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九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14)

1. 牙齒

右關脈洪數,或弦而洪,腸胃中有風熱而痛;尺脈洪大而虛者,腎虛,主齒動搖疏豁,相火上炎而痛。

夫齒者,腎之標,骨之餘也。足陽明胃之脈,貫絡於齒上齦;手陽明大腸之脈,貫絡於齒下齦。手陽明惡寒飲而喜熱飲,足陽明惡熱飲而喜寒飲。有開口呷風則痛甚者,腸胃中有風邪也;有開口則噦臭不可近者,腸胃中有積熱也;有痛而動搖者,腎元虛也;有蟲食而痛者,蓋腸胃中有濕熱而生蟲也。

治之宜瀉陽明之濕熱,更以擦牙誅蟲之劑以治其標,則齒自然而固矣。

一牙痛之證,其人腸胃素有濕熱,上出於牙齦之間,適被風寒,或飲冷所郁,則濕熱不得外達,故作痛也。

一牙痛胃脈弱而無力者,以補中益氣湯加生地黃、牡丹皮。

清胃散,治上下牙齒疼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大痛。此因服補胃熱藥,或食辛熱之物過多之所致也,此藥神效。

當歸身,生地黃(酒洗),黃連(夏月倍用),牡丹皮(各三錢),升麻(一兩)

上銼一劑,水煎,稍冷服。如痛甚,加石膏二錢,細辛三分,黃芩一錢,細茶三錢,大黃蒸一錢。腫,加防風、荊芥各一錢。

治胃有實熱齒痛,或上爿痛尤甚者。

用涼膈散,大黃以酒蒸為君,加知母、石膏、升麻為佐,頻頻噙咽,即愈。

細辛湯,治上爿牙疼,屬足少陰腎虛熱。

升麻(一兩),細辛(二兩),黃連(一兩),蔓荊子(一兩半),牛蒡子(兩半),蓽茇(兩半),薄荷(五錢),黃柏(七錢),知母(七錢),防己(一兩)

上銼,水煎溫服。

白芷湯,〔批〕(按此方清火止痛之劑),治下爿牙疼,屬手陽明虛熱有風。

防風,荊芥,連翹,白芷,薄荷,赤芍,石膏

上銼,水煎,溫服。

千金一笑散(翟敬帣傳),治牙痛不可忍,登時即止。

巴豆(一個,入大火略燒,去殼),胡椒(三粒)

上同一處搗,令爛,用薄綿包藥入口,上下痛齒咬定,流出涎水,勿咽,良久取出即止。若是三兩個牙痛,多是蟲牙痛,去胡椒用花椒,如法使。

塞耳藥(宋蘭皋方),治牙疼。

用壁錢包胡椒末,如左邊痛塞右耳,右邊痛塞左耳,手掩枕之側臥,少時額上微汗即愈。

殺蟲丸(俞元河方),治蟲牙,方見黑鵝小線。

好信不拘多少,量加黃丹少許,以黃蠟熔成一塊,旋用旋丸,如黃豆大,用白薄絲綿包裹留尾。如右牙痛則塞右耳,左牙痛則塞左耳,兩邊俱痛,則兩耳俱塞,必深入耳孔,一夜其蟲即死,一生永不復痛矣。

哭來笑去散(齊雙泉傳),治牙齒痛,神效。

雄乳胡椒麝,蓽茇良薑細,哭將來笑將去

上各等分為末,每用少許,吹男左女右鼻中立止。如牙痛臉腫,用紙卷藥末在內作條,蘸香油點著,燎牙痛處,火滅再燃再燎,條燒盡則止。

白話文:

牙齒

脈象

右手的關脈呈現洪數的脈象,或者弦脈兼洪脈,表示腸胃中有風熱而疼痛;尺脈洪大而虛弱,表示腎虛,導致牙齒鬆動、稀疏,虛火上炎而疼痛。

病因

牙齒是腎精的外在表現,是骨骼的餘氣所化生。足陽明胃經的脈絡,貫穿聯繫著上牙齦;手陽明大腸經的脈絡,貫穿聯繫著下牙齦。手陽明經喜歡溫熱的飲品,而厭惡寒冷的飲品;足陽明經則喜歡寒冷的飲品,而厭惡溫熱的飲品。如果張口時遇風就疼痛加劇,表示腸胃中有風邪;如果張口時口氣惡臭難聞,表示腸胃中有積熱;如果牙齒疼痛且鬆動,表示腎元虛弱;如果牙齒被蟲蛀蝕而疼痛,表示腸胃中有濕熱,滋生了蟲子。

