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47)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47)

1. 治濕門

厚朴,

厚朴苦溫除痰濕,最散心腹脹痛急,霍亂積痢並頭疼,治痹消瘀通經翕。

皮厚,質樸。味苦、辛。無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消痰下氣,除胃濕,逐結水,瀉膀胱,泄五臟一切氣。治心腹煩痛脹滿,散結之神藥也。療霍亂轉筋,胃中冷逆,胸中吐不止,或嘔酸水,消宿食,厚腸胃,走積年冷氣,腹內腸鳴,止瀉止痢。又治中風傷寒頭疼寒熱,氣血痹,死肌,調關節,破宿血。

通婦人月經,及產前後腹臟不安。兼定驚悸,下淋露,去三蟲。《本經》云:與枳實、大黃同用,則能泄實滿而解熱脹,是消痰下氣也;與橘皮、蒼朮同用,則能除濕滿而平胃氣,是溫中益氣也;與解利藥同用,則治傷寒頭痛;與泄利藥同用,則厚腸胃。大抵用苦則泄,用溫則補。

胃弱氣虛者終不敢用,以其味苦而辛,能散人元氣也。此丹溪謂平胃散用之,不使胃土太過而復其平,以致於和而已,非溫補之謂也。籲!竹瀝、山藥,涼而能補;橘皮、厚朴,熱而能泄,用者悟之。肉厚色紫者佳。去粗皮。入湯藥,用生薑汁炒;入丸藥,用醋炙或酥炙。乾薑為使。

惡澤瀉、寒水石、硝石。忌豆。

射干,

射干苦寒消食熱,寬膨下氣逐老血,破癖通經治兒疝,便毒喉風痰核結。

形如射鳥之竿。有小毒。開胃下食,除飲食大熱,散胸中熱氣,腹中邪逆,胸腹脹滿,肺氣喘嗽,咳逆上氣。療老血在心脾間,咳唾言語氣臭,破癥結、痃癖、瘀血,通女人月閉,治小兒疝氣發時腫痛如刺,散結氣,消腫毒,去胃癰,治便毒。足厥陰濕氣因疲勞而發,取三寸同生姜煎服,利兩三行即效。

又治咽痛水漿難入,不得消息,咽汁立瘥。丹溪云:屬金而有木與火水。行太陰、厥陰之積痰,使結核自消甚捷。久服令人虛。即烏扇根,紫花者是,紅花者非。三月採。米泔浸一宿,日乾。

旋覆花,

旋覆花鹹甘冷烈,逐水消痰止嘔噎,寬胸脅清頭目風,治痹又利腸臟結。

花如菊,淡黃綠,繁茂圓而復下,俗名金沸草。有小毒。治心脅痰水及膀胱留飲,寒熱水腫,消胸上痰結、唾如膠漆,開胃,止嘔逆不下食;治傷寒汗吐下後心下痞堅,噫氣不止及結氣脅下滿,去頭面風、目中眵䁾、風氣濕痹、皮間死肌,利大腸,去五臟間寒熱結氣。兼通血脈,除驚,補中下氣。

《衍義》云:走散之藥,稍涉虛者禁用。去梗葉,蒸熟曬乾。入煎藥,用絹濾過,免傷人肺。葉,治金瘡止血,搗敷之。根,治破斫斷筋,急取搗汁滴瘡中,仍用渣封瘡上,過半月斷筋自續。又有一種旋花,性治大同,今少識者,故不錄入。

大腹皮,

大腹皮辛溫無毒,消腫寬膨定喘促,止霍亂通大小腸,痰膈醋心氣攻腹。

白話文:

治濕門

厚朴:

厚朴性味苦溫,能去除痰濕,尤其善於治療心腹脹痛、急症,以及霍亂、痢疾、頭痛、痹症,還能消腫、活血、通經絡。

厚朴的皮厚實,質地樸實。味道苦辛,無毒。具有升降作用,屬陰中之陽。它能消痰、降氣、除胃濕、利水、通利膀胱,以及疏泄五臟之氣。主治心腹煩痛脹滿,是治療積聚的良藥。還能治療霍亂引起的抽搐、胃寒逆冷、胸部持續嘔吐、嘔吐酸水,以及消化宿食、健脾胃、驅除積年寒氣、腹鳴、止瀉止痢。此外,還能治療中風、傷寒引起的頭痛、寒熱、氣血痹阻、肌肉壞死,以及調理關節、破除陳舊血瘀。

