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

《醫經國小》~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以上三病例並傷寒法(出陰證略例)

傷寒一日在太陽。頭頸項痛腰脊強。

太陽傳陽明。為巡經傳。少陽名曰越經傳。傳太陰名誤下傳。傳少陰名表傳裡。傳厥陰名巡經得度傳。

二日陽明傳已受。身熱目疼鼻干候。三日少陽胸脅疼耳聾俱病在表經。三陽經絡或一病。未入於臟實汗證。

經大略言之。三陽亦有入腑者。入腑則宜下。

四日陽極傳太陰。腹滿嗌干脈近沉。五日少陰傳向裡。口燥舌乾渴不已。六日病經循厥陰。煩滿囊縮熱劇深。三陰已病即當下。

三陰亦有在經者。在經則宜汗之溫之。

若重感之未易瀉。何知病為兩感寒。太陽病與少陰連。頭痛口乾煩滿渴。榮衛不通腑臟熱。

白話文:

傷寒發病第一天,病邪在太陽經,表現為頭、頸、項疼痛,腰脊強直。

太陽經傳到陽明經,稱為巡經傳。少陽經傳到太陽經,稱為越經傳。傳到太陰經,錯誤地稱為誤下傳。傳到少陰經,稱為表傳裡。傳到厥陰經,稱為巡經得度傳。

發病第二天,陽明經已經受邪,表現為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

發病第三天,少陽經出現胸脅疼痛、耳聾,這些症狀都屬於表經的病症。三陽經絡中,可能只有一處病變,尚未深入到臟腑,表現為發汗。

總體來說,三陽經也可能深入到腑臟。如果深入到腑臟,就應該用下法治療。

發病第四天,陽氣到達極點,傳到太陰經,表現為腹部脹滿、咽喉乾燥、脈象沉細。

發病第五天,少陰經傳入裡,表現為口乾舌燥、口渴不止。

發病第六天,病邪循行到厥陰經,表現為煩躁不安、腹部脹滿、小便困難、熱度深在。三陰經已經發病,就應該用下法治療。

三陰經也可能停留在經絡中。如果停留在經絡中,就應該用發汗和溫補的方法治療。

如果患者是再次感染,不宜用瀉法。如何判斷是寒熱兩感呢?太陽病與少陰病相連,表現為頭痛、口乾、煩躁、口渴,榮衛不暢,腑臟發熱。

陽明即與太陰病。腹滿身熱食不進。譫語傳見二日中。三日少陽與厥陰。耳聾囊縮更乃厥。

水漿不入不知人。五臟已傷六腑閉。榮衛不行委和滯。

凡此之際宜切思。溫吐汗下須仔細。其不兩感病傳者。七日太陽病且愈。以下一日退一經。

六經病愈藏脈通。至十二日大邪盡。病患神爽血氣平。若感異氣變他病。大法當如治壞證。

表之表者大發汗。表之裡者下且緩。裡之裡者下即通。裡之表者潤漬同。適當盡脈陰陽理。

表裡因之勿妄攻。

白話文:

陽明病症與太陰病症相似,患者腹部脹滿、身體發熱、食慾不振,並且會出現神志不清,持續兩天。第三天則轉為少陽病症與厥陰病症,耳朵發聾、身體蜷縮,甚至出現昏迷。

患者無法進食水液,意識不清,五臟受損,六腑阻塞,氣血運行不暢,身體沉重。

遇到這種情況,務必仔細思考治療方法,溫和地催吐、發汗、瀉下,需謹慎操作。如果病症沒有交叉感染,七天后太陽病症會逐漸好轉,每天減退一經病症。

六經病症痊癒後,脈絡暢通,十二天後病邪全部清除,患者精神煥發、氣血調和。如果受到其他病邪感染而轉變為其他疾病,應按照治療頑固病症的方法進行治療。

對於表症,宜用大汗法治療;對於表裡兼證,宜緩慢瀉下;對於裡證,宜迅速瀉下;對於裡表兼證,宜潤澤並通。根據病症的脈象和陰陽虛實,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法。

切記不可胡亂攻治表裡病症。

2. 傷寒證候(一首集次見傷寒百證歌)

