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十四 (11)
卷之十四 (11)
1. 起脹三朝證治例
夫出痘歷此四日,當漸起脹,先出者先起,後出者後起,至五六日,毒氣盡出已定,若根窠紅活,肥滿光澤明淨者,不須服藥。若有他證,照後論治。
凡痘不起脹,灰白頂陷者,氣血不足,虛寒證也,宜服內托散加丁香,或酒調紫草膏;若灰黑陷伏,酒調無價散,或就加酒少許,煎內托散調下無價散,最妙。
凡紫紅不起脹者,火盛血熱,宜服內托散,去官桂,加紫草、紅花,熱盛加黃芩;若紫黑陷伏,調獨聖散,即穿山甲;熱極黑陷有痰者,先服抱龍丸降痰,後煎紫草湯調無價散,或少加蟬蛻末。蓋異證屬腎,四牙亦屬腎,故能發腎毒,內有貓牙解毒,故熱證亦宜,如無此,無價散、至寶丹皆治熱毒紫黑焦陷之要藥也,可選而用之。
凡痘起脹時,毒盡在表,須賴乘實則無虞,苟略有瀉,則內氣虛脫,毒乘虛反攻,而瘡陷伏矣。熱瀉所下黃黑赤色便時,肛門熱痛如火下者,臭滯殊甚,氣強盛而能食,或小便黃赤澀痛,宜四苓散加木香、車前子、赤芍、烏梅煎服;若所下白色,或淡白色,氣怯弱而不能食,或兼小便清滑,此虛瀉也,宜服固真湯;若泄瀉腹脹,口渴氣促,痘色灰白者,可服木香散送下肉豆蔻丸;腹脹愈作者,酒調人牙散。
凡血氣不足發癢者,輕則保元湯加減,重則內托散去桂,倍白芷、黃耆、人參、當歸、木香。癢塌者,木香散加丁香攻裡、官桂治表,表裡皆實則易愈。
凡癢塌者,皆因血上行氣分,血味本咸,醃螫皮肉作癢,然氣愈虛,而癢愈甚,必氣陷而毒倒塌矣,以保元湯倍黃耆而助表,少加芍藥以制血,其毒即止。
凡起脹時,中有痘大而黑者,名曰痘疔。失治則遍身皆變而死。若疔少根窠紅活者,可治,用根簪挑破疔口,吮去紫黑惡血,將四聖散點入瘡內,即變紅活,仍服涼血解毒藥一二帖。若疔多根血不活,背心前多者,不治。
凡有熱壅盛脹滿,便閉不可通利者,宜蜜皂丸導之。
自出痘至此六日,仍前紅紫滿頂者,不治;頭面雖腫,痘不起脹者,不治。
白話文:
出痘疹到了第四天,應該開始腫脹,先長出來的先腫脹,後長出來的後腫脹。到了第五、六天,痘毒應該完全發出來,痘子也應該固定下來。如果痘子的根部紅潤有活力,痘身飽滿光澤明亮,就不用吃藥。如果出現其他症狀,就依照後面的說明治療。
如果痘子不腫脹,呈現灰白色、頂部凹陷,這是氣血不足,屬於虛寒的症狀,應該服用內托散加上丁香,或者用酒調和紫草膏塗抹。如果痘子呈現灰黑色且凹陷,就用酒調和無價散塗抹,或者可以加少許酒,煎煮內托散後調和無價散一起服用,效果最好。
如果痘子呈現紫紅色但不腫脹,這是火氣旺盛、血熱的症狀,應該服用內托散,去掉肉桂,加上紫草、紅花,如果熱象很盛,就加黃芩。如果痘子呈現紫黑色且凹陷,就調和獨聖散(即穿山甲)服用。如果熱極且黑陷,還有痰,先服用抱龍丸來化痰,之後煎煮紫草湯,調和無價散服用,或者可以少量加入蟬蛻末。總之,這些特殊症狀屬於腎的問題,牙齒也和腎有關,所以能夠發出腎毒。因為內有貓牙可以解毒,所以熱性症狀也適合。如果沒有貓牙,無價散、至寶丹都是治療熱毒、紫黑、焦陷痘子的重要藥物,可以選擇使用。
痘子腫脹的時候,毒氣都已在體表,必須要順著它的勢頭才能平安無事。如果稍有腹瀉,就會使內氣虛脫,毒氣趁虛反攻,導致痘子陷下去。熱瀉導致排出黃黑色、赤色的糞便時,肛門熱痛如火燒,氣味非常臭,但精神旺盛且食慾好,或者小便黃赤澀痛,應該服用四苓散,加上木香、車前子、赤芍、烏梅一起煎服。如果排出的是白色或淡白色的糞便,精神虛弱、食慾不佳,或者小便清澈且多,這是虛瀉,應該服用固真湯。如果腹瀉腹脹、口渴氣喘、痘子顏色灰白,可以服用木香散,配肉豆蔻丸一起吞服。如果腹脹更嚴重,就用酒調和人牙散服用。
