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四 (75)
外集·卷四 (75)
1. 虛類
生後攝養,一如胎前蓋母食熱,則乳熱;母食寒,則乳寒;母食膏粱爨烈之物,則乳毒,有是數者,子受其害矣。
寡欲清心為上策,寡欲則不妄交合,積氣儲精待時而動,故能有子,凡心有所動,即是欲。心主血而藏神,腎主精而藏志,心神外馳,則腎志內亂,其於交會之際,殊無靜一清寧之氣,所泄之物,同歸腐濁而已,安能發育長養於其間哉!欲寡神完,不惟多子,抑亦多壽,故養生莫善於寡欲。
服藥陰陽貴得宜。
若見命門脈微細,或絕,陽事痿弱,法當補陽;若見命門脈洪大鼓擊,陽事堅舉是為相火妄動,法當滋陰。若或腎脈浮大芤緊,遺精尿血,法當補陰;若帶洪數,兼以瀉火;若見腎脈微甚欲絕,別無相火為病,法當陰陽雙補。陽脫痿弱,精冷而薄,或來慢不能直射子宮,命脈微細者,還少丹、打老兒丸。
精清淡者,雀卵丸。陽痿不舉,命門脈虛欲脫者,巨勝子丸。壯陽丹。腎氣久旺,來慢不能直射子宮者,續嗣丹、溫腎丸。精漏無火者,金鎖思仙丹。陽虛有火者,大造丸、腎氣丸、補陰丸、虎潛丸。四十以後,縱有火動者,只宜小菟絲子丸、天門冬膏,忌用知、柏、芍藥寒涼。
陰陽兩虛者,八味丸、二神交濟丹。通用種子大補丸、玄牝太極丸,、五子衍宗丸、十子丸、加味蒼朮膏、何首烏丸。女宜鼓動微陽,女金丹,螽斯丸,大、小烏雞丸。調養經血,四制香附丸、七制香附丸、十味香附丸、墨附丸、單醋附丸、百子附歸丸、琥珀調經丸、加味養榮丸、加味益母膏、滋陰百補丸、大造丸、補陰丸。依症選用,不可慕方名之美,珍藥之異,而先自傷根拔本;亦不可過服熱藥,以遺子患。
古云:父吞剛劑,子患熱淋。且性燥多火,男女皆然,況造化之妙,豈可專恃藥餌!必也改過遷善,懲忿窒欲,人倫日用,無所欺肆,買賣交易不致刻剝,自然德可動天,生子必賢且壽,勉之!
養老(附鬚髮)
老人無非血液衰,兩腎中間白膜之內,一點動氣,大如箸頭,鼓舞變化,大闔周身,熏蒸三焦,消化水穀,外御六淫,內當萬慮,晝夜無停。年老精血俱耗,平日七竅反常,啼號無淚,笑如雨流,鼻不嚏而出涕,耳無聲而蟬鳴,吃食口乾,寐則涎溢,溲不利而自遺,便不通而或泄,晝則對人瞌睡,夜則獨臥惺惺,此老人之病也。
火動風痰百病摧。
陽虛氣盛,兩手脈大緊數,飲食倍進,臉紅神健,雖時有煩渴膈熱,大便閉結,但以平和湯藥消解,切不可用苦寒疏瀉。火證、風證,戰掉氣亂,目直口噤筋急者,通聖散;痰證,二陳湯、三子養親湯、清氣化痰丸、節齋化痰丸。凡年老覺小水短少,即是病進,宜卻病延壽湯;小便頻數者,腎氣丸去澤瀉,加茯神、益智、五味子;大便燥者,搜風順氣丸;陰虛筋骨痿弱,足膝無力者,加味補陰丸。
白話文:
[虛類]
嬰兒的養育,如同胎兒在母體時的狀況,母親飲食過於溫熱,則乳汁也會溫熱;母親飲食過於寒涼,則乳汁也會寒涼;母親食用肥甘厚味辛辣之物,則乳汁會有毒素,這些情況都會危害嬰兒。
寡慾清心是最好的方法。寡慾則不會任意房事,能積蓄元氣,等待合適時機再行房事,因此才能生育子女。凡是心中有所動搖,都是慾望。心主血脈而藏神,腎主精氣而藏志,心神外馳,則腎中精氣也會紊亂,在房事過程中,就沒有清靜平和的氣息,所排泄的精液也會變得濁敗腐臭,怎麼可能由此孕育子女呢?慾望減少,精神充沛,不僅能多子,還能長壽,所以養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寡慾。