傷寒之候。悉須審別。證傳唯六。

足三陰三陽為六經證。

經常有九。

六經外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三證也。

陽表陰裡。

表為陽。裡為陰也。

傳變兩感。

傳為次第傳經。變為不傳經而成異證者。陰陽俱病曰兩感又曰雙傳。

謂表裡證俱也。

病有壞異。

有失於治之誤為壞證者。有形證相應。服藥間病忽變異。是災怪也。

合病並病二陽俱病為合病。若二陽先俱病。後一陽自病曰並病也。

一病百合。

病有首尾。只有一經者。如百脈一宗俱病曰百合病。

辨風與暑濕溫痙六證與傷寒不同。

白話文:

傷寒之候,悉須審別。證傳唯六。

傷寒的症候,必須仔細辨別,其傳變方式只有六種。

足三陰三陽為六經證。

足三陰和三陽分別代表六經的病證。

經常有九。

這六經之外,還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三種病證。

陽表陰裡。

表證屬陽,裡證屬陰。

傳變兩感。

傳指的是病證依序傳變到不同的經絡,變指的是不依循經絡傳變,而是出現其他症狀。陰陽同時生病,稱為兩感,又稱雙傳,也就是表裡證同時出現。

謂表裡證俱也。

指的是表裡證同時出現。

病有壞異。

壞證指的是因治療失誤而導致病情惡化的症狀。異證指的是病症與原本症狀不符,例如服藥後病情突然變化,屬於災怪。

合病並病二陽俱病為合病。若二陽先俱病。後一陽自病曰並病也。

兩個陽經同時生病稱為合病,如果兩個陽經先同時生病,後來其中一個陽經單獨生病,則稱為並病。

一病百合。

病有首尾,只有一經生病的,如同百脈都從一宗出發,統稱為百合病。

辨風與暑濕溫痙六證與傷寒不同。

辨別風、暑、濕、溫、痙等六種病證,與傷寒的辨證方法不同。

寒本陰邪。鬱而變熱。怫結轉盛。手經冤熱。

傷寒只病足經。如不大便。煩躁發喘。斑證衄血之類。皆手經之冤熱病也。又守真云。

陽邪為病傳手經。陰邪為病傳足經。

表裡虛實。

謂表虛裡實。表實裡虛。

表裡寒熱。

有外寒內熱。外熱內寒者。

表裡停水。

表有水則多熱。或咳或利。裡有水則脅下痞。或硬。身涼汗出脅痛。

寒熱發厥。

有寒厥熱厥證。

陽證陽毒。

三陽獨盛。陰虛暴絕也。

陰證陰毒。

三陰病深。陷而陽絕也。

陽證似陰。

陰證見而脈沉滑有力。

陰證似陽。

陽證見而脈沉微。

白話文:

寒邪本是陰邪,鬱積久了就會化為熱邪。若熱邪鬱結不散,就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導致手陽明經脈出現熱症。

傷寒病症通常只會影響足太陰經脈。如果患者沒有大便,還伴隨着煩躁、喘息、發斑、鼻出血等症狀,都是手陽明經脈的熱症。

此外,陽邪引起的病症會傳播到手三陽經脈,而陰邪引起的病症則會傳播到足三陰經脈。

疾病的表裡虛實可以分為四種情況:表虛裡實、表實裡虛、表裡寒熱、表裡停水。

表虛裡實是指表面虛弱,內裡實證;表實裡虛是指表面實證,內裡虛弱。

表裡寒熱是指表面寒證,內裡熱證;或表面熱證,內裡寒證。

表裡停水是指表面有水濕,則多發熱症,可能出現咳嗽或腹瀉;內裡有水濕,則會出現脅肋部痞塊或硬結,身體發涼,出汗,脅肋部疼痛。

寒熱發厥是指患者會出現寒厥或熱厥的症狀。

陽證陽毒是指三陽經脈獨盛,陰氣虛損,導致突然昏絕。

陰證陰毒是指三陰經脈病深,陷入虛寒,導致陽氣衰竭。

陽證似陰是指陰證患者出現脉沉滑有力。

陰證似陽是指陽證患者出現脉沉微。

陽盛拒陰。陰盛格陽。陰陽偏盛。陽結陰結。

陽熱之邪。偏結於內。陰氣不能相雜。故其證能食。不大便。此為內實。名曰陽結。陰寒之邪。偏結於內。陽氣不能相雜。故其證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陰易陽易。

