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國小》~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1. 病機略一首(集次見凡例)
勞瘵陰虛。
陰虛則陽無所附。火熾血涸。成勞瘵之類。
癲狂陽熾。
心熱極則病癲。肝熱極則病狂。
嘔吐咯衄。
謂口吐。或嘔或咯唾血也。衄。謂鼻中出血。
氣虛脈洪。火載血上。錯經妄行。溺血便血。病同所因。夢遺精滑。濕熱之乘。或腎氣虛脫。
便濁本熱。
小便混濁也。
有痰或虛。
痰結氣鬱。或腎氣不足。膀胱熱甚而濁。
白濁屬衛。赤濁屬榮。
白者氣熱。赤血熱也。
熱極成淋。氣滯不通。
謂小便淋瀝。有淋下痛甚者。成沙石淋也。
血虛驚悸。氣虛耳聾。
經云。邪氣盛則實。精奪則虛。血不足則心虛而驚悸。氣不足則耳無精榮。故聾。
噦因胃病。
嘔吐噦俱屬胃。胃者。總司物盛滿而上溢也。吐或有物無聲。為血病。有聲無物。為氣病。
有聲有物。血氣俱病也。如膈噎皆本於熱。經云。三陽結則為膈。或有傷酒食。或因氣鬱。
或胃感風寒。皆為病吐。故有十膈五噎之分。但十膈例不能以盡病情。如血逆干槁之類。學者自宜推格。
疝本肝經。
經云。厥陰脈滑為狐疝。少陽脈滑為肺風疝。太陰脈滑為脾風疝。陽明脈滑為心風疝。
太陽脈滑為腎風疝。少陰脈滑為肝風疝。雖他脈中皆言風疝者。本足肝經之氣也。亦有疝瘕。厥疝。疝。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之類。皆厥陰發病。所謂本一標諸也。
痿唯濕熱。氣弱少榮。
經云。痿者多主於肺。肺氣熱葉焦也。大經空虛為脈痿。思想無窮。入房太甚。宗筋縱而為筋痿。或傷於濕。發痹不仁為肉痿。勞役而大渴。渴則陽氣內伐。熱舍於腎則髓空。為骨痿之類。
厥多痰氣。虛熱所乘。
經云。陽氣衰於下為寒厥。陰氣衰於下為熱厥。或令人腹滿。或暴厥不知人。或至半日遠一日。乃醒而知人也。如六經厥者。太陽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仆。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脅痛。
不可以運。太陰厥。則腹滿,脹。後不利。不欲真。食則嘔。不得臥。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莖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內熱之類是也。
手麻氣虛。手木濕痰。或死血病。
有感風濕。手膊或痛或木者。
霍亂吐瀉。感風濕,。
病則揮霍撩亂而吐瀉。或風甚則轉筋。或有干霍亂者不吐瀉也。
心痛脾疼。陰寒之設。
有熱厥心痛者。身熱足寒。痛甚則煩躁而吐。頭汗出。有大實心痛者。因氣而實。卒然發痛也。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而不渴。有寒厥而暴痛者。其真心痛。手足青至節者即死。中脘痛者。亦屬脾疼之類。氣熱煩勞。令人煎厥。
煎厥則氣逆。目盲耳閉。
氣逆大甚。使人薄厥。
因大怒傷肝。肝氣逆。胸中不和。甚則嘔血衄血也。
白話文:
勞瘵是陰虛所致。
陰虛則陽氣無處依附,導致火旺血燥,形成勞瘵等病症。
癲狂是陽氣過盛所致。
心火極盛則發癲,肝火極盛則發狂。
嘔吐、咯血、鼻出血,
指的是口中吐出,或嘔吐、或咯出帶血的唾液;鼻出血則是指鼻孔出血。
