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三 (25)
卷三 (25)
1. 補損五十一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八味定志丸,補益心神,安定魂魄,治痰,去胸中邪熱,理肺腎。
人參(一兩半),菖蒲,遠志(去心),茯神(去心),茯苓(各一兩),白朮,麥門冬(各半兩),牛黃(二錢,另研),硃砂(一錢)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米飲下三十丸,無時。
若髓竭不足,加生地黃、當歸;若肺氣不足,加天門冬、麥門冬、五味;若心氣不足,加上黨人參、茯神、菖蒲;若脾氣不足,加白朮、白芍、益智;若肝氣不足,加天麻、川芎;若腎氣不足,加熟地黃、遠志、牡丹;若膽氣不足,加細辛、酸棗仁、地榆;若神昏不足,加硃砂、預知子、茯神。
海藏大五補丸,補諸虛不足。
天門冬,麥門冬,茯神,菖蒲,人參,益智,枸杞,地骨,遠志,熟地黃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服數服。以七宣丸泄之。
補腎丸,有效,不燥。
熟地黃(八兩),菟絲(酒浸,各八兩),歸身(三兩半),蓯蓉(酒浸,五兩),黃柏(酒炒一兩),知母(酒浸一兩),故紙(酒炒,五錢),山萸肉(三錢半)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服五十丸。
小菟絲子丸,治腎氣虛損,目眩耳鳴,四肢倦怠,夜夢遺精。又云:心腹脹滿,腳膝痿緩,小便滑數,股內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時有遺瀝,並宜服。
石蓮肉(二兩),菟絲子(酒浸,五兩),白茯苓(一兩),山藥(二兩七錢半,打糊)
上為末,山藥打糊,丸如梧子大。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腳無力,木瓜湯下。
十四味建中湯,治榮衛失調,血氣不足,積勞虛損,形體羸瘦,短氣嗜臥,欲成勞瘵。
當歸,白芍,白朮,麥門冬,甘草(炙),肉蓯蓉,人參,川芎,肉桂,附子(炮),黃耆半夏,熟地黃,茯苓(各等分)
上銼。以水煎,姜三片,棗一個,空心服。
人參養榮湯,治積勞虛損,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少顏色,汲汲短氣,飲食無味。
白芍(三兩),當歸,陳皮,黃耆,桂心,人參,白朮,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五味,茯苓(各七錢半),遠志(半兩)
上以水煎,生薑三片,棗一個。遺精,加龍骨;咳嗽,加阿膠。
價寶丹,治五勞七傷,四肢無力,腿腳沉困,下元虛憊,失精陽痿。
川楝子(二兩),牛膝(酒浸一兩),檳榔(一兩),蛇床(一兩),穿山甲(一大片炙),蓮心子,蓯蓉(酒浸),茯神,巴戟(去心),五味(各一兩),乳香(三錢,另研),菟絲子(一兩),沉香,白檀(各五錢)鹿茸(酥炙),大茴香(各一兩),仙靈脾(三錢),故紙(炒,五錢),鳳眼草(三錢),胡蘆巴(炒,五錢),人參,澤瀉,白芍,山藥,熟地黃,麥門冬(各一兩)
白話文:
補損五十一
第一方:藥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此方名為八味定志丸,具有補益心神、安定魂魄、化痰、清除胸中邪熱、調理肺腎的功效。藥材包括:人參(一兩半)、菖蒲、遠志(去心)、茯神(去心)、茯苓(各一兩)、白朮、麥門冬(各半兩)、牛黃(二錢,另研)、硃砂(一錢)。
第二方:藥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不限時間。此方名為海藏大五補丸,功效為補益各種虛損。藥材包括:天門冬、麥門冬、茯神、菖蒲、人參、益智、枸杞、地骨、遠志、熟地黃。空腹用酒送服,服用數次後,再用七宣丸(藥方未列)瀉下。
第三方:此方名為補腎丸,功效顯著且不燥熱。藥材包括:熟地黃(八兩)、菟絲子(酒浸,各八兩)、巴戟天(三兩半)、肉蓯蓉(酒浸,五兩)、黃柏(酒炒一兩)、知母(酒浸一兩)、故紙(酒炒,五錢)、山萸肉(三錢半)。藥材研磨成末,用酒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
第四方:此方名為小菟絲子丸,主治腎氣虛損導致的目眩耳鳴、四肢倦怠、夜間遺精等症狀。也適用於心腹脹滿、腳膝痿軟、小便頻數、股內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尿頻尿急等症狀。藥材包括:石蓮肉(二兩)、菟絲子(酒浸,五兩)、白茯苓(一兩)、山藥(二兩七錢半,打糊)。藥材研磨成末,用山藥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若腿腳無力,則用木瓜湯送服。
第五方:此方名為十四味建中湯,主治榮衛失調、氣血不足、積勞成疾、形體消瘦、氣短嗜睡等症狀。藥材包括:當歸、白芍、白朮、麥門冬、炙甘草、肉蓯蓉、人參、川芎、肉桂、炮附子、黃耆、半夏、熟地黃、茯苓(各等分)。藥材切碎,水煎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個,空腹服用。
第六方:此方名為人參養榮湯,主治積勞成疾、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蒼白、氣短、食慾不振等症狀。藥材包括:白芍(三兩)、當歸、陳皮、黃耆、桂心、人參、白朮、炙甘草(各一兩)、熟地黃、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半兩)。藥材水煎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個。若有遺精,加龍骨;若有咳嗽,加阿膠。
第七方:此方名為價寶丹,主治五勞七傷、四肢無力、腿腳沉重、下元虛弱、遺精陽痿等症狀。藥材包括:川楝子(二兩)、酒浸牛膝(一兩)、檳榔(一兩)、蛇床子(一兩)、炙穿山甲(一大片)、蓮子心、酒浸肉蓯蓉、茯神、去心巴戟天、五味子(各一兩)、另研乳香(三錢)、菟絲子(一兩)、沉香、白檀(各五錢)、酥炙鹿茸、大茴香(各一兩)、仙靈脾(三錢)、炒故紙(五錢)、鳳眼草(三錢)、炒胡蘆巴(五錢)、人參、澤瀉、白芍、山藥、熟地黃、麥門冬(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