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五 (1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2)

1. 產前九十一

產前當清熱產血。產婦因火動胎,逆上作喘急者,急用條芩、香附之類為末調下。條芩,水中取沉者為佳。墮胎,乃氣虛、血虛、血熱。黃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下行。益母草,即茺蔚子,治產前產後諸病,能行血養血。難產可煎作膏,地黃膏、牛膝膏,皆可用。

懷妊愛物,乃一臟之虛。假如肝臟之虛,肝氣止能生胎,無餘用也。又云:不能榮其肝,肝虛故愛酸物。產前安胎,白朮、黃芩為妙藥也。條芩,安胎聖藥也。俗人不知,以為害而不敢用,反謂溫熱之藥可養胎。殊不知產前宜清熱,令血循經而不妄行,故能養胎。胎熱將臨月,以三補丸加炒香附、炒白芍,蒸餅丸服。

抑熱,以三補丸,用地黃膏丸。有孕八九個月,必順氣,須用枳殼、紫蘇梗。凡妊婦脈細勻,易產;大浮緩,火氣散,難產。生產如抱舡過壩一般。

入方,固胎。

地黃(半錢),歸身,人參,白芍(各二錢),白朮(一錢半),川芎(五分),陳皮(一錢),黃芩(半錢)甘草(三分),黃連(少許),黃柏(少許),桑上羊兒藤(七葉圓者),一本無芩

上㕮咀。每二錢,入糯米二十四粒,煎服。血虛不安者,用阿膠;痛者,用砂仁止痛,安胎行氣故也。

束胎丸,第八個月可服。

炒黃芩(夏一兩,春秋七錢半,冬半兩),白朮(一兩,不見火),茯苓(七錢半,不見火),陳皮(三兩,忌火)

上為末,粥丸服。

達生散,又名束胎散。

大腹皮(三錢),人參,陳皮(各半錢),白朮,芍藥(各一錢),紫蘇(莖葉,半錢),甘草(炙,二錢)歸身尾(一錢)

上作一服,入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此即黃楊樹葉梢兒也。或加枳殼、砂仁,以水煎,食後服。於八九個月,服十數帖,甚得力。夏月加黃芩,冬不必加,春加川芎。或有別證,以意消息於後。

氣虛,加參、術;氣實,倍香附、陳皮;血虛,倍當歸,加地黃;形實,倍紫蘇;性急,加黃連;有熱,加黃芩;濕痰,加滑石、半夏;食積,加山楂;食後易飢,倍黃楊腦;有痰,加半夏;腹痛,加木香、桂。

又方,第九個月服。

黃芩(一兩,酒炒,不宜涼藥,怯弱者減半),白朮(一兩),枳殼(炒,七錢半)滑石(七錢半,臨月十日前小便多者減此一昧)

上為末,粥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熱湯下。多則恐損元氣,氣實人宜服。

又方,安胎

白朮,黃芩,炒曲

上為末,粥丸服。一本云:用條芩一二兩為末,每一錢或半錢,濃煎白朮湯調下。每次用白朮五七錢煎湯。

惡阻從痰治,多用二陳湯。

戴云:惡阻者,謂婦人有孕噁心,阻其飲食者是也。肥者有痰,瘦者有熱,須用二陳湯。

入方

白話文:

產前九十一

懷孕期間,應以清熱為主,並養護血液。如果孕婦因體內火氣旺盛而導致胎動不安,出現呼吸急促等症狀,應立即使用黃芩、香附等藥材磨成粉末服用。黃芩以水中沉澱者為佳。而流產的原因可能是氣虛、血虛或血熱。黃芩有安胎作用,屬於作用於上中二焦的藥材,能降火並使之向下運行。益母草,又名茺蔚子,能治療產前產後的各種疾病,具有活血養血的功效。難產時,可將地黃或牛膝等藥材煎煮成膏使用。

孕婦喜歡吃某種食物,可能是因為臟腑虛弱。例如,肝臟虛弱時,肝氣僅能用於孕育胎兒,而無其他餘力。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當肝臟不能得到充分滋養時,就會因虛弱而想吃酸味的食物。產前安胎,白朮和黃芩是很好的藥物。黃芩更是安胎的聖藥。但一般人並不了解,認為黃芩有害而不敢使用,反而認為溫熱的藥材可以養胎。殊不知,產前宜清熱,使血液正常運行,不亂走,才能真正達到安胎的目的。臨近生產時,若胎熱,可以使用三補丸,再加入炒香附、炒白芍,製成蒸餅丸服用。

抑制熱氣,可以使用三補丸,並用地黃膏製成丸藥服用。懷孕八、九個月時,必須順氣,可以使用枳殼、紫蘇梗。通常,孕婦脈象細而均勻,較易生產;若脈象大而浮緩,表示體內火氣散亂,則較難生產。生產就像抱著船隻通過堤壩一樣。

入方

這個方子可以固胎。

生地黃(半錢),當歸身,人參,白芍(各二錢),白朮(一錢半),川芎(五分),陳皮(一錢),黃芩(半錢),甘草(三分),黃連(少量),黃柏(少量),桑上羊兒藤(七片圓形的葉子)。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二錢,加入糯米二十四粒,煎服。若血虛不安,則加入阿膠;若疼痛,則加入砂仁止痛,兼具安胎行氣的作用。

束胎丸

可在懷孕第八個月服用。

炒黃芩(夏季一兩,春秋季七錢半,冬季半兩),白朮(一兩,不可見火),茯苓(七錢半,不可見火),陳皮(三兩,忌火)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粥和成丸藥服用。

達生散,又名束胎散:

大腹皮(三錢),人參,陳皮(各半錢),白朮,芍藥(各一錢),紫蘇(莖葉,半錢),甘草(炙,二錢),當歸身尾(一錢)

將上述藥材調配成一劑,加入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尖),加水煎煮,飯後服用。於懷孕八、九個月時,服用十幾帖,效果很好。夏季可加黃芩,冬季則不必,春季可加川芎。若有其他症狀,可根據情況調整。

氣虛者,加人參、白朮;氣實者,加倍香附、陳皮;血虛者,加倍當歸,加地黃;體格健壯者,加倍紫蘇;性情急躁者,加黃連;體內有熱者,加黃芩;濕痰者,加滑石、半夏;食積者,加山楂;飯後容易感到飢餓者,加倍黃楊腦;有痰者,加半夏;腹痛者,加木香、桂。

又方

可在懷孕第九個月服用。

黃芩(一兩,酒炒,不宜使用涼性藥材,體質虛弱者減半),白朮(一兩),枳殼(炒,七錢半),滑石(七錢半,臨近生產十天前小便多者可減此味藥)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粥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以熱水送服。服用過多恐會損傷元氣,體質強壯者宜服用。

又方

用於安胎。

白朮,黃芩,炒麥芽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粥和成丸藥服用。另有一種說法是:用黃芩一兩至二兩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或半錢,以濃煎的白朮湯調服。每次用白朮五到七錢煎湯。

孕吐多因痰引起,可用二陳湯治療。

戴氏說:所謂的孕吐,是指孕婦噁心,無法正常進食。體型肥胖者多為痰濕,體型瘦弱者多為熱,都可用二陳湯治療。

入方: (此處原文再次強調是為入方,應該是再一次提醒此篇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