服用藥物,陰陽必須配合得當。
如果見到命門脈搏微弱或消失,或者陽痿,就要補陽;如果見到命門脈搏洪大有力,陽事勃起堅硬,這是相火妄動,就要滋陰。如果腎脈浮大、空虛、緊弦,遺精尿血,就要補陰;如果帶下量多顏色深紅,還要瀉火;如果腎脈微弱將要消失,而沒有相火妄動的症狀,就要陰陽雙補。陽氣衰竭痿弱,精液清冷稀薄,或者射精緩慢不能直達子宮,命脈微弱者,可以用還少丹、打老兒丸。
精液清淡者,可以用雀卵丸。陽痿不舉,命門脈虛弱將要消失者,可以用巨勝子丸、壯陽丹。腎氣長期旺盛,射精緩慢不能直達子宮者,可以用續嗣丹、溫腎丸。精液洩漏而無相火症狀者,可以用金鎖思仙丹。陽虛而有相火症狀者,可以用大造丸、腎氣丸、補陰丸、虎潛丸。四十歲以後,即使有相火妄動,也只宜服用小菟絲子丸、天門冬膏,忌用知母、柏子仁、芍藥等寒涼藥物。
陰陽都虛弱者,可以用八味丸、二神交濟丹。常用藥物還有種子大補丸、玄牝太極丸、五子衍宗丸、十子丸、加味蒼朮膏、何首烏丸。女性宜溫養少許陽氣,可以用女金丹、螽斯丸、大小烏雞丸。調養經血,可以用四制香附丸、七制香附丸、十味香附丸、墨附丸、單醋附丸、百子附歸丸、琥珀調經丸、加味養榮丸、加味益母膏、滋陰百補丸、大造丸、補陰丸。要根據病情選用藥物,不能只追求名貴藥物,而損傷根本;也不能過度服用溫熱藥物,以免留下禍患。
古人說:「父親服用溫燥的藥物,兒子會患上熱淋。」而且性情急躁,火氣旺盛,男女皆然,況且人體的精妙變化,豈能單靠藥物!必須改過自新,抑制怒氣慾望,待人接物誠實守信,不欺詐,買賣公平交易,這樣才能感應上天,生下的孩子一定賢惠長壽,勉勵各位!
養老(附鬚髮)
老年人的疾病主要來自於血液衰弱。兩腎之間的白色薄膜內,有一點跳動的元氣,大小如筷子頭,它鼓動變化,遍佈全身,溫煦三焦,消化食物,抵禦外邪,應付內憂,晝夜不停。年老時精血都耗損殆盡,七竅功能反常,哭泣沒有眼淚,大笑卻淚如雨下,鼻子不通反而流涕,耳朵沒有聲音卻嗡嗡作響,吃東西口乾舌燥,睡覺卻流口水,小便不利甚至失禁,大便不通或瀉痢,白天與人說話就打瞌睡,晚上獨自睡覺卻睡不著,這些都是老年人的常見病。
火旺風痰百病叢生。
陽虛氣盛,兩手脈搏有力而快,食慾倍增,臉色紅潤,精神很好,雖然有時煩渴口乾,大便秘結,但可以用平和的湯藥來緩解,絕對不能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火。火證、風證,表現為神志錯亂,眼睛直視,口角緊閉,筋脈緊張者,可以用通聖散;痰證,可以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清氣化痰丸、節齋化痰丸。凡是老年人覺得小便減少,就是病情加重,可以用卻病延壽湯;小便頻數者,可以用腎氣丸去澤瀉,加茯神、益智、五味子;大便乾燥者,可以用搜風順氣丸;陰虛筋骨痿弱,足膝無力者,可以用加味補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