男子病新瘥。而婦人與之交。病曰陽易。婦人新病瘥。而男子與之交。病曰陰易也。

發熱潮熱。

熱動復止。而熱不常。或日晡發熱。皆為潮熱。

惡風惡寒。

傷風則惡風。如惡寒發熱者。病在陽。只惡寒。病在陰。如汗後惡寒者。表虛也。

往來寒熱。

或寒或熱。休作有時也。

汗後熱在。

汗後復熱。多內實。或他經熱在。

白話文:

陽盛拒陰:陽氣過盛,排斥陰氣。 陰盛格陽:陰氣過盛,抵擋陽氣。 陰陽偏盛:陰或陽的一方過度強盛。 陽結陰結:陽氣或陰氣結聚,形成阻塞。

陽熱之邪:過度熱性的邪氣,主要在內部積聚。 陰氣不能相雜:陰氣無法與其他物質混合。 其證能食、不大便:這種情況下,患者可以進食但排便困難。 內實:內部有實質性的阻礙。 名曰陽結:稱為陽結。 陰寒之邪:過度寒冷的邪氣,主要在內部積聚。 陽氣不能相雜:陽氣無法與其他物質混合。 其證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這種情況下,患者難以進食,身體沈重,大便反而變得堅硬。 名曰陰結:稱為陰結。 陰易陽易:指男女性行為後,一方出現不同反應的病症。 男子病新瘥、而婦人與之交、病曰陽易:男性疾病剛好,與女性發生性行為後出現病症,稱為陽易。 婦人新病瘥、而男子與之交、病曰陰易:女性疾病剛好,與男性發生性行為後出現病症,稱為陰易。 發熱潮熱:間歇性高熱,熱度忽上忽下。 熱動復止、而熱不常:熱度時起時落,不穩定。 或日晡發熱:下午的時間段出現發熱。 惡風惡寒:對風和寒感應強烈。 傷風則惡風:受風影響,感到惡風。 如惡寒發熱者、病在陽:表現出惡寒和發熱,病情可能在陽氣方面。 只惡寒、病在陰:只有惡寒,病情可能在陰氣方面。 表虛也:表示體表虛弱。 往來寒熱:交替出現寒熱,有規律地反復。 汗後熱在:流汗後仍然有熱感。 多內實:多為內部有實質性的堵塞或病變。 或他經熱在:也可能是由其他經絡的熱病所引起。

下之仍熱。

有表證未盡。或陰微而復熱。

結胸與痞。

按之心下痛為小結胸。不按自痛為大結胸。按之不痛。胸中氣結。或滿為痞也。

臟結蛔厥。

大便閉為臟結。胃中虛冷。因成蛔厥。吐長蟲也。

發黃發狂。

有蓄血發黃。太陽傳本也。有結胸發黃。下之早。太陽陽明本也。有濕熱發黃。陽明與太陰也。有寒濕發黃。少陽與太陰也。肝熱者狂。心熱者顛。

發,癮疹。

有下早。有失下。或胃熱極而發。皆陽明熱甚入於手太陰。斑則紅點暈。癮疹起疙瘩也。

發喘咳逆。

氣逆則喘。難布息也。裡病失於下。則咳逆。

衄血證諦。

白話文:

如果身體底部仍然發熱,可能是表證尚未完全消退,也可能是陰虛而導致虛熱。

結胸與痞都是胸部疾病。按壓心窩處疼痛叫做小結胸,不按壓也疼痛叫做大結胸。按壓不痛,但胸中氣機阻塞,或者感覺胸部脹滿叫做痞。

臟結與蛔厥也是兩種疾病。大便不通叫做臟結,胃中虛寒,進而發展成蛔厥,會吐出長蟲。

發黃發狂是身體出現異常的症狀。蓄血發黃,是太陽病傳至本經的表現;結胸發黃,下瀉過早,是太陽病傳至陽明經的表現;濕熱發黃,是陽明與太陰經的表現;寒濕發黃,是少陽與太陰經的表現;肝熱會導致狂躁,心熱會導致神志不清。

