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37)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37)

1. 治熱門

食鹽,

食鹽入腎味鹹寒,能除寒熱吐痰頑,止心腹痛殺蠱疰,䘌瘡齒血亦能幹。

即所食之鹽。鹽,淹也,淹物久留不壞。無毒,能引藥入腎。主傷寒寒熱,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殺鬼邪蠱疰毒及下部䘌瘡,堅齒,止齒縫出血。又炒鹽青布裹熨婦人陰痛及火灼瘡。化湯洗蚯蚓毒。小兒卒不尿,鹽灸臍中。空心鹽揩齒吐水,洗眼夜見小字。陶隱君云:五味惟鹽不可缺。

然淡為五味之本,北方人食不欲咸而顏完少病,古有終身不服鹽而壽高鬚髮不白者。蓋鹽能傷肺走血損筋,令人膚黑,病嗽及水腫者全禁。炒赤,或水飛過,不可多用,漏蘆為使。鹽黑丸:食鹽一升研末,入瓦瓶內築實,黃泥封固,火煅令透,候冷取出,入豆豉一升熬焦,桃仁一兩麩熬令熟,巴霜二兩,各研末和勻,蜜丸梧子大。每三丸,平旦時服,未吐利,更服二丸,天行時氣,豉汁及茶下,服後多吃茶汁以行藥力。

心痛酒下,血痢飲下,鬼瘧茶飲下,骨熱白蜜湯下。忌冷漿水。凡服藥後吐利勿怪,服藥二日,忌口二日。吐利苦多煎黃連汁服之。其藥宜冬月修合,瓷盒收貯,勿令泄氣,惟小兒女子不可服多。

青鹽,

青鹽鹹寒去痰熱,明目固齒烏鬚髮,除諸血疾腹心疼,滋腎鎮心塗瘡烏。

即戈鹽,出北方西羌,一名胡鹽。四海皆有鹽,北青南赤。食鹽以河東鮮州精白者為勝,入藥以北海青黑色、形塊方稜、明瑩者佳。無毒。主煩熱痰滿,治目痛瘀赤昏澀、牙疼。固齒烏須,止吐血溺血、齒舌出血,去蠱毒心腹痛,除五臟癥結積聚。補下元,助水臟,益精氣,堅筋骨,益氣鎮心。敷癰腫瘰癧疥癬瘡癤。水飛過用。

滷鹽,

滷鹽苦鹹寒無毒,主大煩熱渴欲狂,消痰磨積滌腸垢,去濕熱喘滿相當。

滷,水也,可煎鹽者,即石鹼。主大熱消渴狂煩,消痰磨積塊,滌五臟腸胃留熱結氣,去濕熱,消心下堅、食已嘔逆喘滿,除邪氣,下蠱毒,柔肌膚明目,治目痛。量虛實用之,過服損人。

銀屑,

銀屑辛平除邪熱,驚悸癲狂腰痛折,能安五臟定心神,丹毒磨水忌諸血。

銀,限也,天地所產有限,稟氣西方辛陰之神,服之則傷肝,生者仍有毒。主邪熱癲狂、驚悸發癇、恍惚譫語,夜臥不安,除邪氣鬼祟,明目定志,安五臟,鎮心神,治妊娠卒腰背痛如折。水煎飲之。小兒諸熱丹毒,並冷水磨服。入藥多用銀器,或銀箔。畏磁石鐵,忌一切血。

外科用末,當以文銀銼末,用水銀研令消也,或用銀箔以水銀消之。入硝石及鹽研為粉,燒出水銀,淘去鹽石,為粉極細,用之乃佳。

金屑,

金屑辛平除風熱,善止驚癇鎮心神,止咳血渴退蒸勞,堅髓利臟生殺人。

金,禁也,剛嚴而禁制也;屑,砂中生末也。金生於土,故從土。稟氣中央陰已之魂,生者殺人,熱者服之亦傷肌。雷公云:凡金銀銅鐵器,借氣以生藥力而已。入藥用則消人脂,有毒。主風熱癲癇,除邪毒氣,鎮心神,安魂魄,吐上氣咳嗽,傷寒肺損吐血作渴,骨蒸勞,堅骨髓,利五臟,調和血脈。又主小兒驚傷五臟,風癇失志。

白話文:

治熱門

食鹽,性寒味鹹,能去除寒熱、痰飲,止痛,殺蟲,治療瘡瘍、牙齒出血等症狀。它能引導藥物進入腎經,治療傷寒寒熱、胸中痰飲、心腹疼痛,殺死邪祟、蠱毒,治療下體瘡瘍,堅固牙齒,止血。炒熱後用青布包裹熨敷婦女陰部疼痛及火灼傷,其湯液可洗滌蚯蚓毒。小兒尿閉,可用鹽灸臍中。空腹用鹽刷牙漱口,洗眼可治療夜間視物不清。陶隱君說:五味之中,唯獨鹽不可缺少。

