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27)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五 (27)

1. 死證

眼上赤脈,下貫瞳人(水火困絕);囟門腫起,兼及作坑(心絕)。鼻乾黑燥(肺絕),肚大青筋(脾絕,氣不榮;)目多直視(五臟俱絕),睹不轉睛(止注)。指甲黑色(肝絕),忽作啞聲(氣有出無入,脈絕也);虛舌出口(心絕),齧齒咬人(腎絕)。魚口氣急(口如魚呷水之狀,是氣急肺絕),啼不作聲(肺絕);蛔蟲既出(消食蟲是脾胃冷熱皆出來),必是死形。

飧泄手足寒難已,手足溫易已。凡病困,汗出如珠不流者,死;頭毛皆上逆者,死;唇口乾、目皮反、口中氣冷、手足四垂、其臥如縛、掌中冷者,死。

白話文:

[死亡徵兆]

眼睛上方出現紅色血管,且向下延伸穿過瞳孔,這象徵著水火交困,生命瀕臨絕境;前額的囟門腫脹,甚至形成凹坑,這是心臟功能衰竭的信號。

鼻子乾燥,呈現黑色,且粗糙,顯示肺部功能已經終結;腹部膨脹,且可見到青色的靜脈,代表脾臟機能喪失,無法運行氣血;

眼睛常直視前方,這表示五臟六腑的功能均已停止;眼睛呆滯,無法轉動,這是死亡的顯著特徵。

手指甲變為黑色,顯示肝臟功能喪失;突然發出啞音,這是因為呼吸系統衰竭,即將斷氣的跡象;

舌頭萎縮,從口中露出,這表示心臟功能已終止;咬牙切齒,這是腎臟功能衰竭的表現。

呼吸急促,如同魚兒在水面喘息,這是肺部功能終結的象徵;啼哭卻發不出聲音,這也是肺部功能喪失的信號;

若腸胃內的寄生蟲開始排出體外,這通常是死亡的前兆。

若是餐後立即腹瀉,且手腳冰冷,這種情況很難改善,但若手腳溫暖,則病情較易康復。

一般來說,如果病人處於極度病危狀態,汗水像珍珠般滴落而不流動,頭髮全部豎立,嘴脣和口腔乾燥,眼皮反折,口中氣息冰涼,四肢下垂,睡覺時如同被綁住,手掌冰冷,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

2. 乳子調護

養子須調護,看承莫縱馳;乳多終損胃。食壅即傷脾,被厚非為益,衣單正所宜;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

初生三五月,宜繃縛令臥,勿豎頭抱出;六個月方可與稀粥,亦不可將乳同吃;五歲方可吃葷腥。養子十法: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六要勿見異物,七脾胃常要溫,八啼未定勿便飲乳,九勿服輕粉、硃砂,十少洗浴。

白話文:

【照顧嬰兒】

照顧孩子必須細心照料,不能放任其任意行動;過量哺乳會對胃部造成傷害。食物積滯會影響脾臟功能,過度包裹並不會有益,適量的單薄衣物反而更適合;無風的日子應多曬太陽,冷熱更替應順應季節變化。

新生兒前三到五個月,應以綁帶固定讓其躺臥,避免過早豎抱;大約六個月後纔可給予稀粥,但不能同時哺乳;五歲後才能食用葷腥食品。

照顧孩子的十大原則:一、背部需保持溫暖;二、腹部需保持溫暖;三、腳部需保持溫暖;四、頭部需保持涼爽;五、心胸部位需保持涼爽;六、避免接觸異常事物;七、脾胃需保持溫暖;八、哭泣未止時不要立即哺乳;九、避免服用輕粉、硃砂等藥物;十、減少洗澡次數。

3. 附:小兒病機

大半胎毒,小半內傷乳食,十分之一外感風寒。大率屬脾與肝。多因脾胃嬌嫩,乳食傷精,則生濕,濕生痰,痰生火,濕熱結滯而然。且真水未旺,心火獨炎,故肺金受制,肝常有餘,脾腎不足。

白話文:

[附:小兒病發原因]

大體上,小兒疾病一半源於母體遺傳的胎毒,另一半則多半是因為消化系統未完全成熟,導致飲食過量或不當所引發的內傷。其中約十分之一的情況是由外部環境因素如風寒引起的感冒。

大多數小兒疾病的根源在於脾臟和肝臟的問題。由於小兒的脾胃功能還未完全發展,過度餵食或食物不適宜會傷害到他們的消化系統,進而產生濕氣。濕氣積聚形成痰,痰再轉化為火氣,最終造成濕熱在體內聚集,引發各種病症。