發疹、癮疹是皮膚疾病。下瀉過早或失於下瀉,或者胃熱極度,都可能是陽明熱盛侵入手太陰經導致的。斑疹是紅色的斑點,癮疹是皮膚上起疙瘩。

發喘咳逆是呼吸道的疾病。氣逆就會喘,呼吸困難;內裡疾病失於下瀉,就會出現咳嗽逆氣。

衄血是指鼻出血,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

鼻出血曰衄。熱結下焦為蓄血失血證諦。

唾膿咯血。

重亡津液。熱在上焦。肺痿而吐膿血也。

譫語鄭聲。

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煩躁發渴。

火入於肺成煩。火入於腎成躁。少陰證多渴咳水也。六經皆有渴證。

心中懊,。

反覆顛倒不安。心亂如有所失也。

心下悸動。

振寒而動曰悸。亦曰怔忪。

氣上衝胸。

若吐若下後而裡虛。心下逆滿。氣衝上也。

外氣怫鬱。

汗吐或下後。虛極腹熱。則外邪鬱於表。

驚惕冒悶。

忽身體振動曰驚惕。昏冒如悶。

霍亂頭疼。

吐利並作曰霍亂。三陽與厥陰傷寒俱有頭疼多。

白話文:

鼻子出血叫做衄。熱氣積聚在身體下部,會造成蓄血或失血的疾病。

吐出膿痰和血。

嚴重損失津液。熱氣在身體上部。肺部虛弱而吐出膿血。

胡言亂語,聲音嘶啞。

實證會胡言亂語,虛證會聲音嘶啞。

煩躁不安,口渴。

火氣進入肺部會造成煩躁,火氣進入腎臟會造成不安。少陰證患者多半會口渴、咳嗽、水腫。六經都有口渴的症狀。

心中煩悶。

反覆顛倒,不安穩,心神不寧,好像失去了一些東西。

心下悸動。

身體發抖而心跳加速叫做悸,也叫做怔忪。

氣往上衝到胸口。

嘔吐或腹瀉後,身體內虛弱,胸口脹滿,氣往上衝。

外氣鬱結。

出汗、嘔吐或腹瀉後,身體虛弱,肚子發熱,外邪就會鬱結在體表。

驚慌害怕,頭昏腦脹。

突然身體顫抖叫做驚慌害怕,昏沉好像要昏倒叫做頭昏腦脹。

嘔吐腹瀉,頭痛。

嘔吐和腹瀉同時發作叫做霍亂。三陽和厥陰傷寒都有頭痛的症狀,而且比較多。

乾嘔吐逆。

曰乾嘔。食入即吐曰吐逆。

腹脅咽疼。

有腹內時發痛者。有脅下痛者。咽嗌干痛者。

膈內拒痛。

表未解。更胃中虛邪乘入結於內。故痛。

身疼身重。

榮血不利為疼。濕勝也。汗後疼者。邪未盡也。

咳嗽涎盛。

火乘肺為嗽。停水傷風寒濕氣。皆為嗽。脾熱則涎盛。

頭汗自汗。

裡虛表實。陽氣上行。故頭上汗出。或際頸而還。病發黃也。凡傷風。風溫。風濕。中暑。柔,。霍亂。下利。四肢逆冷。及陽明證。皆自汗。

漏汗不止。

陽氣不足。因發汗而益虛。皮腠不固而汗不止。

陽躁無汗。

白話文:

乾嘔就是乾噦,吃東西就吐叫做吐逆。腹痛可能發生在腹部、脅肋部位或咽喉,都是因為表證未解,虛邪乘虛而入,導致內結疼痛。身體疼痛且沉重,可能是氣血運行不暢,或是濕氣過盛,汗後疼痛則是因為邪氣未盡。咳嗽痰多,可能是肺火上炎,或是停水傷風寒濕等原因造成。頭部出汗,可能是裡虛表實,陽氣上行導致,也有可能是因為傷風、風溫、風濕、中暑、霍亂、下利、四肢逆冷或陽明證等情況。汗流不止,是陽氣不足導致,皮腠不固,無法收攝汗液。陽躁無汗,則代表身體沒有出汗。

