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25)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25)

1. 治熱門

青黛甘鹹性氣寒,收五臟火尤瀉肝,消食解毒消瘡腫,能治兒疳病百般。

青色,古用以畫眉,故曰黛,即靛花也。無毒。能收五臟鬱火,尤瀉肝火,消食積,解諸藥毒。摩敷熱瘡惡腫、金瘡下血、蛇犬等咬,小兒驚癇,發熱毛焦,鼻乾皮枯,面黃肢瘦,腹脹瀉痢,百般疳證,效。

藍實,

藍實甘寒苦殺鬾,解毒解結最適宜,葉主熱狂並吐血,解毒殺蟲更出奇。

藍字從監,月令仲夏無刈藍,以傷生長之氣;實,子也。無毒。主小兒鬾病鬼疰,解經絡中結氣及敗血。葉汁,主天行熱狂煩躁,吐血衄血,赤眼及小兒壯熱、疳熱、丹熱,遊風熱腫疔腫頭禿,一切熱毒。解諸藥毒,箭毒,金瘡血悶,產後血暈。殺鱉瘕蟲蛇傷,蜘蛛蜂螫毒,搗汁一碗,入雄黃、麝香少許,點咬處,或細服之。

又治噎病不下食有蟲者,單服其汁,蟲化為水。真青布燒灰,敷惡瘡經年不瘥,灸瘡出血,令不中風。

以上治上焦熱藥。

黃連,

黃連苦寒清心胃,目赤口瘡胸痞滯,熱嘔熱痢熱毒瘡,婦陰腫痛兒疳氣。

黃,晃也,象日光色也;連珠而生,上草也。無毒。味厚氣薄,陰中陽也,入手少陰經。火就燥也,然瀉心實瀉脾胃,子令母實。心火因脾濕熱而盛,故目為中焦使。藥酒浸炒,則上行頭目口舌;薑汁炒,辛散沖熱有功,消心下痞滿,伏梁積。熱鬱中焦欲吐不吐,噁心嘈雜吞酸,驚悸健忘,或卒心痛,熱嘔熱瀉熱痢。

一切濕熱形瘦氣急,一切時行熱毒暑毒,諸般惡毒穢毒,諸瘡瘍毒,俱以姜和其寒,而少變其性,不使熱有牴牾也。生用治實火斑狂煩渴。吳萸水炒,調胃厚腸,治冷熱不調,久痢久瀉,腸澼腹痛下血,益膽鎮肝,止血行滯。黃土炒,治食積,安蛔蟲,小兒疳病有蟲好食泥土。

鹽水炒治下焦伏火,婦人陰中腫痛。心去,療下焦虛,堅腎。《日華》云:治五勞七傷,皆瀉南補北之謂也。丹溪謂黃連治病,清心胃也。腸胃有寒及傷寒下早。陰虛下血及損脾而血不歸元者,皆不可用。黃芩、龍骨為使,惡菊花、芫花、玄參,畏款冬花,勝烏頭,解巴豆毒,忌豬肉、冷水。

單方:治小兒鼻下兩道赤,名曰䘌鼻疳,以米泔洗,用黃連末敷之。

胡黃連,

胡黃連苦性亦平,傷寒咳嗽瘧骨蒸,補肝明目理腰腎,主兒疳痢鎮癇驚。

出胡地。無毒。主傷寒發熱咳嗽,勞復身熱,大小便赤如血,溫瘧骨蒸,內傷五心煩熱。補肝膽明目,理腰腎,去陰汗,小兒久痢成疳,驚癇寒熱。兼治婦人胎蒸虛驚。外黃內黑,折之塵出如煙者真。惡菊花、玄參,忌豬肉。

連翹,

連翹苦寒散心火,脾經濕熱特輕可,排膿消腫用作君,治血通淋為之左。

片片連合如鳥尾。無毒。浮而升,陽也,手足少陽陽明經藥。入手少陰經,散心經火鬱客熱,降脾胃濕熱,專能排膿消腫,瘰癧癭瘤、癰腫惡瘡不可缺也。治血證實者,與黃連同為中焦佐使,防風為上使,地榆為下使也。兼利月經。通五淋,消蠱毒,諸證皆心火凝滯而成。此藥氣味俱輕,而能散火解鬱,虛者慎用。

白話文:

治熱門

青黛性寒味甘鹹,能清五臟之火,尤其能瀉肝火,還能消食、解毒、消腫,治療各種小兒疳積症。

青黛,古時用來畫眉的顏料,就是靛藍花。無毒。能清五臟鬱火,特別是肝火,消食積,解各種藥物中毒。用青黛研磨敷在熱瘡腫痛、刀傷出血、蛇蟲咬傷處,以及治療小兒驚癇、發熱毛髮焦枯、鼻乾皮燥、面黃肢瘦、腹脹泄瀉、各種疳症,都有效。

