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九 (13)
卷之九 (13)
1. 口舌
除甘石外,三味同炒赤色,共研極細,入片腦三分,再研,用蠟油調敷唇上。
補唇舌方(太醫院傳)
用鮮蟹燒灰,每二錢,用乳香、沒藥各二分半塗之,即生肉。如多,去唇舌,用川烏、草烏為末,攤紙一條,以涼水調合貼之,即不覺疼,可用刀取。如流血,以陳石灰塗之即止。愈後舌硬,用雞冠血點之即軟。
舌強腫如豬胞,以針刺舌下兩傍大脈,血出即消。勿刺著中央脈,令人血不止,則以火燒銅箸烙之;或以雜草燒鑊鏽,醋調敷舌上下,脫去再敷,須臾即消。此患人多不識,失治則死。凡舌腫,舌下必有蟲狀如螻蛄臥蠶,有頭有尾,頭小白,可燒鐵釘烙頭上即消。
治舌上腫硬。
百草霜,海鹽(各等分)
上為末,井花水調敷。
又方
真蒲黃末,頻摻舌上,內以黃連一味,煎湯服之,以瀉心火。
病機云:舌長過寸,研冰片敷之即收。
治舌無故出血如線,以槐花為末,摻之即止。
治舌忽脹出口外,俗云是蜈蚣毒,用雄雞血一小盞浸之,即縮入。
白話文:
口舌
除了甘草和石膏以外,其餘三味藥材一起炒到赤紅色,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三分片腦(冰片),再次研磨,用蠟油調和後敷在嘴唇上。
有一個治療嘴唇和舌頭的方子(太醫院流傳):
用鮮螃蟹燒成的灰,每次用兩錢,再用乳香、沒藥各二分半塗抹,就能長出新的肉。如果傷口很大,需要去除嘴唇或舌頭的部分,可以用川烏、草烏研成粉末,攤在紙條上,用涼水調和後貼在傷口上,就不會覺得疼痛,可以用刀子將壞死組織去除。如果流血,用陳石灰塗抹就能止血。傷口癒合後舌頭變硬,用雞冠血點在上面就能軟化。
舌頭腫脹得像豬的膀胱一樣,用針刺舌下兩側的大血管,出血後腫脹就會消退。注意不要刺到中間的血管,否則會止不住血,這時可以用燒紅的銅箸烙它;或者用雜草燒鍋生成的鏽,用醋調和後敷在舌頭的上下,敷完脫掉再敷,很快就會消腫。這種病很多人不認識,治療不當就會死亡。凡是舌頭腫脹,舌下一定會有蟲子,樣子像螻蛄或蠶,有頭有尾,頭是白色的,可以用燒紅的鐵釘烙在蟲子的頭上就能消退。
治療舌頭腫脹堅硬:
取等量的百草霜和海鹽,研磨成粉末,用井水調和後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子:
用真蒲黃研成粉末,經常撒在舌頭上,同時內服用黃連煎湯,瀉去心火。
病理機制說明:舌頭過長超過一寸,研磨冰片敷在上面就能縮短。
治療舌頭無緣無故出血像線一樣,用槐花研成粉末,撒在上面就能止血。
治療舌頭突然腫脹伸出口外,俗稱蜈蚣毒,用雄雞血一小杯浸泡它,就能縮回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