陽極而躁熱無汗。

腹滿遺尿。

氣澀不通。壅而為腹滿。下焦不禁。遺溺出也。

舌上滑胎。

丹田有熱。胃中有寒也。

下利便血。

泄瀉曰下利。曰飧泄。下焦不約。熱甚而便血也。

晝夜偏劇。

陰虛則夜不寧。陽虛則晝不安。

口燥咽乾。

陰證內熱。津液不足也。

婦人傷寒。熱入血室。

發熱間。經水適來。而血室空虛。故邪氣乘入也。

傷寒似瘧。

忽寒忽熱。休作有時。或汗已復熱。

邪中二焦清邪中於上。濁邪中於下。

有多眠證。

衛氣陷於陰病。及風濕狐惑等證。皆多眠。

或不得眠。

陰躁或熱甚。心煩則不能眠。

白話文:

身體極度燥熱,卻沒有汗水,肚子脹滿且經常尿失禁,呼吸不順暢,氣流通不順,導致腹部脹滿,下焦失控,因此出現尿失禁。舌頭上佈滿白苔,丹田有灼熱感,說明胃寒,經常腹瀉並帶有血絲,腹瀉稱為下利或飧泄,表示下焦失控,熱氣過盛導致出血。白天和晚上症狀有明顯差別,晚上睡不安穩,說明陰虛,白天不安穩,說明陽虛。口乾舌燥,這是陰虛內熱,津液不足的表現。女性患上傷寒,熱氣進入血室,導致發熱間歇,月經來潮時血室空虛,邪氣容易乘虛而入。傷寒症狀類似瘧疾,忽冷忽熱,間歇發作,有時出汗後又發熱,邪氣侵犯了上焦和下焦,清氣在上,濁氣在下,因此出現多眠症狀。衛氣衰弱,導致陰病,以及風濕狐惑等症狀,都會出現多眠。也可能出現失眠,陰虛燥熱,心煩意亂,導致無法入睡。

二便不通。

大便堅曰脾約。不通曰不更衣。小便不通。下焦不利也。胃中干。或熱甚故爾。

耳聾喉痹。

經壅而不利為聾。清氣不得上通也。熱氣上壅為痹。

渾身壯熱。

陰微陽勝也。

食復勞復。

瘥後勞復。肉食所傷。再病曰食復也。

小腹硬滿。

熱氣深陷。客於下焦。便小腹硬滿也。甚則尿血。

大便堅黑。

熱邪深陷也。

手足逆冷。

陽虛陰勝。厥逆也。

漱水不咽。

熱邪在經。未傳裡也。

肉上粟起。

發熱病。因冷水,之故也。

腹內雷鳴。

寒氣相搏也。

下利溏垢。

寒則泄如鴨溏。熱則垢膩。

白話文:

排泄不順暢。

大便乾燥稱為脾約,完全不通則稱為不更衣。小便不通暢,是下焦氣血運行不利的表現。胃中乾燥,可能是熱氣過盛導致。

耳聾喉痹。

經絡阻塞不通導致耳聾,清氣無法上升。熱氣上壅導致喉嚨痹塞。

全身發熱。

陰氣不足陽氣過盛。

食復勞復。

病癒後勞累過度,或因食用肉食過多導致再次生病,稱為食復。

小腹硬滿。

熱氣深入下焦,停留在下焦導致小腹硬滿。嚴重者還會出現尿血。

大便堅黑。

熱邪深入內部。

手足冰冷。

陽氣虛弱陰氣過盛,出現厥逆現象。

漱口不吞咽。

熱邪在經絡中,尚未深入內部。

皮膚上長出粟粒狀的疹子。

發熱後因喝冷水導致。

腹中雷鳴。

寒氣互相搏擊。

腹瀉稀薄或粘稠。

寒則稀薄如鴨蛋清,熱則粘稠。

身難轉側。

濕勝也。

或如蟲行。

身癢如蟲行者。久虛故也。

臍內築動。

心氣虛而腎氣發動也。

項強KT,KT太陽病。表實也。

揚手擲足。循衣撮空。

肝熱甚乘肺也。

狐惑聲嗄。

蟲食上部聲嗄曰惑。蝕下部咽乾曰狐。

筋惕肉,。

體惕振搖而動。證也。

瞪目直視。

心腎氣欲絕也。

汗出如油。

正氣已脫。

喑啞不言。

熱傷少陰之絡脈也。

舌卷囊縮。

陰邪下陷也。

鼻內煤煙。

陰毒之深也。

指甲青黑。

肝氣絕也。

目盲見鬼。

脫陰脫陽也。

九竅出血。

白話文:

