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健忘六十二

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

戴云:健忘者為事有始無終,言談不知首尾,此以為病之名,非比生成之愚頑不知人事者。

〔附錄〕健忘者,此證皆由憂思過度,損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乃思慮過度,病在心脾。又云:思傷脾,亦令朝暗遺忘,治之以歸脾湯,須兼理心脾,神寧意定,其證自除也。

附方

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

白朮,茯神,黃耆,圓眼肉,酸棗仁(炒,各一兩),人參,木香(各半兩),甘草(炙,二錢半)

上每服四錢,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定志丸,治心氣不定,恍惚多忘。

遠志(二兩),人參(一兩),菖蒲(一兩),白茯苓(三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硃砂為衣。服二十丸,米湯下。

白話文:

[健忘六十二]

健忘的情況,多半是因為精神不足,也有因痰濕影響的。

戴雲說:健忘是指做事有頭無尾,說話時前言不搭後語,這才被稱為病態,並不是和天生愚笨、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相比。

【附錄】健忘,這種症狀都是因為過度憂慮和思考,傷害到心臟周圍組織,導致精神狀態混亂,遇事容易忘記。這是因為思慮過度,疾病源於心臟和脾臟。又說:過度思考會傷害脾臟,也會使人早晨昏沉、遺忘事情,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歸脾湯,必須同時調理心臟和脾臟,當精神安定、意志平穩,這種症狀自然就會消失。

附方

歸脾湯,用來治療過度思考,勞累心臟和脾臟,造成健忘和怔忡。

白朮,茯神,黃耆,圓眼肉,炒過的酸棗仁(各一兩),人參,木香(各半兩),甘草(炙,二錢半)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三片薑,一枚大棗,用水煎煮服用。

定志丸,用來治療心神不定,恍惚,記憶力減退。

遠志(二兩),人參(一兩),菖蒲(一兩),白茯苓(三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

2. 痛風六十三

(附肢節痛)

四肢百節走痛是也。他方謂之白虎歷節風證。大率有痰、風熱、風濕、血虛。因於風者,小續命湯;因於濕者,蒼朮、白朮之類,佐以竹瀝;因於痰者,二陳湯加酒炒黃芩、羌活、蒼朮;因於血虛者,用芎、歸之類,佐以紅花、桃仁。大法之方,蒼朮、川芎、白芷、南星、當歸、酒黃芩。

在上者,加羌活、威靈仙、桂枝;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黃柏。血虛,《格致餘論》詳言,多用川芎、當歸,佐以桃仁、紅花、薄桂、威靈仙。治痛風,取薄桂味淡者,獨此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等藥至痛處。

又方,治上中下疼痛

南星(薑製),蒼朮(泔浸),黃柏(酒炒,各二兩),川芎(一兩),白芷(半兩),神麯(炒,一兩),桃仁(半兩),威靈仙(酒拌,三錢),羌活(三錢,走骨節),防己(半兩,下行),桂枝(三錢,行臂),紅花(酒洗,一錢半),草龍膽(半錢,下行)

上為末,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湯下。

張子元,血氣虛有痰,白濁,陰火痛風。

人參(一兩),白朮,熟地黃,黃柏(炒黑,各二兩),山藥,海石,南星(各一兩),鎖陽(半兩),乾薑(燒灰,半兩,取其不走),敗龜板(酒炙,二兩)

上為末,粥丸。一云酒糊丸。

臂痛方

蒼朮(一錢半)半夏,南星,白朮,酒芩(炒),香附(各一錢),陳皮,茯苓(各半錢),威靈仙(三錢),甘草(少許,別本加羌活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入生薑二三片。

二妙散,治筋骨疼痛因濕熱者,有氣加氣藥,血虛者加補藥,痛甚者加生薑汁,熱辣服之。

黃柏(炒),蒼朮(米泔浸炒)

上二味為末,沸湯,入薑汁調服。二物皆有雄壯之氣,表實氣實者,加酒少許佐之。若痰帶熱者,先以舟車丸,或導水丸、神芎丸下伐,後以趁痛散服之。

趁痛散

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靈脂(酒淘),香附(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

上為末。酒調二錢服。

八珍丸,治痛風走注,腳疾。

乳香,沒藥,代赭石,穿山甲(生用,各三錢),羌活,草烏(生用,各五錢),全蠍(二十一個,炒),川烏(生用,一兩,不去皮尖)

