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十一 (1)
卷之十一 (1)
1. 經閉
證
夫經水陰血也,屬衝任二脈,主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其為患有因脾虛而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郁傷而血耗損者,有因胃火而血銷爍者,有因脾胃損而血少者,有因勞傷身而血少者,有因怒傷肝而血少者,有因腎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氣虛不能行血而閉者。
治療之法:若脾虛而不能行者,調而補之;脾鬱而不行者,解而補之;胃火而不行者,清而補之;脾胃損而不行者,調而補之;勞傷心血而不行者,靜而補之;肺氣虛而不行者,補脾胃;腎水虛而不行者,補腎肝。經云: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審而治之,庶無誤矣。
丹溪曰:經閉不通,或因墮胎,及多產傷血,或因久患潮熱爍血,或因久出盜汗耗血,或因脾胃不和,飲食少進,而不生血。治宜生血補血,除熱調胃之劑,隨證用之。或因七情傷心,心氣留結,故血閉而不行,宜調心氣,通心經,使血生而經自行矣。
治
節齋曰:經脈不通,多有脾胃損傷而致者,不可便認作經閉血死,輕用通經破血之藥。遇有此證,便須審其脾胃如何。若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少食惡食,泄瀉疼痛,或因誤服汗下攻克之藥,傷其中氣,以致血少而不行者,只宜補養脾胃,用白朮、茯苓、芍藥為臣,使以黃耆、甘草、陳皮、麥芽、當歸、柴胡等藥。脾旺則能生血,而經自行矣。
又有飲食積滯,致使脾胃者,亦宜消積補脾。若脾胃無病,果有血塊凝結,方宜行血通經。
方
通經湯(劉近川方)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大黃,官桂,厚朴,枳殼,枳實,黃芩,蘇木,紅花,烏梅(一個),生薑(三片),棗(一枚)
水煎溫服。
二黃散(秘方),治婦人室女經脈不通,服之如神。
大黃(燒,存性),生地黃(各三錢)
上為末,作一服,空心好酒調下。
通經散(方上異人傳)
斑蝥(去頭、足),大黃(酒浸,三錢),藿香(少許)
上斑蝥量疾遠近輕重用之。如一年,壯者,用七八個,每服七八分;弱者,五六個,每服五六分。如五六個月,壯者,五六個,每服五六分;弱者,四五個,每服四五分。俱為末,未服之先,以熱水嗽口令淨,即食棗三四枚,將藥用溫酒一鐘調服,再食棗三四枚,靜臥勿令人攪擾。待腹疼二三陣,其經即行。
如腹不疼,再進一服,立通。忌氣惱、生冷油膩,後服平胃散,以復胃氣也。
神應丹(秘方)〔批〕(按此方治經閉屬實熱者),治婦人經脈不行,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怯,潮熱,胸膈不利,減食多渴,咳嗽,唾稠痰。
大黃(二兩,臘二兩,煮乾,曬),血竭(五錢),桃仁(五錢),紅花(五錢)
白話文:
經閉
病因:
月經是屬於陰血,與衝脈、任脈有關,向上影響乳汁,向下則是月經。導致月經不來的狀況,可能是因為脾虛無法產生血液;或是因為脾氣鬱悶導致血液耗損;也可能是胃火過旺燒灼血液;或是脾胃功能受損導致血液不足;或是因為過勞損傷身體導致血液不足;或是因為發怒傷肝導致血液不足;或是腎水不足無法滋養肝臟導致血液不足;又或者是因為肺氣虛弱無法運行血液而導致閉經。
治療原則:
如果因為脾虛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應該調理並補養脾氣;如果因為脾氣鬱結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應該疏解鬱結並補養脾氣;如果因為胃火過旺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應該清熱並補養脾氣;如果因為脾胃功能受損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應該調理並補養脾胃;如果因為過勞損傷心血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應該靜養並補養心血;如果因為肺氣虛弱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應該補養脾胃;如果因為腎水不足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應該補養腎臟和肝臟。古書說:「損害肺氣,要增益肺氣;損害心氣,要調和營衛;損害脾氣,要調理飲食,注意寒溫;損害肝氣,要緩解肝氣;損害腎氣,要補益腎精。」 仔細審視病因再進行治療,才能避免錯誤。
朱丹溪說:「月經不來,可能是因為墮胎、多次生產導致血液損傷;或是因為長期發熱耗損血液;或是因為長期盜汗耗損血液;或是因為脾胃不和,飲食減少導致無法生成血液。治療應該以生血、補血為主,配合清除熱邪、調理脾胃的藥方,依照具體症狀使用。也有可能是因為情志不暢損傷心臟,心氣鬱結,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應該調理心氣,疏通心經,使血液生成,月經自然來潮。」
治療觀點:
張節齋說:「月經不通,大多是因為脾胃功能受損所致,不能輕易認為是閉經血枯,而隨便使用活血通經的藥物。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仔細了解脾胃狀況。如果是由於飲食勞累,損傷脾胃,導致食慾不振、腹瀉腹痛;或是因為誤用發汗、攻下的藥物,損傷中氣,導致血液不足無法運行,就應該補養脾胃,使用白朮、茯苓、芍藥作為主要藥物,搭配黃耆、甘草、陳皮、麥芽、當歸、柴胡等藥物。脾胃功能強健,就能夠生成血液,月經自然來潮。
另外,也有因為飲食積滯導致脾胃功能受損的情況,應該先消除積滯,再補養脾胃。如果脾胃沒有問題,確實是血塊凝結,才可以使用活血通經的藥物。」
藥方:
-
通經湯(劉近川方):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大黃、肉桂、厚朴、枳殼、枳實、黃芩、蘇木、紅花、烏梅(一顆)、生薑(三片)、棗(一枚)。用水煎服,溫服。
-
二黃散(秘方): 大黃(燒成炭,保留藥性)、生地黃,各三錢。研成粉末,分為一服,空腹用溫酒調服。
-
通經散(傳說異人所傳): 斑蝥(去除頭、足)、大黃(用酒浸泡)、藿香(少量)。斑蝥的用量根據病程長短和體質強弱而定。如果病程一年,體質強壯者,用七八個,每次服用七八分;體質虛弱者,用五六個,每次服用五六分。如果病程五六個月,體質強壯者,用五六個,每次服用五六分;體質虛弱者,用四五個,每次服用四五分。將藥材研成粉末,服藥前先用熱水漱口清潔口腔,然後吃三四枚棗子,用溫酒送服藥粉,再吃三四枚棗子,靜臥休息,不要受到干擾。等腹痛二三次後,月經就會來潮。如果腹部不痛,再服用一次,月經就會通暢。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之後服用平胃散,恢復胃氣。
-
神應丹(秘方): (說明:此方用於治療因實熱導致的閉經。) 大黃(二兩,用臘二兩煮乾,曬乾)、血竭(五錢)、桃仁(五錢)、紅花(五錢)。此方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來,同時伴有五心煩熱、口乾舌燥、臉頰發紅、心悸膽怯、潮熱、胸悶不適、食慾下降、口渴、咳嗽、痰液濃稠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