如果因為血氣不足而感到發癢,輕微的就用保元湯加減藥材,嚴重的就用內托散,去掉肉桂,加倍使用白芷、黃耆、人參、當歸、木香。如果發癢且痘子塌陷,就用木香散加上丁香來攻裡,肉桂來治表,如果表裡都強壯,就容易痊癒。
凡是發癢且塌陷,都是因為血上行至氣分。血的味道本來是鹹的,侵蝕皮膚肌肉而引起發癢。然而氣越虛弱,癢就越嚴重,一定是氣虛下陷導致痘毒塌陷。用保元湯加倍黃耆來增強體表防禦能力,少量加入芍藥來抑制血的流動,這樣就能止癢。
如果痘子腫脹時,其中有痘子特別大而且是黑色的,稱為痘疔。如果治療不當,會導致全身病變而死亡。如果疔很少,而且根部紅潤有活力,可以治療,用針挑破疔的開口,吸出紫黑色惡血,將四聖散點入瘡內,痘子就會轉為紅潤有活力,然後繼續服用一兩劑涼血解毒的藥。如果疔很多,而且根部沒有活力,背部和胸前很多,就無法醫治。
如果出現熱氣壅盛、脹滿、便秘無法排出的情況,應該用蜜皂丸來導瀉。
從出痘到第六天,如果痘子仍然是紅紫色且飽滿隆起,就無法醫治。如果頭面雖然腫脹,但痘子不起脹,也無法醫治。
2. 起脹三朝決生死例
一、痘三日之後,當逐漸起脹,若紅綻,頂肥滿光澤者,不必用藥,皆吉證也。
一、痘當起脹之時,根窠全然不起,頭面皮肉紅腫,瓠瓜之狀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遍身痘疔皆黑,其中有眼如針孔,紫黑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遍身痘陷伏不起者,腹中膨脹,不能飲食,氣促神昏者,決死;如六日內,痘尚紅紫滿頂者,即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腰腹或痛,遍身尚是紫點如蚊蟲咬,全不發換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黑陷悶亂,神氣昏懵者,決死。
白話文:
[起脹三朝決生死例]
一、痘疹發病三天後,應該會逐漸開始腫脹隆起。如果痘疹呈現紅色且飽滿光亮,就不用吃藥,這都是好的徵兆。
一、痘疹在應該腫脹隆起的時候,根部完全沒有隆起,只有頭部和臉部皮膚紅腫,像個葫蘆一樣的,是死症。
一、痘疹在應該腫脹隆起的時候,全身的痘疹都呈現黑色,中間有像針孔一樣的小洞,並且顏色是紫黑色的,是死症。
一、痘疹在應該腫脹隆起的時候,全身的痘疹都凹陷伏平沒有隆起,肚子脹大,不能吃東西,呼吸急促,神志不清,是死症;如果六天內,痘疹仍然是紅紫色並且飽滿隆起,也是死症。
一、痘疹在應該腫脹隆起的時候,腰腹部會疼痛,全身的痘疹仍然像被蚊蟲叮咬的紫點,完全沒有變化,是死症。
一、痘疹在應該腫脹隆起的時候,呈現黑色凹陷,感到胸悶煩躁,精神昏沉,是死症。
3. 起脹三朝方藥例
方
內托散,治氣血虛損,或風邪穢毒沖觸,使瘡毒內陷,伏而不出,或出而不勻快,此藥活血勻氣,調胃補虛,內托瘡毒,使之盡出,易收易靨。
人參(二錢),黃耆(二錢),當歸(二錢),川芎(□□),防風(一錢),桔梗(一錢),白芷(一錢),厚朴(薑汁炒,一錢),甘草(生,一錢),木香(三分),肉桂(三分)
