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95)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95)

1. 治寒門

女菀,味辛,溫,無毒。主風寒洗洗,霍亂泄痢腸鳴,療肺傷咳逆出汗,久寒在膀胱,支滿驚癇,寒熱百疾。

王孫,味苦平,無毒。療百疾,補虛益氣。主五臟邪氣,寒濕痹,四肢痠疼膝冷,痢疾,金瘡破血,生肌止痛。

合歡,花,上半白,下半肉紅,散垂如絲,樹似梧桐,枝柔葉繁,互相交結,每一風來,輒似解了不相牽綴,樹之階庭,使人不忿。其葉至夜而合,故又謂之夜合花。味平,無毒。主安五臟,利心志,耐風寒,令人歡樂無憂,久服輕身明目。丹溪云:合歡屬土,而有水與金,補陰之有捷功也。兼治磕損疼痛。皮主肺癰唾膿,心胸甲錯,又能殺蟲,續筋骨。煎膏消癰腫,葉汁可洗衣垢。

白棘,味辛、寒,無毒。然有鉤直二種,直者主虛損陰痿,精自出,補腎氣,益精髓,止尿血;鉤者主心腹痛,喉痹,癰疽痔漏,瘡腫潰膿,止痛,決刺結。或煮,或燒滅存性用。

藥實根,味辛、溫,無毒。主寒濕邪氣,諸痹疼酸,續絕傷,補骨髓。子主破血、止痢,消腫,除蠱疰、蛇毒。

甘松香,味甘,溫,無毒。主冷氣,卒心腹痛,脹滿,下氣。兼治面黑風疳,齒䘌,野雞痔。用合諸香,得白芷、附子良。

又有三柰,性味頗同,入諸香藥料,鮮入丸、散。

紫稍花,按本草,龍與鹿遊於水邊,遺瀝黏著木枝如蒲槌狀,色微青灰,味甘、性溫。主陽衰陰痿。

樗雞,生樗木上。形類蠶蛾,但頭足微黑。翅有一重灰色,一重深紅,五色俱,腹大者佳。又名紅娘子。味苦,平,小毒。主陰痿益精,補中下氣,強志輕身,生子好色;又治心腹邪氣,腰痛,行瘀血血閉。不可近目。七月採,曬乾,微炒。

蜻蜒,六足四翼,青色大眼者良。余色及纏腰有綠者不用。微寒,無毒。主強陰止精,壯陽暖水臟。去翅足,微炒。一云即青娘子。

以上治虛寒雜用。

白話文:

治寒門

女菀:味辛性溫,無毒。主治風寒感冒、霍亂泄瀉、腸鳴、肺傷咳嗽氣逆盜汗、久寒積聚於膀胱、肢體拘攣、驚癇、寒熱等各種疾病。

王孫:味苦性平,無毒。治療各種疾病,補虛益氣。主治五臟邪氣、寒濕痺證、四肢痠痛膝蓋冰冷、痢疾、金瘡出血、生肌止痛。

合歡:花朵上半部白色,下半部肉紅色,花絲下垂如絲,樹木形似梧桐,枝條柔軟葉子繁茂,互相交錯纏繞,每當風吹來,便似解開了不再相連,種植在庭院,使人心情舒暢。其葉片至夜間閉合,故又名夜合花。味平性溫,無毒。主治安神寧心,益智開心,耐受風寒,令人愉悅無憂,長期服用可輕身明目。丹溪翁言:合歡歸脾土,而兼具水金之性,補益陰血功效顯著。亦可治療跌打損傷疼痛。樹皮主治肺癰咳吐膿痰、心胸憋悶、又能殺蟲、續接筋骨。煎膏可消散癰腫,葉汁可洗去衣物污垢。

白棘:味辛性寒,無毒。分為直莖和彎莖兩種,直莖者主治虛損、陽痿、遺精、補腎益精、止尿血;彎莖者主治心腹疼痛、喉嚨阻塞、癰疽、痔漏、瘡腫潰爛、止痛、消散瘀結。可水煮或燒灰存性後使用。

藥實根:味辛性溫,無毒。主治寒濕邪氣、各種痺證疼痛酸楚、接續斷傷、補益骨髓。種子主治破血、止痢、消腫、去除蠱毒、蛇毒。

甘松香:味甘性溫,無毒。主治寒邪內侵、突然發作的心腹疼痛、脹滿、降氣。亦可治療面色黑黃、風疳、齒 caries、野雞痔。常與其他香藥配伍,與白芷、附子相合尤佳。

又有三柰,性味大致相同,常用於各種香藥的配伍,鮮用於丸劑、散劑。

紫梢花:根據本草記載,龍與鹿在水邊遊玩,其遺留的黏液附著在樹枝上,形狀如蒲槌,顏色略呈青灰色,味甘性溫。主治陽氣衰弱、陽痿。

樗雞:生長於樗樹上。形狀似蠶蛾,但頭足略黑。翅膀上有灰色和深紅色兩種顏色,五彩斑斕,腹部肥大者為佳。又名紅娘子。味苦性平,微毒。主治陽痿、益精、補益中下焦之氣、增強意志、輕身健體、促進生育、增加性慾;又可治療心腹邪氣、腰痛、行瘀血血閉。忌近目。七月採收,曬乾,微炒。

蜻蜒:六足四翅,青色大眼者最佳。其他顏色或帶有綠色的則不宜使用。性微寒,無毒。主治壯陽固精,溫暖下焦。去除翅足,微炒。一說即青娘子。

以上藥物均可用於治療虛寒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