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105)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三 (105)

1. 調理

參朮調中湯,瀉熱補氣,止嗽定喘,和脾胃,進飲食。即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升、柴,用黃耆四分,人參、甘草各三分,陳皮二分,加白朮、桑白皮各五分瀉肺定喘,五味子二十粒收耗散之氣以止嗽,地骨皮二分善解肌熱,茯苓三分以降肺火,麥門冬二分以降肺氣,青皮一分散胸中滯氣。

調中益氣湯,治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得一澀,其證四肢滿悶,肢節煩疼,難以屈伸,身體沉重,煩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懶倦,口失滋味,大小便清利而數,或上飲下便,或大便澀滯不行,一日二日一見,夏月飧泄米穀不化,或便後見血見白膿,胸滿短氣,咽膈不通,安臥嗜睡無力,不思飲食。即補中益氣湯去朮、歸,用黃耆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升麻、柴胡、橘皮各二分,加蒼朮四分,木香一分,水煎熱服。

節齋補氣方,人遇勞倦,辛苦用力過多,即服一二服,免生內傷發熱之病。黃耆錢半,人參、白朮、陳皮、麥門冬各一錢,茯神八分,甘草七分,五味子二十粒,薑、棗煎服。勞倦甚,加附子四五分。

節齋補血方,人遇勞心思慮,傷損精神,心虛氣短,驚悸煩熱,宜服人參一錢二分,五味子十五粒,當歸、麥門冬、白芍、茯神、酸棗仁、生地各一錢,山梔、甘草、陳皮各五分,川芎四分,空心薑、棗煎服。

雙和散,治心力俱勞,氣血俱傷,或房室之後勞役,或勞役之後犯房,大病後虛勞氣乏等證。黃耆、川芎、當歸、熟地各一錢,官桂、甘草各七分半,白芍二錢半,薑、棗煎服,以此調治,但陰虛火動者,宜善加減。又黃耆、當歸二味,亦名補血湯,善治內傷發熱。人參養榮湯、黃耆建中湯、八物湯、平胃散、五苓散,皆調理間用之劑也。

硃砂安神丸,治勞神過度,以致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氣亂而熱似懊憹狀,或服升補藥後氣浮心亂,以此鎮固之則愈。方見六卷。

白話文:

[調理]

參朮調中湯:此方能瀉熱補氣,止咳平喘,調和脾胃,促進食慾。是從補中益氣湯去掉當歸、升麻、柴胡,使用黃耆四分,人參、甘草各三分,陳皮二分,再加入白朮、桑白皮各五分以瀉肺定喘,五味子二十粒以收斂耗散之氣止咳,地骨皮二分能解肌熱,茯苓三分來降肺火,麥門冬二分來降肺氣,青皮一分能散胸中的滯氣。

調中益氣湯:治療脈象弦洪緩而沉,按之有一種澀感,症狀為四肢滿悶,肢節煩疼,難以屈伸,身體沉重,心煩不安,忽胖忽瘦,四肢疲倦,口淡無味,大小便頻繁且清利,或飲上即下,或大便乾澀,隔日一次,夏季可能有未消化的食物,或便後有血或白膿,胸脹氣短,咽喉不暢,喜臥嗜睡無力,食慾不佳。即從補中益氣湯去掉白朮、當歸,使用黃耆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升麻、柴胡、橘皮各二分,再加入蒼朮四分,木香一分,用水煎煮後熱服。

節齋補氣方:人在勞累,辛苦用力過度時,可服用一兩次,以防內傷發熱的疾病。黃耆一錢半,人參、白朮、陳皮、麥門冬各一錢,茯神八分,甘草七分,五味子二十粒,薑、棗煎服。如果勞累嚴重,可以加入附子四五分。

節齋補血方:人在勞累思慮過度,精神受損,心虛氣短,驚悸煩熱時,應服用人參一錢二分,五味子十五粒,當歸、麥門冬、白芍、茯神、酸棗仁、生地各一錢,山梔、甘草、陳皮各五分,川芎四分,空腹時薑、棗煎服。