此外,小兒體內的「真水」(指腎臟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心臟的火氣較旺盛,這使得肺部功能受到限制,肝臟活動過剩,而脾臟和腎臟的功能則相對不足。

4. 胎毒類

初生,

初生何故便需醫,生下啼聲未出,急用綿裹手指,蘸生甘草汁,夏月和黃連汁拭口,去其惡穢,稍定,更以蜜調硃砂末一字,抹入口中,鎮心安神解毒。延生方:初生臍帶落後,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圍燒存性,若臍帶有五分,入飛過辰砂二分半,為末,用生地、當歸煎濃汁調勻抹兒上齶間,及乳母乳頭上,一日至晚服盡為度。次日遺下穢濁之物,終身永無痘疹諸疾,十分妙法。

胎熱胎寒胎瘦肥;

胎熱因母食熱,胎寒因母感寒,或傷生冷。胎瘦怯,面黃,白睛多,喜哭,身肌肉薄,大便色白,屬肺,宜預服長生丸:檳榔、枳殼各一兩,木香五錢,砂仁、半夏、丁香,肉豆蔻、全蠍各二十枚,為末,飯丸黍米大。每五十丸乳汁下,寬上實下,補脾化痰止瀉。

胎肥,生下肌膚血紅,五心煩熱,大便難,宜有浴體法:白礬、青黛、烏梢蛇各一錢半,天麻五分,蠍梢、硃砂各二分半,麝香一字,桃枝一握,水煎十沸,溫熱浴之,勿洗背,胎瘦者亦宜。

胎寒身冷多瀉利,盤腸內釣痛無時。

生後身冷,口氣亦冷,腸鳴瀉利青黑,盤腸內釣,心腹絞痛不乳者,木香勻氣散,或白姜散:白薑、木香、官桂、陳皮、檳榔、甘草各等分。嘔加木瓜、丁香;面青肢冷,去檳榔加川芎、當歸,水煎,量兒大小,以綿蘸灌之。

或不能啼或腎縮,有生下不能啼者,必因難產冒寒所致。急以綿絮包抱懷中,未可遽斷臍帶,且將胞衣置灰火中煨之,仍作大油紙捻點燈,於臍帶上往來遍帶燎之。蓋帶連兒臍,得火氣由臍而入,更以熱醋湯澆洗臍帶,須臾氣回啼哭如常,方可浴洗,並斷臍帶。有腎縮者,乃初生受寒,用硫黃、吳萸各五錢為末,研大蒜汁,調塗腹上,仍以蛇床子燒煙微熏。

生泡遍身或無皮。

生下遍身如魚泡、如水晶,碎則成水流滲者,乃胎受寒濕也。用密陀僧為末糝之,仍服蘇合香丸。生下遍身無皮,俱是紅肉者,乃脾氣不足也,用早米粉撲之,候生皮方止。

胎熱懸癰落地死,有生下即死者,急看兒口中懸癰、前齶上有泡,以手指摘破,用帛拭血令淨,若血入喉即死。

穀道無孔事亦奇。

初生穀道無孔者,乃肺熱閉於肛門,急用金銀玉簪,看其端的處刺穿;或用火針刺,不可深,以蜜導法套住,緊急只以油紙捻套住。內服四順清涼飲,免其再合。

二便不通因不乳,有生後面紅氣急,眵淚呵欠,二便不利,或有血水,甚則手足常搐,眼常邪視,身常掣跳,宜連翹飲、五福化毒丹、梨漿飲。有不能飲乳者,用黃連、枳殼、赤茯苓等分蜜丸,乳汁下。有生下面赤眼閉,二便不通,不飲乳者,釀乳方:澤瀉五分,生地四分,豬苓、赤茯苓、天花粉、茵陳、甘草各二分,水煎,令乳母捏去宿乳服之,良久乳兒。此釀乳法,余皆仿此。

白話文:

新生兒的各種狀況處理

新生兒剛出生為什麼需要醫療照護呢?有些嬰兒出生後還沒發出哭聲,就要趕緊用棉布包裹手指,沾取生的甘草汁,夏天則用黃連汁擦拭嬰兒的口腔,去除穢物。等情況稍微穩定後,再用蜂蜜調和少量硃砂粉,塗抹在嬰兒口中,幫助鎮定心神、解毒。