然而,淡味才是五味的根本,北方人飲食不重鹹,容貌姣好,少生病。古人有終身不食鹽而長壽、鬚髮不白者。因為鹽能傷肺、耗血、損傷筋脈,使人皮膚黝黑,咳嗽、水腫者都應忌食。炒鹽或水飛過的鹽,也不可多用,漏蘆為其相使藥物。鹽黑丸的製作方法是:將一升食鹽研磨成粉,放入瓦瓶中夯實,黃泥封固,用火煅燒至透,待冷卻後取出,加入一升炒焦的豆豉、一兩麩炒熟的桃仁、二兩巴霜,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製成梧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三丸,清晨服用,若未吐瀉,可再服二丸。流行性感冒時,可用豉汁或茶水送服,服藥後多喝茶水以助藥力。心痛時用酒送服,血痢用清水送服,鬼瘧用茶水送服,骨熱用白蜜湯送服。忌食冷漿水。服藥後如有嘔吐或腹瀉,不必驚慌,服藥兩日後,忌口兩日。嘔吐腹瀉過多,可煎服黃連汁。此藥宜在冬季調製,用瓷盒保存,避免泄氣,小兒和女子不可服用過多。

青鹽,性寒味鹹,能去除痰熱,明目,固齒,烏髮,治療各種出血症,腹痛等。

青鹽即戈鹽,產於北方西羌,也叫胡鹽。各地都有鹽,北方產青鹽,南方產赤鹽。食鹽以河東鮮州產的精白鹽為佳,入藥則以北海產的青黑色、形狀方正棱角分明、光澤明亮者為佳。無毒。主治煩熱痰多,治療目痛、瘀血、目赤昏花、牙痛,固齒烏髮,止吐血、尿血、齒齦出血,去除蠱毒、心腹痛,消除五臟積聚。補益下元,滋養腎臟,益精氣,堅固筋骨,益氣鎮心。外敷癰腫、瘰癧、疥癬、瘡癤等。使用前需水飛過。

滷鹽,性寒味苦鹹,無毒,主治大熱、口渴欲狂,消痰,磨去積塊,清除腸垢,治療濕熱、喘滿等症。

滷指可以煎出鹽的鹵水,即石鹼。主治大熱、消渴、狂煩,消痰,磨去積塊,清除五臟腸胃積熱,治療濕熱,消除心下堅硬、食後嘔逆、喘滿,去除邪氣,治療蠱毒,柔潤肌膚,明目,治療目痛。用量需根據虛實情況而定,服用過量會傷身。

銀屑,性平味辛,能去除邪熱,治療驚悸、癲狂、腰痛等症,能安定五臟,鎮靜心神,但治療丹毒時需用冷水磨服,忌一切血症。

銀,產量有限,稟承西方辛陰之氣,服用會傷肝,生銀屑仍有毒性。主治邪熱、癲狂、驚悸、癇症、神志恍惚、譫語、夜臥不安,去除邪氣、鬼祟,明目,安定心志,安定五臟,鎮靜心神,治療妊娠期間突然發生的腰背痛。水煎服。小兒各種熱症、丹毒,用冷水磨服。入藥多用銀器或銀箔。畏磁石、鐵,忌一切血症。外科使用時,應將文銀銼成粉末,用水銀研磨至溶解,或用銀箔用水銀溶解。加入硝石和鹽研磨成粉,燒出水銀,淘洗去除鹽石,研磨成極細的粉末使用效果最佳。

金屑,性平味辛,能去除風熱,善於治療驚癇,鎮靜心神,止咳血,治療口渴、骨蒸勞熱,堅固骨髓,滋養臟腑,但生金屑有毒性。

金,具有剛強嚴肅、禁止之意;屑,指金砂中產生的粉末。金生於土,故歸屬於土。稟承中央陰已之魂,生金屑有毒性,服用過量會損傷肌肉。雷公說:凡金銀銅鐵器,只是借其氣以增強藥力而已。入藥會消蝕人體脂肪,有毒性。主治風熱、癲癇,去除邪毒,鎮靜心神,安定魂魄,治療咳嗽,傷寒、肺損傷導致的吐血、口渴,骨蒸勞熱,堅固骨髓,滋養五臟,調和血脈。也主治小兒驚嚇導致的五臟受損、風癇、神志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