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七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21)

1. 癲狂

上銼,生薑煎服。或用此方煉蜜為丸,辰砂為衣。

一女子年十五,因氣惱,患語言顛倒,欲咬人打物,偷藏東西,時哭時笑,心怕膽小,飲食不知飢飽,身體發熱。以防風通聖散加生地黃、牡丹皮,二服即安。

秦承祖灸鬼法,治一切驚狂譫語,為邪鬼惡物所附。此因氣血兩虛,邪乘虛入,如癲如癇之症。以病者兩手大拇指用細麻繩扎縛定,以大艾炷置於中兩介甲及兩指角肉,四處著火,一處不著即無效,灸七壯,神驗。

白話文:

癲狂

上焦不通,可以用生薑煎水服用。或者把這個藥方煉成蜜丸,再用辰砂包裹。

有個十五歲的女孩,因為生氣,得了說話顛倒、想咬人打東西、偷藏東西、時哭時笑、膽小怕事、食慾不振、發燒的病。用防風通聖散加生地黃、牡丹皮,吃了兩劑就好了。

秦承祖的灸法,可以治療各種驚嚇導致的狂躁、胡言亂語,認為是邪祟附體所致。這種病是因氣血兩虛,邪氣乘虛而入,像癲癇一樣。治療方法是用細麻繩綁住病人雙手的大拇指,然後在大拇指指甲兩側和指關節處各放一個大艾柱,同時點燃,四個地方都要點燃,否則就沒效,灸七壯,效果神奇。

2. 五癇

脈虛弦,為驚,為風癇。

夫癇者,有五等而類五畜,以應五臟。發則卒然倒僕,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強直,口吐涎沫,聲類畜叫,食頃乃蘇。原其所由,或因七情之氣鬱結,或為六淫之邪所幹,或因受大驚恐,神氣不守,或自幼受驚感觸而成。皆是痰迷心竅,如癡如愚。

治之不須分五,俱宜豁痰順氣,清火平肝,而以黃連、栝蔞、南星、半夏之類,尋火尋痰,分多分少治之,無有不愈。有熱者,以涼藥清其心;有痰,必用吐法,吐後用東垣安神丸,及平肝之藥青黛、柴胡、川芎之類。

清心溫膽湯(雲林制),平肝解鬱,清火化痰,益心生血。

陳皮(一錢),半夏(制,一錢),茯苓(一錢),枳實(一錢),竹茹(一錢),白朮(炒,一錢),石菖蒲(一錢),黃連(薑汁炒,一錢),白芍(炒,一錢),當歸(酒洗,一錢),香附(炒,一錢),麥門冬(去心,八分),川芎(六分),人參(六分),遠志(六分),甘草(四分)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育魂丹(杜御史方)〔批〕(按此治癇攻補兼施之劑),治一切驚癇、癲邪等症。

膽星(六錢),半夏(制,六錢),茯神(六錢),黃連(炒,六錢),遠志(水泡,六錢),白朮(炒,六錢),棗仁(炒,六錢),柏子仁(炒,六錢),乾山藥(一兩),竹茹(五錢),白附(煨,五錢),天麻(酒洗,五錢),陳皮(三錢),全蠍(三錢二分),川芎(五錢),犀角(鎊,三錢五分),枳實(炒,一錢),辰砂(二錢二分),牛黃(二錢二分),羚羊角(三錢五分),白礬(生用,三錢),麝香(一錢),飛金(二十四帖)

上為細末,竹瀝打甘草膏為丸,如芡實大。每服,空心淡薑湯送下,或用薄荷湯調下。

加減壽星湯(吳都堂傳),治癇症。

南星(四兩,膽制),半夏(二兩),防風(一兩),荊芥(七錢),天麻(一兩)皂莢(一兩),香附(一兩),青皮(一兩),豬苓(一兩),澤瀉(一兩),赤茯苓(一兩),白茯神(一兩),白朮(一兩),細辛(七錢),麥門冬(一兩)

上銼,每劑一兩,姜水煎服。

清神丹(秘方),治症同前。

石菖蒲(去毛,二兩),辰砂(六錢,研細,水飛過,以一半為衣)

上為末,豬心血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送下,服前育魂丹除根。

壯膽星朱丹(太醫院傳)

硃砂(一兩,水飛),膽星(二兩),石菖蒲(二兩),牛黃(五錢),麝香(五分),豬心(七具,用血)

上為細末,竹瀝、豬心血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醜寶丸(太醫院傳)〔批〕(按此方治癇專攻之劑),祛風清火,順氣豁痰,益志除驚,安魂定魄。一切怔忡癇痓,難狀之疾,並皆調治。

白話文:

五癇

脈象

如果脈象虛弱且弦緊,表示是驚嚇引起的,或是風邪導致的癲癇。

病症

所謂的癲癇,有五種類型,分別對應五種動物的叫聲,也對應著人體的五臟。發作時會突然倒地,口眼歪斜,手腳抽搐,背部僵硬,口吐白沫,發出的聲音像動物的叫聲,過一會兒才會醒過來。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之氣鬱結,也可能是因為受到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的侵襲,還可能是因為受到大的驚嚇,導致精神不穩,或者從小受到驚嚇導致。這些都會使得痰阻礙心竅,導致人變得像痴呆一樣。

治療

治療癲癇不需要區分是哪一種類型,都應該以化痰、理氣、清火、平肝為主。可以使用黃連、瓜蔞、南星、半夏等藥材,根據痰和火的多少來調整用藥劑量,這樣就能夠治好。如果有熱象,就用寒涼的藥物來清心火;如果有痰,必須使用催吐的方法,吐後再使用東垣安神丸,以及像青黛、柴胡、川芎等平肝的藥物。

藥方

清心溫膽湯(雲林所製):可以平肝解鬱、清火化痰、益心生血。

藥材:陳皮(一錢)、半夏(制過,一錢)、茯苓(一錢)、枳實(一錢)、竹茹(一錢)、白朮(炒過,一錢)、石菖蒲(一錢)、黃連(用薑汁炒過,一錢)、白芍(炒過,一錢)、當歸(用酒洗過,一錢)、香附(炒過,一錢)、麥門冬(去心,八分)、川芎(六分)、人參(六分)、遠志(六分)、甘草(四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煎服。

育魂丹(杜御史的藥方):(備註:這個藥方是治療癲癇攻補兼施的藥劑)可以治療各種驚癇、癲狂等病症。

藥材:膽星(六錢)、半夏(制過,六錢)、茯神(六錢)、黃連(炒過,六錢)、遠志(用水泡過,六錢)、白朮(炒過,六錢)、棗仁(炒過,六錢)、柏子仁(炒過,六錢)、乾山藥(一兩)、竹茹(五錢)、白附(煨過,五錢)、天麻(用酒洗過,五錢)、陳皮(三錢)、全蠍(三錢二分)、川芎(五錢)、犀角(磨成粉,三錢五分)、枳實(炒過,一錢)、辰砂(二錢二分)、牛黃(二錢二分)、羚羊角(三錢五分)、白礬(生用,三錢)、麝香(一錢)、飛金(二十四帖)。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竹瀝調和甘草膏做成藥丸,像芡實大小。每次飯前用淡薑湯送服,也可以用薄荷湯調服。

加減壽星湯(吳都堂傳授):治療癲癇。

藥材:南星(四兩,用膽汁製過)、半夏(二兩)、防風(一兩)、荊芥(七錢)、天麻(一兩)、皂莢(一兩)、香附(一兩)、青皮(一兩)、豬苓(一兩)、澤瀉(一兩)、赤茯苓(一兩)、白茯神(一兩)、白朮(一兩)、細辛(七錢)、麥門冬(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用一兩,加薑水煎服。

清神丹(秘方):治療與前面相似的病症。

藥材:石菖蒲(去毛,二兩)、辰砂(六錢,研磨成細粉,用水沖過,用一半做藥丸的外衣)。

用法:將石菖蒲研磨成末,用豬心血調和麵糊做成藥丸,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飯前用白開水送服。服藥前要先服用育魂丹來去除病根。

壯膽星朱丹(太醫院傳授)

藥材:硃砂(一兩,用水沖過)、膽星(二兩)、石菖蒲(二兩)、牛黃(五錢)、麝香(五分)、豬心(七具,用血)。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竹瀝和豬心血調和做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飯前用白開水送服。

醜寶丸(太醫院傳授):(備註:這個藥方是治療癲癇專門攻邪的藥劑)可以祛風清火、理氣化痰、增強意志、消除驚嚇、安定魂魄。各種心悸、癲癇抽搐、以及其他難以描述的疾病,都可以用這個藥方治療。

藥材:牛黃(五錢)、琥珀(一錢)、辰砂(一錢,做藥丸的外衣)、雄黃(一錢)、膽星(一兩)、礞石(五錢,用火煅燒過)、沉香(一錢五分)、犀角(一錢五分)、黃芩(二兩,炒過)、大黃(二兩,用酒蒸過)、天麻(五錢,用薑炒過)、石菖蒲(一兩)、殭蠶(七錢,用薑炒過)、蟬蛻(五錢,去除腳)、豬心(二具,用血)。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竹瀝和豬心血調和做成藥丸,像綠豆大小。每次臨睡前服用六七十丸,用薄荷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