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三 (17)
卷三 (17)
1. 赤白濁四十四
清心蓮子飲,心虛有熱,小便赤濁,或有沙膜。方見淋類。
萆薢分清飲,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無度,漩白如油,光彩不定,漩腳澄下,凝如膏糊。
益智,川萆薢,石菖蒲,烏藥(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入鹽一捻,食前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茯菟丸,治思量太過,心腎虛損,真陽不固,便溺餘瀝,小便白濁,夢寐頻泄。
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瑞蓮丸,治思慮傷心,小便赤濁。
白茯苓,蓮肉,龍骨,天門冬,麥門冬,遠志(去心),柏子仁(另研),紫石英(火煅七次,另研),當歸(酒浸),酸棗仁(炒),龍齒(各一兩),乳香(半兩,研)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服七十丸,空心溫酒棗湯任下。
又方,治小便白濁出髓條。
酸棗仁(炒),白朮,人參,白茯苓,故紙(炒),益智,大茴香,左顧牡蠣(煅,各等分)
上為末,青鹽酒為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溫酒下。
又方,心經伏暑,小便赤濁。
人參,白朮,赤茯苓,香薷,澤瀉,豬苓,蓮肉(去心),麥門冬(去心等分)
上銼。水煎服。
珍珠粉丸,治白濁夢泄遺精,及滑出而不收。
真蛤粉(一斤),黃柏(一斤,新瓦上炒赤)
上為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溫酒送下。法曰:陽盛陰虛,故精泄也。黃柏降心火,蛤粉咸而補腎陰。
玄菟丹
菟絲子(酒浸,研,焙,取末,十兩),五味子(酒浸,研末,七兩),白茯苓,蓮肉(各三兩)
上為末,別研乾山藥末六兩,將所浸酒余者,添酒煮糊,搜和,搗數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空心下。
附子八味丸,見補損。
白話文:
赤白濁四十四
清心蓮子飲:適用於心虛有熱,小便顏色赤紅混濁,可能伴隨沙石或薄膜狀物。處方可參考淋證相關方劑。
萆薢分清飲:治療腎氣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排尿頻繁,尿液像油一樣渾濁,顏色不穩定,尿液沉澱物像膏糊一樣。
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等量)
用法: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水煎服,加少許鹽,飯前服用。另一方劑在此基礎上加茯苓、甘草。
茯菟丸:治療思慮過度導致心腎虧虛,陽氣不足,排尿不盡,小便白濁,伴隨夢遺滑精。
組成: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
用法:研磨成粉末,用酒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
瑞蓮丸:治療思慮過度傷及心神,小便赤紅混濁。
組成:白茯苓、蓮肉、龍骨、天門冬、麥門冬、遠志(去心)、柏子仁(研磨)、紫石英(火煅七次,研磨)、當歸(酒浸)、酸棗仁(炒)、龍齒、乳香(研磨,各一兩),乳香(半兩)
用法: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溫酒或棗湯送服。
另一方劑:治療小便白濁,並帶有精液樣分泌物。
組成:酸棗仁(炒)、白朮、人參、白茯苓、故紙(炒)、益智仁、大茴香、牡蠣(煅燒,等量)
用法:研磨成粉末,用鹽酒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
另一方劑:治療心經伏暑,小便赤紅混濁。
組成:人參、白朮、赤茯苓、香薷、澤瀉、豬苓、蓮肉(去心)、麥門冬(去心,等量)
用法:研磨成粉末,水煎服。
珍珠粉丸:治療白濁、夢遺、滑精等症狀。
組成:真蛤粉(一斤)、黃柏(一斤,新瓦上炒至赤色)
用法:研磨成粉末,加少量水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溫酒送服。原理:陽盛陰虛導致精液流失,黃柏瀉心火,蛤粉鹹味滋補腎陰。
玄菟丹:
組成:菟絲子(酒浸,研磨,烘乾,取粉末,十兩)、五味子(酒浸,研磨,七兩)、白茯苓、蓮肉(各三兩)、乾山藥(研磨成粉末,六兩)
用法:將菟絲子、五味子浸酒後的殘渣,加酒煮成糊狀,與藥末混合,反覆搗杵數千次,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附子八味丸:詳見補損相關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