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44)
內集·卷二 (144)
1. 獸部
熊,雄也。猛啖多力,能拔大木,故書曰:以有熊羆之士,以力言也,熊掌是八珍之數,須用酒、醋、水同煮乃可熟。此物能舉木引氣不食,飢則自舐其掌,故美在其掌。久食之,可御風寒諸疾。膏與肉,味甘,微寒,無毒。主風痹筋骨不仁,補虛損,殺癆蟲,去頭瘍白禿,面上皯皰,久食強志輕身。
凡腹中有積聚、痼疾者,食之終身不愈。十月食之傷神。雷公云:每脂一斤,入生椒十四粒,同煉去革膜,收瓶中任用。若與豬脂燃燈,煙入目中即失明。但熊惡鹽,食之即死。膽,苦,寒。點眼去翳開盲,塗惡瘡痔瘻最良。治小兒風熱驚癇,殺疳蟲,療黃疸,止久痢。
古人教子夜讀,粉苦參、熊膽為丸,與之吞一二枚以資勤苦者,蓋夜讀久則血不歸肝而火沖頭目,朝旦面黃,用此降火和肝則血脈流通,津液暢潤,痰火瘡疥之病,從何而生?服苦之意與此相同。又云:其膽春在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然亦多偽,欲試之,取粟顆許滴水中,一道若線不散者真。
入藥另研。羆大幹熊,貔似虎,貓小於虎而淺毛,三獸俱陽物,功用同熊虎。
鹿肉,
鹿肉補虛又療風,血止諸血治肺癰,陰痿腰疼俱可服,髓堅筋骨治傷中,糜肉補氣脂逐痹,虛勞血病羨角茸。
鹿肉,甘,溫,無毒。益中氣,調血脈,補虛羸。生肉,貼中風口偏,左患貼右,右患貼左,正即除之。蹄肉,主諸風腳膝疼痛。頭肉,主消渴夜夢。九月後、正月前食之則宜,五月食之傷神。凡餌藥之人不可多食,能解藥力。血,主肺痿,肺癰,吐血,衄血及崩中帶下,止飢渴,充氣血,起陰痿,止腰痛生刺,和酒服之。髓,甘,溫。
主男婦傷中絕脈,筋骨急痛,咳逆,以酒和服。又同地黃煎膏填骨髓,蜜煮食壯陽,令人有子。腦髓,堪入面脂。脂,主癰腫死肌,四肢不隨,治頭風,通腠理。腎,平。補腎壯陽及腎氣虛損耳聾,作酒及煮粥食之。筋,主勞損續絕。骨,甘,熱。補虛勞,安胎下氣,浸酒療風虛。
齒,主留血氣,鼠瘻,心腹痛。角茸、膠,見前卷。大抵鹿之一身,皆能益人,野族第一品也。或脯、或煮、或蒸,俱宜和酒食之。麋肉,甘,溫。補中益氣,健腰腳,不可合雉蝦生菜、梅李果實同食。脂,辛,溫。通腠理,柔皮膚,療癰腫,惡瘡,死肌,風寒濕痹,頭風腫痛。
如面生疱瘡,塗之即瘥。骨,除虛勞最良。煮骨汁釀酒飲之,令人肥白美顏色。角,甘,溫。無毒。補一切血病,止血益氣,添精壯陽,治風痹腰腳不仁。亦可煎膠。茸,服之功同鹿茸。先輩云:鹿茸補陰,麋茸補陽。一云鹿勝麋,一去麋勝鹿。要知麋性與鹿性一同,盡皆甘溫補陽之物。
有謂虎骨麋肉近陰則痿者,全非。
白話文:
獸部
熊,雄壯有力,能拔起大樹,所以古書說:「以有熊羆之士」,是用來形容力氣大的。熊掌是八珍之一,必須用酒、醋、水一起煮才能煮熟。熊能舉木頭,吸取天地之氣而不吃東西,餓了就舔自己的掌心,所以熊掌美味。長期食用,可以抵禦風寒等疾病。熊掌的膏和肉,味道甘甜,性微寒,無毒。主治風濕痺痛、筋骨麻木、身體虛損、殺死癆蟲、治療頭部瘡瘍、白禿、臉上起皰等症,長期食用可以增強意志、輕身健體。