氣虛而脈象洪大,火氣載動血液上逆,經絡錯亂,出現尿血、便血等症狀,病因相同;夢遺、滑精則是由於濕熱侵襲,或腎氣虛衰所致。
小便混濁,
指的是小便混濁不清。
小便混濁,可能是痰飲阻滯,或腎氣不足,膀胱濕熱所致。
小便白濁屬衛氣,赤濁屬營血。
白色混濁是氣熱所致,紅色混濁是血熱所致。
熱極則會導致淋證,氣滯不通則小便淋漓不盡,疼痛劇烈者,則會形成沙石淋。
血虛則心悸,氣虛則耳聾。
經書記載:邪氣盛則為實證,精氣虧損則為虛證;血不足則心神虛弱而心悸,氣不足則耳失濡養而耳聾。
噦是胃病所致。
嘔吐和噦都屬於胃病。胃是總司飲食消化的器官,食物積聚過多,則上溢而嘔吐。吐出物若無聲無物,屬血虛;有聲無物,屬氣虛;有聲有物,則血氣俱虛。如膈噎,皆源於熱邪。經書記載,三陽經絡阻塞則為膈噎。也可能是因為傷酒食、氣鬱,或胃受風寒所致。因此,有十膈五噎之分,但十膈之說並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病情,例如血逆乾枯等,學者應自行推演。
疝氣本於肝經。
經書記載:厥陰經脈滑利則為狐疝,少陽經脈滑利則為肺風疝,太陰經脈滑利則為脾風疝,陽明經脈滑利則為心風疝,太陽經脈滑利則為腎風疝,少陰經脈滑利則為肝風疝。雖然其他經脈也提及風疝,但其根本都在於足厥陰肝經之氣。此外還有疝瘕、厥疝、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等類型,這些都源於厥陰經的病變,所謂“本於一,標諸多”是也。
痿證是濕熱、氣虛血少所致。
經書記載:痿證多屬肺經,肺氣熱盛,肺葉焦枯;大經空虛則脈管痿弱;思慮過度,房事過頻,則宗筋弛緩而致筋痿;或因濕邪侵襲,則肢體痺痛不仁而致肉痿;勞役過度而大渴,則陽氣內耗,腎臟受熱則髓液虧損,而致骨痿等。
厥證多由痰氣、虛熱侵襲所致。
經書記載:陽氣衰敗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敗於下則為熱厥。患者可能腹脹,或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或昏迷數小時乃至一天,然後才醒過來。六經厥證的表現:太陽厥證則頭痛頭重,足不能行,發作時會仆倒;陽明厥證則發狂欲走呼叫,腹脹不能臥,面赤發熱,胡言亂語;少陽厥證則突然耳聾,面頰腫脹發熱,脅肋疼痛,不能活動;太陰厥證則腹脹滿,大便不通,不想吃東西,吃則嘔吐,不能臥;少陰厥證則口乾舌燥,小便赤澀,腹脹心痛;厥陰厥證則少腹腫痛,腹脹,尿道閉塞,喜歡臥床屈膝,陰部收縮腫脹,內有熱感等。
手麻是氣虛所致,手木是濕痰阻塞或死血病變所致。
感受風寒濕邪,則手臂疼痛或僵硬。
霍亂是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霍亂的症狀是嘔吐腹瀉,渾身不適;風邪較盛則會抽搐;但有些霍亂患者沒有嘔吐腹瀉的症狀。
心痛是脾痛是陰寒內盛所致。
熱厥證引起的心痛,伴有發熱足寒,疼痛劇烈時則煩躁嘔吐,頭汗淋漓;大實證引起的心痛,是因氣機鬱結所致,突然發作;寒厥證引起的心痛,則四肢冰冷,渾身冷汗,但並不口渴;寒厥證引起的暴發性心痛,其心痛劇烈,四肢冰冷直至關節,則將危及生命;中脘疼痛,也屬於脾痛的範疇,氣熱煩勞則會導致煎厥。
煎厥則氣機逆亂,目盲耳閉。
氣逆極度嚴重,則會導致昏厥。
因大怒傷肝,肝氣逆亂,胸中不適,嚴重者則會嘔血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