能通調婦女月經,以及產前產後腹痛不安。還能治療驚悸、尿頻、遺尿、驅除蛔蟲等。 《本經》記載:厚朴與枳實、大黃同用,能瀉去實滿,解除熱脹,這是因為它能消痰降氣;與橘皮、蒼朮同用,能除濕、消脹滿,調和胃氣,這是因為它能溫中益氣;與解表藥同用,能治療傷寒頭痛;與瀉下藥同用,能健脾胃。總之,厚朴苦味則瀉,溫性則補。

脾胃虛弱、氣虛的人絕對不能使用,因為它味苦辛,會耗散人體元氣。朱丹溪(指朱震亨)說,平胃散中使用厚朴,並不是為了溫補,而是讓胃氣不致過盛,使其平和而已。竹瀝、山藥性寒而能補;橘皮、厚朴性熱而能瀉,用藥者應當明白這個道理。肉厚色紫的厚朴品質最佳,需去除粗皮。煎服時,用生薑汁炒;做成丸藥時,用醋炙或酥炙。乾薑是它的引經藥物。

厚朴忌澤瀉、寒水石、硝石,忌食豆類。

射干:

射干性味苦寒,能消食熱,寬胸膈、降氣、去除陳舊血瘀,能破除癥瘕、通經絡,治療小兒疝氣。還能治療癰腫、喉風、痰核等。

射干形狀像射箭的箭竿。略有小毒。能開胃消食,去除飲食積熱,散除胸中熱氣、腹中邪氣,治療胸腹脹滿、肺氣喘嗽、咳嗽、氣逆。能治療心脾間的瘀血,以及咳嗽、唾液、言語帶有臭味,能破除癥瘕、積聚、瘀血,通調婦女月經閉塞,治療小兒疝氣發作時腫痛如刺,能散結氣、消腫毒、治胃癰、治療癰腫。因疲勞引起的足厥陰經濕氣,可用三寸長的射干與生薑煎服,瀉下兩三行即可見效。

還能治療咽喉疼痛,吞咽水漿困難,嗓子發不出聲音,服用後能迅速緩解。朱丹溪說:射干屬金,兼有木、火、水的性質,能治療太陰、厥陰經的痰飲積聚,使結核迅速消散。久服會傷陰耗氣。真正的射干是烏扇根,花是紫色的,紅花的不是。三月採收,用米泔水浸泡一夜,曬乾。

旋覆花:

旋覆花性味鹹甘寒,能利水、消痰、止嘔逆,寬胸脅、清頭目、治風痺,以及通利腸胃積滯。

旋覆花形狀像菊花,顏色淡黃綠色,花朵繁茂,呈圓形下垂,俗稱金沸草。略有小毒。能治療心脅痰水及膀胱留飲,寒熱水腫,能消除胸上痰結,唾液如同膠漆一樣粘稠,能開胃,止嘔逆、不思飲食;治療傷寒汗吐下利後心下痞硬,呃逆不止,以及氣結於脅下脹滿,能去除頭痛、目赤腫痛、風濕痹症、皮下死肌,通利大腸,去除五臟寒熱積滯。還能通血脈、除驚恐、補益中下焦之氣。

《瘍醫大全》記載:旋覆花是走散之藥,體質虛弱者不宜使用。需去除梗葉,蒸熟曬乾。煎服時,用絹布過濾,以免損傷肺氣。旋覆花的葉子能治療外傷出血,搗碎敷於傷口;根能治療筋骨斷裂,取其汁滴入傷口,再用藥渣封住傷口,半個月後斷筋就能癒合。還有一種旋花,功效與旋覆花大致相同,但現在很少有人認識,所以沒有記載。

大腹皮:

大腹皮性味辛溫,無毒,能消腫、寬胸膈、定喘、止霍亂、通利大小腸,治療痰阻、膈脹、心氣痛、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