治療

治療牙齒疾病,應當瀉去陽明經的濕熱,同時使用擦牙殺蟲的藥劑來治療表面症狀,那麼牙齒自然就會堅固了。

一種牙痛的病症,是因為患者腸胃本來就有濕熱,向上蔓延到牙齦之間,恰好又受到風寒侵襲,或者飲用冷飲,導致濕熱不能向外疏散,所以引起疼痛。

另一種牙痛,是胃脈虛弱無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生地黃和牡丹皮來治療。

藥方

清胃散,治療上下牙齒劇烈疼痛,牽連到頭部,整個面部發熱疼痛。這種情況是因為服用過多補胃熱的藥物,或者過食辛辣燥熱的食物所導致的,此藥療效顯著。

藥方組成:當歸身,生地黃(用酒洗過),黃連(夏天用量加倍),牡丹皮(各三錢),升麻(一兩)。

使用方法: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煎煮,稍微放涼後服用。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加入石膏二錢,細辛三分,黃芩一錢,細茶三錢,大黃蒸一錢。如果腫脹,可以加入防風、荊芥各一錢。

此方主要治療胃部有實熱引起的牙痛,尤其是上牙床疼痛更加厲害的情況。

可以使用涼膈散,以酒蒸大黃為主要藥材,加上知母、石膏、升麻為輔助藥材,頻頻含漱咽下,即可痊癒。

細辛湯,治療上牙床疼痛,屬於足少陰腎虛有熱的情況。

藥方組成:升麻(一兩),細辛(二兩),黃連(一兩),蔓荊子(一兩半),牛蒡子(兩半),蓽茇(兩半),薄荷(五錢),黃柏(七錢),知母(七錢),防己(一兩)。

使用方法: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煎煮,溫服。

白芷湯,【批注】(此方為清火止痛的藥劑),治療下牙床疼痛,屬於手陽明經虛熱有風的情況。

藥方組成:防風,荊芥,連翹,白芷,薄荷,赤芍,石膏。

使用方法: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煎煮,溫服。

千金一笑散(翟敬帣傳授),治療牙痛劇烈難忍,能夠立即止痛。

藥方組成:巴豆(一個,放入大火中稍微燒一下,去除外殼),胡椒(三粒)。

使用方法:將以上兩味藥材放在一起搗爛,用薄棉布包裹藥物放在口中,上下牙咬住,使藥液流出,不要吞咽,過一會兒取出即可止痛。如果是有兩三顆牙痛,大多是蛀牙引起的,將胡椒換成花椒,使用方法相同。

塞耳藥(宋蘭皋方),治療牙痛。

使用方法:用薄紙包住胡椒末,如果左邊牙痛就塞入右耳,右邊牙痛就塞入左耳,用手掩住枕頭的一側側臥,過一會兒額頭微微出汗即可痊癒。

殺蟲丸(俞元河方),治療蛀牙,具體配方見“黑鵝小線”一文。

使用方法:將好的信石(砒霜)不拘多少,根據情況加入少許黃丹,用黃蠟熔化後做成一塊,然後搓成如黃豆大小的藥丸,用白色的薄絲綿包裹,留出尾巴。如果右邊牙痛就塞入右耳,左邊牙痛就塞入左耳,兩邊都痛就兩邊耳朵都塞,必須深入耳孔,一晚上蛀蟲就會死亡,一生都不會再復發。

哭來笑去散(齊雙泉傳授),治療牙痛,效果神奇。

藥方組成:雄黃,乳香,胡椒,麝香,蓽茇,良薑,細辛。(“哭將來笑將去”是對藥材的簡稱)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等份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吹入男性左鼻孔或女性右鼻孔,即可立即止痛。如果牙痛引起臉部腫脹,可以用紙捲起藥粉做成紙條,蘸上香油點燃,燒灼牙痛處,火滅了再點燃,反覆燒灼,直到紙條燃盡即可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