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

《醫經國小》~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卷之二

2. 脈訣第二

3. 診脈入式

(一首集次王適齋等脈訣)人身元氣由太極動靜陰陽一如式。陰血靜兮陽氣動。血逐氣行無暫息。周流身體似循環。榮養百骸由此力。五行五臟布其中。妙合乾坤纖芥悉。上中下體號三焦。在診排名寸關尺。寸為陽分尺為陰。關者陰陽界限位。天真始注手太陰。百脈周流所朝會。

右為氣口左人迎。腑臟脈宗榮見爾。脈行三寸呼吸中。呼吸定息行六寸。十二時周數幾何。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八百一十丈。脈循五十度周身。復還會於手太陰。此是平人形之道。度合陰陽晝夜停。不大不小脈曰平。呼吸來停至脈勻。數遲數至違呼吸。損曰離經與奪精。一息四至號平和。

更加一至大無,。三遲二敗冷所謂。六數七極熱之多。八脫九死十命盡。十一十二魂入墓。三至為遲一二敗。兩息一至死非怪。遲寒數熱古今傳。難經越度分明載。

意見九難。

寸關尺內十二經。臟腑陰陽合五行。唯有君火更相火。母子相通真氣生。

意見十八難。

失正邪干乃相克。各有剛柔位相逢。

意見十難。

陰陽變病脈危殆。關格覆溢與相乘。

意見三難。後有圖。

太過不及分輕重。診後先須部分定。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即心主包絡也。

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

言男子面南受氣。則兩寸居前亦陽。脈之三陽從上走下。女人面北受氣。則兩尺居前亦陰。

脈從下走上。經所謂男子陽生。脈在關上。寸脈常盛女陰生。脈在關下。尺脈常盛。是其常也。

心與小腸居左寸。肝膽同歸左關並。腎居尺脈合膀胱。用意調和審安靜。肺與大腸居右寸。

脾胃脈從關裡認。三焦心包絡脈同。尺中仔細須尋趁。若診他脈覆手取。要自看時仰手認。

三部須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裡印。上部頭。候聽會。迎香。人迎之動脈也。以察頭面之疾。中部手。候合谷。神門。經渠之動脈也。以察頭下至臍上之疾。下部足。候太谿。衝陽。

太衝之動脈也。以察臍下至足之疾。

大腸共肺為傳送。心與小腸為受盛。脾胃相通五穀消。膀胱腎合為津慶。三焦無狀空有名。

寄在胸中膈相應。肝膽同為津液府。能通眼目為清淨。智者能調五臟和。自然察認諸家病。

掌後高骨號為關。骨下關脈形宛然。以次推排名尺澤。三部還須仔細看。關後為陰乃是尺。

關前為陽名寸口。陽弦頭痛定無疑。陰弦腹痛何方走。陽數即吐兼頭痛。陰微即瀉臍中吼。

陽實應知面赤風。陰微盜汗勞兼有。陽實大滑應舌強。陰數脾熱並口臭。陽微浮弱定心寒。

陰滑食注脾家咎。關前關後辨陰陽。察病根源應不朽。

經云。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此之謂也。

病脈傳見舉要中。脈經素難尤宜究。

見後方脈舉要。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經分節氣。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浮芤滑實弦緊洪。七表還應是本宗。微沉緩澀遲並伏。濡弱相兼八裡同。九道脈名長短是。虛促結代勞動細。在意專心察脈理。二十四種真玄微。互須脈證參虛實。勿失於邪病脈機。

白話文:

人體的元氣,像太極一樣,有動有靜,陰陽調和。陰血靜止時,陽氣就會運行。血液隨著氣的運行而流動,沒有一刻停歇。血液在身體中循環流動,滋養著全身各處。五行和五臟分佈其中,巧妙地與天地相合。身體分為上、中、下三焦,診脈時依序診斷寸、關、尺。寸脈代表陽,尺脈代表陰,關脈則是陰陽的交界。人體從手太陰經開始注入元氣,百脈都匯集於此。

右手診氣口脈,左手診人迎脈,它們都是臟腑脈的源頭,可以從這裡觀察臟腑的盛衰。脈搏在三寸的範圍內跳動,隨著呼吸而變化,一次呼吸的時間裡脈搏約跳動六寸。一天十二個時辰,脈搏跳動的次數是一萬三千五百次。氣的運行距離是八百一十丈,脈搏則循行五十度環繞全身,最後又回到手太陰經。這是正常人的脈象,符合陰陽晝夜的運行規律。脈搏不大不小,是正常的脈象。呼吸平緩均勻,脈搏也隨之平穩。如果脈搏跳動的快慢與呼吸不一致,就表示氣血離散,損耗精氣。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四次,稱為平和。