藍實味甘寒,性苦,能殺蟲消積,解毒散結效果最佳。葉子可以治療熱病神志不清、吐血,解毒殺蟲效果奇特。

藍實,藍草的果實。無毒。主治小兒疳積、鬼病(一種小兒疾病),治療經絡阻塞和敗血症。藍實葉子的汁液,可以治療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煩躁、吐血、鼻出血、紅眼病,以及小兒壯熱、疳熱、丹毒(一種皮膚病)、風熱腫痛、疔瘡、頭禿等熱毒病症,能解各種藥物中毒、箭毒、刀傷血悶、產後血暈等。能殺死臌脹、蟲蛇咬傷、蜘蛛蜂螫的毒。取藍實葉汁一碗,加入少量雄黃、麝香,塗抹在咬傷處,或少量服用。

又可治療噎膈不下食、食道有蟲的疾病,單獨服用其汁液,蟲子會化成水。真青布燒成灰,敷在多年不愈的惡瘡上,或灸瘡出血,可防止中風。

以上是治療上焦熱證的藥物。

黃連味苦性寒,能清心胃之火,治療目赤、口瘡、胸悶、胃滯、熱嘔、熱痢、熱毒瘡、婦女陰部腫痛、小兒疳氣等。

黃連,像太陽的光芒,一串一串地生長。無毒。味厚氣薄,屬陰中之陽,入入手少陰經。火主燥,但黃連能瀉心火、脾胃之實火,能使子臟(脾胃)實,從而母臟(心)得益。心火因脾胃濕熱而盛,所以黃連治療中焦病症。藥酒浸泡後再炒,則藥力上行頭面口舌;薑汁炒,辛散能助藥力,治療心下痞滿、宿食積滯。熱邪鬱結於中焦,想吐吐不出,噁心嘈雜,吞酸,驚悸健忘,或突然心痛,熱嘔、熱瀉、熱痢等症。

一切濕熱導致形體消瘦、氣喘的症狀,一切流行性熱病、暑熱、各種惡毒穢毒、瘡瘍毒,都可用薑汁調和其寒性,以減少藥性相剋。生用可治療實火引起的斑疹、狂躁、煩渴。用吳萸水炒,能調理脾胃,治療冷熱不調、久痢久瀉、腸鳴腹痛、下血,能益膽鎮肝,止血行滯。用黃土炒,治療食積,驅除蛔蟲,治療小兒疳積及愛吃泥土的症狀。

鹽水炒治下焦伏火,婦女陰部腫痛。去掉心,則可治療下焦虛寒,補益腎臟。《日華子本草》說:黃連可以治療五勞七傷,都是瀉南(心火)補北(腎陽)的意思。朱丹溪說黃連治病,清心胃之火。腸胃有寒邪或傷寒初期不宜使用。陰虛下血及脾虛導致血不歸元的患者,也不可服用。黃芩、龍骨為輔藥,忌菊花、芫花、玄參,畏款冬花,能解烏頭毒,解巴豆毒,忌食豬肉、冷水。

單方:治療小兒鼻下兩道發紅的症狀,名曰䘌鼻疳,用米湯清洗後,用黃連粉敷上。

胡黃連味苦,性平,治療傷寒、咳嗽、瘧疾、骨蒸勞熱,補肝明目,調理腰腎,主治小兒疳積、痢疾、驚癇。

產自胡地。無毒。主治傷寒發熱、咳嗽、勞累後發熱、大小便像血一樣紅、溫瘧、骨蒸勞熱、內傷導致五心煩熱。補肝膽、明目、理腰腎、止盜汗,治療小兒久痢成疳、驚癇、寒熱。也治療婦女胎熱、虛驚。外黃內黑,折斷後有煙塵飛出的才是真品。忌菊花、玄參,忌豬肉。

連翹味苦性寒,能散心火,治療脾經濕熱,能排膿消腫,是治療癰腫惡瘡的主要藥物,還能治療血證、淋證。

連翹,一片片連在一起像鳥的尾巴。無毒。性升浮,屬陽,是手足少陽、陽明經的藥物,也能入入手少陰經,能散心經鬱熱,降脾胃濕熱,尤其善於排膿消腫,治療瘰癧、癭瘤、癰腫、惡瘡必不可少。治療血證實症,與黃連同為中焦輔藥,防風為君藥,地榆為臣藥。能利月經。通利五淋,消滅蠱毒。諸證皆因心火鬱結而致。此藥氣味都較輕,但能散火解鬱,虛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