身體難以翻身,這是濕氣過盛的表現。

或是像蟲子一樣爬行,身體發癢,像蟲子在爬,這是久病虛弱導致的。

肚臍內部有東西在跳動,這是心氣虛弱,腎氣活躍的表現。

脖子僵硬,這是太陽病,屬於表證實證。

手腳不停地揮舞,像是在抓衣服,又好像在抓空,這是肝火太盛,侵犯肺部的表現。

發出狐惑之聲,聲音嘶啞。

蟲子侵蝕上部,聲音嘶啞,稱為惑;侵蝕下部,咽喉乾渴,稱為狐。

筋惕肉,身體不停地顫抖搖動,這是病症表現。

眼睛瞪得直直地看,這是心腎之氣快要消失的表現。

汗水像油一樣流出來,這是正氣已經脫離的表現。

說話嘶啞,不能言語,這是熱氣傷害了少陰經絡的表現。

舌頭捲起來,縮進嘴巴裡,這是陰邪下陷的表現。

鼻孔裡有煤煙,這是陰毒深入的表現。

指甲青黑色,這是肝氣已經消失的表現。

眼睛失明,看到鬼魅,這是陰陽氣都已經消失的表現。

九個竅孔出血,這是病症非常嚴重的表現。

下厥上竭也。

環口黧色。

脾氣絕也。

螈,口噤。

變,證也。

轉筋入腹。

邪氣入裡。與宿積相連。引痛入陰筋也。

腳攣嚙齒。

風痹甚。陰氣不足也。

叉手冒心。

胸中陽氣不足故也。

常須識此。傷寒壞異。觀其脈證。傳變復逆。

傳為有常之傳經也。變為不常。陽忽變陰也。復如食復勞復。逆謂若汗吐下後仍不解。此犯逆也。若以上壞證之類。許叔微傷寒百證歌分類可見。並宜熟讀。

謹熟陰陽。隨證為治。各使其宜。

傷寒傳變不常。宜熟辨陰陽之證。各得治法之宜。可汗可和。可不可潤。可吐可火。可灸可水。可針可溫。

白話文:

下肢厥冷,上半身虛弱無力。嘴唇周圍發黑,脾氣衰竭。口不能開,像壁虎一樣,這是病變的徵兆。筋攣抽搐,疼痛深入腹部,這是邪氣侵入內部,與積聚的病邪相連,牽引陰部筋脈所致。腳部抽筋,牙齒緊咬,這是風寒痺痛加重,陰氣不足的表現。雙手交叉,胸口悶痛,是胸中陽氣不足的緣故。要經常牢記這些症狀,了解傷寒的各種變化。觀察脈象和症狀,注意傳變復逆的情況。傳變是指疾病的正常傳播,而變則是指不正常的變化,比如陽證突然轉為陰證。復是指疾病反覆發作,如飲食不節、過勞復發。逆是指汗、吐、下法治療後症狀仍未消除,這就是犯了逆忌。關於以上傷寒病症的分類,可以參考許叔微的《傷寒百證歌》。並且要熟讀此書。要謹慎地掌握陰陽變化,根據症狀施以相應的治療方法,各取所需。傷寒的傳變不固定,要仔細辨別陰陽證候,根據不同的證狀,採取適當的治療方法。可汗可和,可潤可燥,可吐可火,可灸可水,可針可溫。

可汗者。表之證也。可和者。榮衛不諧。宜和解也。可下者。裡證也。可潤者。

陰燥也。可吐者。食在上脘之類。可火者。陰毒證也。可灸者。陰證下陷也。可水者。

熱而燥也。可針者。並病也。可溫者。裡寒也。

詳其不可。究傷寒論。審識病機。制法之例。勉之秘之。誦之無HT,。HT,猶厭也。

白話文:

可汗是指表證,可和是指榮衛不調,需用和解之法治療。可下是指裡證,可潤是指陰燥,可吐是指食物停留在上脘,可火是指陰毒證,可灸是指陰證下陷,可水是指熱而燥,可針是指並病,可溫是指裡寒。

要詳細了解這些不可治之症,需研讀傷寒論,審慎辨別病機,掌握治法原則。要努力學習,並將這些知識秘而不宣,用心背誦,不要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