上方於紅紫黑陷,屬熱毒者,去桂,加紫草、紅花、黃芩;若淡白灰黑陷伏,屬虛寒者,加丁香救里,官桂救表;當貫膿而不貫膿者,倍參、耆、當歸,煎熟,入人乳,好酒溫服。泄瀉,加丁香、乾薑、肉豆蔻。
木香散,性溫平,能和表裡,通行津液,清上實下,扶陰助陽之藥,專治小兒痘瘡,膿脹渴瀉,其效如神。
木香,丁香,官桂,半夏(薑製),陳皮,前胡,大腹皮,赤茯苓,人參,甘草(炙),訶子肉(煨,去核,各三分)
上銼,每三錢,生薑煎服,量兒大小加減。服藥後,忌蜜水。
異功散,治小兒痘瘡欲靨之際,頭溫足指冷,或腹脹泄瀉,口渴氣促,或身不熱,寒戰,悶亂不寧,臥則哽氣,煩渴咬牙,急服此。切不可與蜜水、紅柿、西瓜、梨果食之。
人參,白朮,陳皮,白茯苓,丁香,當歸,木香,厚朴(薑製),官桂,大腹子(泡,去皮、臍),半夏(姜炒),肉豆蔻(麵裹煨,槌去油,各三分)
上銼,每三錢,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熱服。
固真湯,治小兒痘瘡虛瀉,神效。
黃耆,人參,甘草(炙),陳皮,白朮,木香,白芍(炒),白茯苓,訶子(煨,去核),肉豆蔻(麵裹煨,紙包,槌去油,各等分)
上銼,粳米三十粒,水煎,溫服。
肉豆蔻丸,專治痘瘡,裡虛泄瀉。
木香(二錢),砂仁(二錢),訶子肉(五錢),肉豆蔻(煨,五錢),白龍骨(五錢),枯白礬(七錢半),赤石脂(七錢半)
上為末,糕糊為丸,如黍米大。周歲兒,五十丸;三歲,百丸。溫米湯下。瀉甚者,異功散吞下,瀉止住服,不止多服。
無價散,治痘黑陷而焦。
人牙,貓牙,犬牙,豬牙
上等分,各將炭火燒留煙,瓦碗蓋蔽,存性,為末。每五六歲,服三四分,好熱酒調下;癢塌寒戰,泄瀉者,煎異功散調下。若無貓牙,用人牙一味亦妙,但不如四牙全方。
人牙散,治痘瘡初起,光壯,忽然黑陷,心中煩躁,氣急喘滿,狂言妄語,如見鬼神,急宜治之,不然毒氣入臟,必死。
人牙燒存性,為末,每一個作一服,酒調下。
獨聖散,治痘六七日陷而不發,及不貫膿,有瀉不宜服,陷入黑色,氣欲絕者,神效。
穿山甲(泡,洗,冷淨,用炭火拌炒,成珠焦黃為度)
上為末,每服五分,或六七分,木香湯或紫草湯,入酒更妙,糯米清湯亦可。
白話文:
內托散,治療氣血虛弱,或遭受風邪穢毒侵襲,導致瘡毒內陷,潛伏不出,或發出不均勻快速。此藥能活血化瘀,調理氣機,健胃補虛,將內陷的瘡毒托出體外,使其容易痊癒。
藥材包括:人參(二錢)、黃耆(二錢)、當歸(二錢)、川芎(劑量不明)、防風(一錢)、桔梗(一錢)、白芷(一錢)、厚朴(用薑汁炒過,一錢)、甘草(生的,一錢)、木香(三分)、肉桂(三分)。
若瘡毒呈紅紫色或黑色,屬熱毒者,去掉肉桂,加入紫草、紅花、黃芩。若瘡毒呈淡白色、灰黑色,屬虛寒者,加入丁香以溫暖體內,官桂以溫暖體表。當瘡毒應當化膿卻不化膿時,增加人參、黃耆、當歸的用量,煎好後加入人乳,用溫熱的好酒送服。如果出現腹瀉,加入丁香、乾薑、肉豆蔻。
木香散,藥性溫和,能調和表裡,疏通津液,清上實下,扶助陰陽,專門治療小兒痘瘡,出現膿腫、口渴、腹瀉等症狀,效果神奇。
藥材包括:木香、丁香、官桂、半夏(用薑製過)、陳皮、前胡、大腹皮、赤茯苓、人參、甘草(炙烤過)、訶子肉(煨過,去核,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每次用三錢,加生薑煎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劑量。服藥後,忌食蜂蜜水。