雙和散:治療心力勞損,氣血兩傷,或房事後勞役,或勞役後房事,大病後虛弱乏力等症狀。黃耆、川芎、當歸、熟地各一錢,官桂、甘草各七分半,白芍二錢半,薑、棗煎服,用此方調理,但陰虛火旺者,應酌情加減。黃耆、當歸兩味藥,也稱補血湯,善於治療內傷發熱。人參養榮湯、黃耆建中湯、八物湯、平胃散、五苓散,都是調理中使用的方劑。

硃砂安神丸:治療因過度勞神,導致心神煩亂,心悸,有想嘔吐的感覺,氣亂且熱如懊憹狀,或者在服用升補藥後氣浮心亂,可用此方鎮定鞏固,服用後會好轉。該方詳見第六卷。

2. 升散(外熱)

升陽散火湯,治男婦四肢發熱,肌熱,筋痹熱,骨髓中熱如燎,捫之烙手。夫四肢屬脾,脾者土也,熱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虛而得,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火鬱則發之,此藥乃胃、膽、脾、肺、膀胱經藥也。升麻、葛根、獨活、羌活、白芍、人參各五分,防風二分半,柴胡八分,炙甘草三分,生甘草三分,水煎服。

升陽湯,治一日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泄瀉,腹中鳴,小便黃。柴胡、益智仁、當歸、陳皮各三分,升麻六分,甘草二錢,黃耆三錢,紅花少許,水煎熱服。

火鬱湯,治手足心發熱。升麻、葛根、柴胡、自芍各錢半,防風、甘草各一錢,蔥白煎服。

瀉陰火升陽湯,治肌熱煩熱,面赤少食,喘咳痰盛,右關脈緩弱或弦或浮數。羌活、甘草、黃耆、蒼朮各一錢,升麻八分,柴胡錢半,人參、黃耆各七分,黃連酒炒、石膏各五分,深秋勿用,水煎服。按此發脾胃火邪之劑,又心、膽、肝、肺、膀胱藥也。瀉陰火,升發陽氣,榮養氣血者也。

白話文:

[升散(外熱)]

昇陽散火湯:主治男女四肢發熱,肌肉發熱,筋骨痹痛發熱,骨髓中感覺如火燃燒,觸摸時感到異常燙手。四肢屬脾,脾臟在五行中屬土,熱氣潛藏於地(脾)中。這種病症大多因爲血虛造成,也可能是因爲胃虛後過量食用冰冷食物,導致陽氣被抑制在脾土。當火氣被壓抑時,會通過這個藥方發散出來。這藥方針對的是胃、膽、脾、肺、膀胱等經絡。藥方成分包括升麻、葛根、獨活、羌活、白芍、人參各五分,防風二分半,柴胡八分,炙甘草和生甘草各三分,用水煎煮服用。

昇陽湯:主治一天內大便三四次,稀而不多,有時腹瀉,腹部有鳴響,小便呈黃色。藥方成分包括柴胡、益智仁、當歸、陳皮各三分,升麻六分,甘草二錢,黃芪三錢,少許紅花,用水煎煮趁熱服用。

火鬱湯:主治手心腳心發熱。藥方成分包括升麻、葛根、柴胡、白芍各錢半,防風、甘草各一錢,以及蔥白,煎煮服用。

瀉陰火昇陽湯:主治肌肉發熱、煩躁發熱,面色赤紅,食慾減少,喘息咳嗽痰多,右關脈緩弱或弦或浮數。藥方成分包括羌活、甘草、黃芪、蒼朮各一錢,升麻八分,柴胡錢半,人參、黃芪各七分,酒炒黃連、石膏各五分,深秋季節不宜使用,用水煎煮服用。此藥方爲發散脾胃火邪的處方,也是心、膽、肝、肺、膀胱的藥物。其作用在於瀉去陰火,升發陽氣,滋養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