上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二十一丸,溫酒送下。

四妙散,痛風走注。

威靈仙(酒浸,五錢),羊角灰(三錢),白芥子(一錢),蒼耳(一錢半,一云蒼朮)

上為末。每服一錢,生薑一大片,擂汁,入湯調服,及二妙散同調服。

又方,治酒濕痰痛風。

黃柏(酒炒),威靈仙(酒炒,各五錢),蒼朮,羌活,甘草(三錢),陳皮(一錢),芍藥(一錢)

白話文:

(附帶肢節疼痛)

四肢關節到處遊走疼痛,就是這個病。其他地方稱之為白虎歷節風。大致上病因有痰、風熱、風濕、血虛。如果是風引起的,用小續命湯;如果是濕引起的,用蒼朮、白朮之類的藥,並佐以竹瀝;如果是痰引起的,用二陳湯,再加酒炒黃芩、羌活、蒼朮;如果是血虛引起的,用川芎、當歸之類的藥,並佐以紅花、桃仁。基本的方子是蒼朮、川芎、白芷、南星、當歸、酒黃芩。

如果疼痛在上半身,加羌活、威靈仙、桂枝;如果疼痛在下半身,加牛膝、防己、木通、黃柏。血虛的情況,《格致餘論》有詳細說明,多用川芎、當歸,佐以桃仁、紅花、薄桂、威靈仙。治療痛風,選用味道淡薄的薄桂,因為只有它能橫行手臂,引領南星、蒼朮等藥到疼痛的地方。

又一方,治療上半身、中間部位、下半身的疼痛:

南星(用薑製過),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黃柏(用酒炒過,各二兩),川芎(一兩),白芷(半兩),神麯(炒過,一兩),桃仁(半兩),威靈仙(用酒拌過,三錢),羌活(三錢,走骨節),防己(半兩,往下走),桂枝(三錢,行走手臂),紅花(用酒洗過,一錢半),草龍膽(半錢,往下走)。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張子元,因為血氣虛弱有痰,還有白濁、陰火痛風。

用人參(一兩)、白朮、熟地黃、黃柏(炒黑,各二兩)、山藥、海石、南星(各一兩)、鎖陽(半兩)、乾薑(燒成灰,半兩,取其不走散的特性)、敗龜板(用酒炙過,二兩)。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粥做成藥丸。也有說是酒糊做成藥丸。

手臂痛方

蒼朮(一錢半),半夏,南星,白朮,酒芩(炒過),香附(各一錢),陳皮,茯苓(各半錢),威靈仙(三錢),甘草(少量,別的方子有加羌活一錢)。

把以上藥材切碎,做成一服,加入生薑兩三片。

二妙散,治療因為濕熱引起的筋骨疼痛,有氣滯的加理氣藥,血虛的加補血藥,疼痛劇烈的加生薑汁,趁熱服用。

黃柏(炒過),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

把以上兩味藥材磨成粉末,用滾燙的開水,加入薑汁調服。這兩味藥都有雄壯的氣,如果體表壯實、氣也旺盛的,可以加少量酒來輔助藥效。如果痰帶有熱,要先用舟車丸,或導水丸、神芎丸來攻下,然後再服用趁痛散。

趁痛散

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用酒炒過)、牛膝(用酒浸泡過)、羌活、甘草、五靈脂(用酒淘洗過)、香附(用童便浸泡過),也可以加酒黃芩,炒酒柏。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二錢服用。

八珍丸,治療痛風遊走不定,腳部疾病。

乳香、沒藥、代赭石、穿山甲(生的,各三錢),羌活、草烏(生的,各五錢),全蠍(二十一個,炒過),川烏(生的,一兩,不要去掉皮尖)。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一丸,用溫酒送服。

四妙散,治療痛風遊走不定。

威靈仙(用酒浸泡過,五錢),羊角灰(三錢),白芥子(一錢),蒼耳(一錢半,一說用蒼朮)。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大片生薑搗爛取汁,加入湯藥中調服,可以和二妙散一同調服。

又一方,治療酒濕痰引起的痛風。

黃柏(用酒炒過),威靈仙(用酒炒過,各五錢),蒼朮,羌活,甘草(三錢),陳皮(一錢),芍藥(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