延生方:嬰兒臍帶脫落後,取下放在新瓦片上,用炭火在四周燒烤,使其保留藥性,如果臍帶有五分長,加入飛過的辰砂二分半,磨成粉末,用生地、當歸煎煮濃汁調勻,塗抹在嬰兒的上顎和乳母的乳頭上,一天內從早到晚都要用完。第二天會排出穢濁的物質,這樣一來,孩子終身都不會得天花等疾病,這是非常神奇的方法。

胎熱、胎寒、胎瘦、胎肥

胎熱是因為母親懷孕時吃了過多熱性食物,胎寒則是母親受寒或吃了生冷食物所導致。胎瘦的嬰兒,體質虛弱,臉色發黃,眼白多,愛哭,肌肉瘦薄,大便顏色偏白,這是肺氣不足的表現,可以事先服用長生丸:檳榔、枳殼各一兩,木香五錢,砂仁、半夏、丁香、肉豆蔻、全蠍各二十枚,磨成粉末,用米飯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母乳送服。此方可以寬中、使上焦實、補脾、化痰、止瀉。

胎肥的嬰兒,剛出生時皮膚血紅,五心煩熱,大便困難,可以用洗浴的方式來調理:白礬、青黛、烏梢蛇各一錢半,天麻五分,蠍梢、硃砂各二分半,麝香少許,加上一把桃樹枝,用水煎煮開十次,溫熱後給嬰兒洗澡,但不要洗背部。胎瘦的嬰兒也適用此法。

胎寒的嬰兒,身體冰冷,容易腹瀉,並有腸絞痛,肚子痛時好時壞。

嬰兒出生後身體冰冷,口氣也冷,腸鳴腹瀉,大便呈青黑色,有腸絞痛,腹部絞痛而不肯吃奶,可以用木香勻氣散,或是白姜散:白薑、木香、官桂、陳皮、檳榔、甘草各取等分,如果嘔吐可以加入木瓜、丁香;如果面色發青,四肢冰冷,可以去掉檳榔,加入川芎、當歸,用水煎煮,根據嬰兒的大小,用棉布沾取藥汁餵食。

無法啼哭或陰囊收縮

有些嬰兒出生後無法啼哭,必定是因為難產時受寒所致。要趕緊用棉被包裹嬰兒,不可立刻剪斷臍帶,同時將胎盤放在灰火中煨烤,再用浸油的紙捻點燃,在臍帶上來回燎烤,因為臍帶連接著嬰兒的肚臍,火氣可以經由肚臍進入體內。接著用熱醋湯澆洗臍帶,過一會兒嬰兒的氣就回來,啼哭就如平常一樣,這時才可以洗澡並剪斷臍帶。有些嬰兒出生後陰囊收縮,是因為剛出生時受寒,可以用硫黃、吳茱萸各五錢磨成粉,用大蒜汁調和,塗抹在腹部,再用蛇床子燒煙稍微薰一下。

全身起泡或無皮

有些嬰兒出生後全身像魚泡或水晶一樣的泡泡,破裂後會滲出水,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體內受到寒濕所致。可以用密陀僧磨成粉撒在患處,並服用蘇合香丸。有些嬰兒出生後全身沒有皮膚,都是紅肉,這是因為脾氣不足,可以用早米粉撲在患處,等到長出新皮後再停止。

胎熱引起的懸癰會導致死亡

有些嬰兒剛出生就死亡,要趕緊查看嬰兒口中是否有懸癰,前顎是否有水泡,用手指戳破,再用布擦拭乾淨血跡,如果血流入口中就會死亡。

肛門無孔也很奇怪

有些嬰兒剛出生肛門沒有孔洞,這是因為肺熱閉塞肛門,要趕緊用金銀玉簪,查看準確位置刺穿,或是用火針刺,但不可太深,再用蜂蜜導法套住,緊急狀況可以用油紙捻套住,內服四順清涼飲,防止再次閉合。

二便不通的原因與治療

有些嬰兒出生後臉色發紅、呼吸急促、有眼屎、打呵欠、大小便不順暢,甚至有血水,嚴重時手腳會抽搐、眼睛斜視、身體顫抖,可以服用連翹飲、五福化毒丹、梨漿飲。有些嬰兒無法吸吮母乳,可以用黃連、枳殼、赤茯苓等分磨成粉,用蜂蜜做成藥丸,用母乳送服。有些嬰兒出生後臉色發紅、眼睛閉合、二便不通、不喝母乳,可以用釀乳方:澤瀉五分,生地四分,豬苓、赤茯苓、天花粉、茵陳、甘草各二分,用水煎煮,讓乳母先擠出舊乳汁,再服用藥汁,過一會兒就可以餵奶。這個方法是讓乳母產生乳汁,其它的情況都可以仿照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