如果一次呼吸脈搏跳動超過五次,就表示脈象太過。跳動三次則表示氣血虛弱,寒冷。跳動六次、七次,表示熱邪太過。跳動八次表示脫氣,九次表示病危,十次表示生命即將結束。跳動十一、十二次,表示魂魄已經離體。跳動三次表示脈遲,跳動一兩次則表示氣血衰敗,兩次呼吸脈搏才跳動一次,是病情危重的徵兆。脈遲表示寒症,脈數表示熱症,這是古今中醫的經驗。醫書《難經》中也有明確記載。

診脈時,要考慮九種難辨的情況。

寸、關、尺三個部位的脈象,對應著十二經脈,以及臟腑陰陽和五行。其中,君火和相火互相聯繫,母子相通,產生真氣。這是第十八種難辨的情況。

如果正氣虛弱,邪氣侵犯,陰陽相克,就會出現剛柔相逢的情況。這是第十種難辨的情況。

陰陽變化導致疾病加重,出現關格、覆溢等病症。這是第三種難辨的情況。後面有相關圖示。

脈象太過或不及,都要仔細區分輕重。診脈後,首先要確定左右兩手的脈象分別代表的臟腑。左手寸脈對應心和小腸,左手關脈對應肝和膽,左手尺脈對應腎。右手寸脈對應肺和大腸,右手關脈對應脾和胃,右手尺脈對應命門。心包絡也包含在內。

女性的脈象與男性相反,要從背後看。尺脈第三個位置的脈象,對疾病的判斷也很重要。

男性面向南方接受陽氣,所以兩寸脈在前,也屬於陽。男性的脈象從上往下運行。女性面向北方接受陰氣,所以兩尺脈在前,也屬於陰。脈象從下往上運行。經書上說,男子陽氣旺盛,脈象在關脈之上,寸脈比較盛;女子陰氣旺盛,脈象在關脈之下,尺脈比較盛,這是正常情況。

左手寸脈對應心和小腸,左手關脈對應肝和膽,左手尺脈對應腎和膀胱。要用心調和,保持安靜。右手寸脈對應肺和大腸,右手關脈對應脾和胃,三焦和心包絡的脈象也在尺脈中仔細尋找。診斷其他脈象時,要翻轉手掌診斷。要看自己的脈象時,要仰起手掌診斷。

三部脈的脈象要清晰明瞭,九候的變化要記在心裡。上部診斷頭部,診斷聽會、迎香、人迎等動脈,觀察頭面部的疾病。中部診斷手部,診斷合谷、神門、經渠等動脈,觀察頭部以下至肚臍以上的疾病。下部診斷足部,診斷太谿、衝陽、太衝等動脈,觀察肚臍以下至足部的疾病。

大腸和肺具有傳導功能,心和小腸具有承受功能。脾胃相通,消化五穀。膀胱和腎相合,調節體液。三焦沒有固定的形狀,只是一個概念,位於胸中,與膈膜相連。肝和膽同為儲藏津液的器官,能夠使眼睛清澈明亮。明智的醫生能夠調和五臟,自然能夠辨認各種疾病。

手腕後面的高骨稱為關,骨頭下方的脈象稱為關脈。依次往下推,則稱為尺澤。三部脈都要仔細觀察。關脈之後的脈象屬於陰,關脈之前的脈象屬於陽,稱為寸口。陽脈弦急,表示頭痛。陰脈弦急,表示腹痛。陽脈數,表示嘔吐和頭痛。陰脈微,表示腹瀉和肚臍鳴叫。陽脈實,表示面色發紅。陰脈微,表示盜汗和勞累。陽脈實而滑,表示舌頭僵硬。陰脈數,表示脾熱和口臭。陽脈微弱,表示心寒。陰脈滑,表示飲食不化,積滯在脾胃。關脈之前和之後,要仔細辨別陰陽,才能找到疾病的根源。

經書上說,要熟知陰陽的變化,不要隨意議論。這就是這個道理。

各種病脈的要點都寫在書中,但是脈理非常深奧,需要仔細研究。

春天脈象如琴弦,夏天脈象洪大,秋天脈象如毛,冬天脈象如石頭,要根據季節的變化來診斷。脈象緩慢如春天的楊柳,是脾的正常脈象。浮、芤、滑、實、弦、緊、洪等七種脈象,都是屬於表證。微、沉、緩、澀、遲、伏、濡、弱等八種脈象,都是屬於裡證。九道脈象,有長有短,有虛有促,有結有代,有勞有細。要專心致志地診察脈象,才能明白二十四種脈象的奧秘。脈象和症狀要互相參照,才能判斷虛實,不要錯過疾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