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五 (14)
外集·卷五 (14)
1. 胎前
轉脬溺閉痛難當,轉脬者,脬系轉戾,臍下急痛,小便通,多稟弱、性急、厚味者有之。妊孕脬為胎壓,展在一邊,脬系轉戾,但升舉其胎,脬轉水道自通,宜四物湯合六君子湯,去茯苓,探吐以提之。無孕者亦同,不可專用滑滲之藥。有素肥盛忽瘦,兩尺脈絕者,陰虛也,腎氣丸主之;甚者冬葵子、赤茯苓、赤芍等分水煎,入發灰少許。有熱者,古芩術湯合益元散服之。
一法:將妊孕倒豎起,其胎不墜,其溺自出。產後有脬轉,或脬出者,搗蔥白於臍上,灸之立效。如欲服藥,與胎前大同。
遺尿赤白宜分別。
妊孕遺尿,古方用白薇、白芍等分為末,每三錢,酒調服。然亦有虛有熱,赤者屬熱,古芩術湯加山茱萸、五味子少許;白者屬虛,安胎飲,或雞䏶胵散。
子喑腹鳴自笑悲,妊孕三五個月以來,忽失音不語者,胞絡脈絕也。胞系於腎,腎脈貫舌,非藥可療,分娩後即自能言。腹中作鐘鳴,或哭者,多年空房下鼠穴中土為末,酒下或干噙之,即止。腹中兒啼者,黃連煎濃汁呷之,或青黛亦好。有臟躁悲傷慘慼、嘔下者,大麥、甘草、棗煎服。有自哭自笑者,紅棗燒存性,米飲調服。
發痘動胎命必絕;
胎前患痘,用峻藥動胎,去血泄氣,必死。詳痘疹。
諸證濕痰風熱虛,卻邪保胎真口訣。
孕婦脾土不運而生濕,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如子腫,濕也;惡阻,痰也;子煩、子淋,熱也;子癇,風也;子懸,氣也;轉脬,虛也。清熱,滲濕、消痰、順氣、疏風、補虛,或兼雜證,祛邪保胎二法並行,子母俱安。
飲食禁忌亦須知,雞肉合糯米食,令子生寸白蟲;食犬肉,令子無聲;鮎鯉同雞子食,令子生疳蝕瘡;食兔肉,令子缺唇;食羊肝,令子多厄;食鱉肉,令子項短縮頭;鴨子同桑椹食,令子倒生心寒;鮮魚同田雞食,令子喑啞;雀肉同豆醬食,令子生雀子斑;食螃蟹,橫生;食姜芽,令子多指;食冰漿,令絕產;食雀肉飲酒,令子多淫無恥;食茨菇,消胎氣;食驢馬肉,過月難產;豆醬合藿菜食,墮胎;食山羊肉,令子多病;食鰍鱔無鱗魚,難產;食諸般菌,生子驚風而夭;食雀腦,令子患雀目。勿妄服湯藥,勿妄用針灸,勿過飲酒漿,勿舉重登高陟險。
心有大驚,子必癲癇。勿多睡臥,須時時少步,動和血脈;勿勞力過傷,使腎氣不足,子必解顱,腦破不合。衣毋太溫,食毋太飽,若脾胃不和榮衛虛損,子必羸瘦多病。戒之。
轉女求男皆古設。
生男生女,陰陽造化玄妙。古法於胎成二月之內,以斧置孕婦床蓆下,懸弓矢於壁,蓋弓矢斧斤,男子事也,勿令人知此意。恐不信者,令待雞抱卵之時,以斧置窠下,盡是雄雞。故胎教常令見王公大人,亦此意也。更佩雄黃一二兩於孕婦身左,或萱花亦可。三法皆驗,用其一可也。
白話文:
胎前
膀胱脹痛難忍,膀胱轉移是指膀胱經絡運行受阻,臍下劇痛,但小便能排出,多見於體質虛弱、性情急躁、嗜食肥甘厚味的人。懷孕後,膀胱受胎兒壓迫,移位到一邊,膀胱經絡受阻,但能提升胎兒位置,膀胱和水道自然暢通,宜服用四物湯合六君子湯(去茯苓),並用針灸方法提升胎兒位置。未懷孕者也可用此法,但不可單用利尿通便的藥物。若原本肥胖,突然消瘦,寸口脈消失,這是陰虛,可用腎氣丸治療;嚴重者可用冬葵子、赤茯苓、赤芍等分量煎水服用,並加入少量頭髮灰。若有發熱症狀,可用古芩術湯合益元散服用。
