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七 (11)
卷之七 (11)
1. 虛勞
予觀近世陰虛火動之疾,十無一活,何也?蓋由色欲勞役之過,七情五味之偏,遂至真元漸耗,虛火上炎,勞瘵之疾作矣。方履霜之始,飲食如舊,起居如常,惟咳嗽一二聲,自謂無恙,且諱疾忌醫,滅身無悟,及蔓延日久,倒臥於床,而堅冰已至矣。良可哀哉!若遇明醫,必用滋陰降火健脾之藥,以培其本,緩緩投以數十劑,庶可少濟。
如求醫心亟,效期旦夕,服藥未幾數劑,遂謂無功,躁急火熱而陰火愈動。有等醫者,見其無回生之理,遽用峻藥劫之,以紓目前之急,則將不俟終日而死期將至矣。以余意揆之,方疾之始作,必致謹於三事而後可。三者維何?一要遇明醫,二要肯服藥,三要能禁戒,三者缺一不治也。
余敬書於方末,以為遘是疾者警云。
白話文:
虛勞
我觀察到近來陰虛火旺的疾病,十個病人幾乎沒有一個能活下來,這是為什麼呢?大多是因為房事過度、勞累過度,飲食起居不節,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失調,導致身體精氣神逐漸耗損,虛火上升,虛勞的疾病就產生了。疾病剛開始的時候,患者飲食起居和以前一樣,只是偶爾咳嗽一兩聲,就認為沒什麼大礙,而且諱疾忌醫,直到病入膏肓才後悔莫及,等到病重臥床不起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實在令人惋惜!
如果遇到明智的醫生,一定會使用滋陰降火、健脾益胃的藥物,從根本上調理身體,慢慢地服用幾十劑藥,或許能稍微緩解病情。
但是如果患者求醫心切,希望藥效立刻顯現,服藥沒幾劑就覺得沒效果,變得焦躁不安,反而加重了陰虛火旺的病情。有些醫生見到病人情況危急,沒有辦法痊癒,就立刻使用猛烈的藥物強行治療,想緩解眼前的症狀,這樣反而會導致病人很快死亡。
依我看來,疾病剛開始的時候,必須做到三件事才能治癒。這三件事是什麼呢?一是遇到一位明智的醫生,二是願意堅持服藥,三是能夠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三者缺一不可。
我謹慎地寫在藥方末尾,以此告誡患有這種疾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