異功散,治療小兒痘瘡快要痊癒時,出現頭部溫熱,腳趾冰冷,或腹脹腹瀉,口渴氣喘,或身體不發熱,卻寒戰,煩悶不安,躺下就呼吸困難,煩躁口渴咬牙等症狀,應立即服用此藥。切記不可與蜂蜜水、紅柿、西瓜、梨子等食物同時食用。
藥材包括:人參、白朮、陳皮、白茯苓、丁香、當歸、木香、厚朴(用薑製過)、官桂、大腹子(泡過,去皮、臍)、半夏(用薑炒過)、肉豆蔻(用麵包裹煨過,搗碎去油,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每次用三錢,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水煎熱後服用。
固真湯,治療小兒痘瘡出現虛弱性腹瀉,效果顯著。
藥材包括:黃耆、人參、甘草(炙烤過)、陳皮、白朮、木香、白芍(炒過)、白茯苓、訶子(煨過,去核)、肉豆蔻(用麵包裹煨過,用紙包住,搗碎去油,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加入粳米三十粒,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肉豆蔻丸,專門治療痘瘡,因體內虛弱而導致的腹瀉。
藥材包括:木香(二錢)、砂仁(二錢)、訶子肉(五錢)、肉豆蔻(煨過,五錢)、白龍骨(五錢)、枯白礬(七錢半)、赤石脂(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糕糊製成丸子,如黍米大小。一歲的嬰兒,每次服用五十丸;三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如果腹瀉嚴重,用異功散送服,腹瀉停止後停止服用,如果腹瀉不止,可多服。
無價散,治療痘瘡出現黑色潰陷並焦枯。
藥材包括:人牙、貓牙、犬牙、豬牙。
將以上牙齒等份,用炭火燒至冒煙,用瓦碗蓋住,使其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每次五六歲的兒童,服用三四分,用熱酒調和送服;如果出現瘙癢、塌陷、寒戰、腹瀉等症狀,用煎好的異功散調和送服。如果沒有貓牙,單用人牙也可以,但不如四種牙齒齊全的效果好。
人牙散,治療痘瘡剛開始時,看起來飽滿光亮,突然變黑凹陷,心中煩躁,呼吸急促,說胡話,像見到鬼神一樣,必須馬上治療,不然毒氣進入內臟,必死無疑。
將人牙燒至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每一個牙齒的量作為一次的服用量,用酒調和送服。
獨聖散,治療痘瘡六七天後,出現凹陷不發,或無法化膿,若有腹瀉不宜服用,出現黑色凹陷,氣息微弱的情況,效果神奇。
藥材包括:穿山甲(泡過,洗淨,冷卻後用炭火拌炒,使其變成珠狀焦黃)。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或六七分,用木香湯或紫草湯送服,加入酒效果更好,用糯米清湯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