶救。如果呼吸急促,則會死亡。
疳瀉症狀額頭上出現青筋;疳瀉症狀表現為毛髮乾燥、嘴唇蒼白,額頭上出現青筋,腹部脹滿鳴響,瀉下食物殘渣,忌用溫熱藥物止瀉,適合服用香蔻丸:黃連三錢,木香、肉豆蔻、訶子、砂仁、茯苓各一錢,研磨成粉末,製成米粒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丸,用米湯送服。如果出現腹瀉脫肛、呃逆,則很快會死亡。
疳痢症狀為五色腹瀉,濕邪纏繞;
疳痢症狀是指已有疳疾的基礎上,又傷食或感受寒熱失調,導致痢疾排出五種顏色的糞便,裡急後重,適合服用香砂丸:黃連三錢,木香、厚朴、夜明砂、砂仁各二錢,訶子一錢,研磨成粉末,用粳米飯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薑艾煎水送服。如果人中飽滿,則必死無疑。
疳腫症狀為體虛和毒氣並存;疳腫是指腹部脹大,體內虛弱又有積聚,積聚的毒氣和脾胃之氣互相影響,導致腹部緊張。脾胃因此受濕邪侵犯,導致頭面、手足浮腫,適合服用退黃丸、肥兒丸。如果腹脹嚴重,可以使用褐丸子:蘿蔔子一兩,陳皮、青皮、檳榔、黑醜、五靈脂、赤茯苓、莪朮各五錢,木香二錢半,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桑白皮、紫蘇煎水,或蘿蔔煎水送服。
治療小兒乳食消化不良、心腹脹滿、嘔吐、呼吸急促,或腸鳴腹瀉、腹部冷痛、食積、乳癖、痃癖、痞塊、積聚腸胃,或便秘或腹瀉、頭面浮腫,還能治療五疳、八痢,以及肌膚消瘦腹部膨大的症狀,效果如同神藥。有一個方子含有胡椒、黃連、三稜、苦楝根各二錢半。如果疳脹導致腹部皮膚緊繃,可以使用大異香散,加入五靈脂研磨成粉末,用紫蘇煎水送服,少量服用紫霜丸。
蛔疳症狀為蟲體排出困難;
蛔疳是因為缺奶,過早食用粥、飯、肉類,腸胃積聚甜膩的食物,導致蛔蟲滋生。症狀表現為哭鬧不止、嘔吐泡沫、腹部疼痛、嘴唇發紫、腸道和牙齒發癢。雖然蛔蟲可以驅除,但不可用力驅除,如果從口鼻排出,則難以治療。凡是疳積時間長的,大多都有蟲,蟲的形狀各不相同,黃白紅色的可以治療,青黑色的則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