另一種方法:將懷孕婦女倒豎起來,如果胎兒沒有下墜,尿液就能排出。產後若有膀胱移位或脫出,可在臍上搗爛蔥白,用艾灸,效果很快。如果需要服用藥物,與懷孕前的治療方法大致相同。
遺尿症狀需區分赤白。
懷孕期間遺尿,古方用白薇、白芍等量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酒送服。但遺尿也有虛證和熱證之分,尿液發紅屬熱證,可用古芩術湯加山茱萸、五味子少許;尿液發白屬虛證,可用安胎飲或雞䏶胵散。
胎兒在腹中發出聲音、腹鳴、自笑自悲,懷孕三五個月後突然失聲不能說話,這是胞絡脈絕。胎兒與腎臟經絡相連,腎經又連通舌頭,這非藥物所能治療,分娩後就能說話。腹部發出如鐘鳴般的聲音,或哭泣,可用多年陳放的空房鼠洞中的泥土研磨成粉,用酒送服或含服,即可止住。胎兒在腹中啼哭,可用黃連煎濃汁服用,或用青黛也很好。如有臟躁、悲傷、嘔吐、腹瀉,可用大麥、甘草、棗煎服。如有自哭自笑,可用紅棗燒成炭,用米湯調服。
出痘疹則胎兒必死;
懷孕期間出痘疹,若使用峻猛的藥物,會動到胎氣,導致出血、耗氣,必死無疑,詳見痘疹篇。
各種濕痰風熱虛證,祛邪保胎真訣。
孕婦脾土運化失常會產生濕邪,濕邪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例如:胎兒水腫是濕邪;妊娠嘔吐是痰邪;煩躁、尿頻是熱邪;子癇是風邪;胎兒下墜是氣虛;膀胱移位是虛證。治療需清熱、利濕、化痰、順氣、疏風、補虛,或兼顧各種症狀,同時採取祛邪保胎的雙重方法,才能使母子平安。
飲食禁忌亦需注意,雞肉和糯米一起吃,會導致胎兒生寸白蟲;吃狗肉,會導致胎兒啞巴;鰣魚和雞蛋一起吃,會導致胎兒生疳蝕瘡;吃兔肉,會導致胎兒唇裂;吃羊肝,會導致胎兒多災多難;吃鱉肉,會導致胎兒頸短頭縮;鴨子和桑葚一起吃,會導致胎兒心臟位置反轉;鮮魚和田雞一起吃,會導致胎兒喑啞;麻雀肉和豆醬一起吃,會導致胎兒長雀斑;吃螃蟹,會導致胎兒橫生;吃薑芽,會導致胎兒多指;吃冰塊,會導致難產;吃麻雀肉喝酒,會導致胎兒好色無恥;吃慈菇,會導致胎兒流產;吃驢馬肉,會導致過月難產;豆醬和藿香菜一起吃,會導致流產;吃羊肉,會導致胎兒多病;吃鰍鱔等無鱗魚,會導致難產;吃各種菌類,會導致胎兒驚風夭折;吃麻雀腦,會導致胎兒患有雀目。切勿亂服湯藥,切勿亂用針灸,切勿過量飲酒,切勿舉重物、爬高、走險路。
孕婦受到重大驚嚇,胎兒會患癲癇。不要長時間睡眠,要經常少量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不要過度勞累,以免腎氣不足,胎兒會腦裂、顱骨閉合不良。衣服不要穿得太暖,飲食不要過飽,如果脾胃不和,營衛虛損,胎兒會消瘦多病。務必謹記。
求男或求女的方法,都是古法。
生男生女,是陰陽造化的奧妙。古法在胎兒懷孕兩個月內,在孕婦床下放一把斧頭,在牆上掛弓箭,因為弓箭斧頭是男子的用具,不要讓別人知道這個用意。如果有人不信,可以等母雞抱卵時,在窩下放一把斧頭,孵出來的都是雄雞。所以胎教常讓孕婦看到王公大臣,也是這個意思。另外,可在孕婦左側佩帶雄黃一兩左右,或萱草花也可。這三種方法都有效,擇其一而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