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十六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 (19)

1. 通治

一小兒夜啼,用倍子末,津調納臍中,即止。一發背癰疽,用好醋,炆倍子,入豬腦髓同搗如膏貼之。如瘡在左,用左邊腦。一魚口瘡,初出三五日,用倍子炒為末,入百草霜,醋調貼患處,一日夜即消。一中藥毒,用五倍子二兩重研細,用無灰酒調服,毒在上即吐,在下即瀉,大效。

白話文:

[通治]

一個小孩夜哭不止,可以用倍子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敷在肚臍上,就能馬上止哭。患有發背癰疽(一種皮膚感染),可以用好醋蒸煮倍子,再加入豬腦髓一起搗成膏狀敷貼患處。如果瘡瘍長在左側,就用豬的左邊腦髓。魚口瘡(一種口腔潰瘍),初發三五天內,可以用炒過的倍子磨成粉末,加入百草霜,用醋調和後敷貼患處,一天一夜就能消腫。如果中毒了,可以用二兩重的五倍子研磨成細粉,用無灰酒調服,毒在上面就吐出來,毒在下面就瀉出來,療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