但是,腹部有積聚、久病的人,吃了熊掌終身也不會痊癒;十月(農曆十月)食用則傷神。雷公(古代煉丹家)說:每斤熊脂加入十四粒生椒一起煉製,去除皮膜,收存於瓶中備用。如果用熊脂和豬脂一起點燈,煙氣入眼就會失明。熊很厭惡鹽,吃了鹽就會死。熊膽,味苦,性寒。可以點眼治療眼翳、目盲,塗抹惡瘡、痔瘡、廔管效果最佳。治療小兒風熱驚癇、殺死疳蟲、治療黃疸、止久痢。
古人教導孩子夜裡讀書,將苦參、熊膽製成丸藥,讓孩子服用一兩枚以幫助他們堅持學習。這是因為夜裡讀書時間長了,血液不能回歸肝臟,肝火就會衝擊頭目,早晨起來臉色發黃,服用此藥可以降火和肝,使血液循環通暢,津液滋潤,痰火、瘡疥等疾病就不會產生了。服用苦參的用意也是如此。還有人說:熊膽春天在頭部,夏天在腹部,秋天在左腳,冬天在右腳。但熊膽也容易造假,要檢驗真偽,可以取一粒小米大小的熊膽滴入水中,如果像一條線一樣不散開就是真的。
入藥需另行研磨。羆(pí,一種大型熊)體型很大,貔(pí,一種似虎的猛獸)像老虎,貓比老虎小,毛髮淺淡,這三種動物的雄性器官,功效都與熊、虎相似。
鹿肉
鹿肉可以補虛勞、治療風病,止血、治療肺癰,陰痿、腰痛都可以服用。鹿髓可以強健筋骨、治療外傷,鹿肉可以補氣、去除痺症,虛勞、血病都可以用鹿茸、鹿角治療。
鹿肉,味甘,性溫,無毒。可以益氣、調和血脈、補虛損。鮮鹿肉可以貼敷中風偏癱部位,左側患病貼右側,右側患病貼左側,正對患處即可治療。鹿蹄肉,主治各種風引起的腳膝疼痛。鹿頭肉,主治消渴、夜裡做夢。農曆九月之後、正月之前食用最宜,五月食用則傷神。服用藥物的人不可多吃鹿肉,因為它能減弱藥力。鹿血,主治肺痿、肺癰、吐血、鼻出血以及崩漏、帶下等症,可以止渴、充養氣血、治療陰痿、止腰痛、生髮,和酒一起服用。鹿髓,味甘,性溫。
主治男女外傷引起的氣血阻滯、脈象微弱、筋骨疼痛、咳嗽逆氣,用酒調和服用。也可以和地黃一起煎成膏藥填補骨髓,用蜂蜜煮熟食用可以壯陽,使人有子嗣。鹿腦髓,可以加入面脂中。鹿脂,主治癰腫、死肌、四肢不靈活,治療頭痛,疏通經絡。鹿腎,性平。可以補腎、壯陽,治療腎氣虛損、耳聾,可以和酒一起服用或煮粥食用。鹿筋,主治勞損、筋斷。鹿骨,味甘,性熱。可以補虛勞,安胎、降氣,浸泡在酒中可以治療風虛。
鹿齒,主治出血不止、鼠瘻、心腹疼痛。鹿角茸、鹿膠,詳見前卷。總之,鹿全身都能益人,是山野民族的首選食物。無論是做成肉乾、煮熟或蒸熟,都宜和酒一起食用。麋肉,味甘,性溫。可以補中益氣、強健腰腳,不可與雉、蝦、生菜、梅子、李子等一起食用。麋脂,味辛,性溫。可以疏通經絡、滋潤皮膚、治療癰腫、惡瘡、死肌、風寒濕痺、頭痛腫痛。
如果臉上長了皰瘡,塗抹麋脂即可痊癒。麋骨,治療虛勞效果最佳。將麋骨煮成汁釀酒飲用,可以使人肥白,容光煥發。麋角,味甘,性溫,無毒。可以補各種血病,止血、益氣、壯陽,治療風濕痺痛、腰腳麻木。也可以煎成膠。麋茸,功效與鹿茸相同。前輩說:鹿茸補陰,麋茸補陽。有人說鹿茸比麋茸好,也有人說麋茸比鹿茸好。其實麋鹿的藥性相同,都是味甘溫、補陽的藥物。
有人說虎骨、麋肉靠近陰部會使人陽痿,這是完全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