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四 (17)
卷四 (17)
1. 脅痛七十一
脅痛,肝火盛,木氣實,有死血,有痰流注,肝急。木氣實,用蒼朮、川芎、青皮、當歸之類;痛甚者,肝火盛,以當歸龍薈丸,薑汁下,是瀉火之要藥;死血,用桃仁、紅花、川芎;痰流注,以二陳湯加南星、蒼朮、川芎;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撫芎、川芎、蒼朮。血病,入血藥中行血。
治咳嗽脅痛,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入薑汁。脅痛有瘀血,行氣藥中加桃仁不去尖,並香附之類。有火盛者,當伐肝木。左金丸治肝火,有氣鬱而胸脅痛者,看其脈沉澀,當作郁治。痛而不得伸舒者蜜丸,龍薈丸最快。脅下有食積一條扛起,用吳茱萸、炒黃連。
控涎丹,一身氣痛,及脅痛,痰挾死血,加桃仁泥,丸服。右脅痛,用推氣散,出嚴氏方;左脅痛,用前藥為君加柴胡或小柴胡,亦可治。
入方
小龍薈丸
當歸,草龍膽(酒洗),山梔(炒),黃連(炒),川芎(各半兩),大黃(煨,半兩),蘆薈(三錢),木香(一錢)
一方有黃芩、柴胡各半兩,無大黃、木香。一方有甘草、柴胡、青皮,無當歸、梔子。
上為末,入麝香少許,粥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仍以琥珀膏貼痛處。龍薈丸,亦治有積,因飲食大飽,勞力行房脅痛。
當歸龍薈丸,治內有濕熱,兩脅痛。先以琥珀膏貼痛處,卻以生薑汁吞此丸。痛甚者,須炒令熱服。
草龍膽,當歸,大梔子,黃連,黃芩(各一兩),大黃,蘆薈(各半兩),木香(一錢半),黃柏(一兩),麝香(半錢)
上十味為末,麵糊丸。一方,加柴胡、川芎各半兩。又方,加青黛半兩。蜜丸,治脅痛;曲丸,降肝火。
抑青丸,瀉肝火。
黃連(半斤)
上為末,蒸餅糊丸服。
〔附錄〕脅下痛,發寒熱,小柴胡湯。肥白人因氣虛而發寒熱,脅下痛者,補虛用參、耆,退熱用柴胡、黃芩,調氣止痛用青木香、青皮。瘦人脅下痛,發寒熱,多怒者,必有瘀血,宜桃仁、當歸、紅花、柴胡、青皮、大黃、梔子、草龍膽。
附方
推氣散,治右脅疼痛,脹滿不食。
枳殼,桂心,片子薑黃(各半兩,一本作殭蠶),甘草(炙,一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酒亦可。
枳芎散,治左脅痛刺不可忍者。
枳實(炒),川芎(各半兩),粉草(炙,一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棗湯下,酒亦可。
十棗湯,治脅痛,甚效,病人氣實可用,虛人不可用。
甘遂,芫花(慢火□紫色),大戟(各等分)
上為末,水一大盞,棗十枚,切開,煮取汁半盞,調半錢,人實更加一錢。量虛實加減。
控涎丹,見痛風類。
小柴胡湯,見瘧類。
琥珀湯,見積聚類。
白話文:
[脅痛治療法]
患有脅痛,可能是肝火旺盛,或是木氣實,也可能有死血淤積,或有痰溼流動導致,還可能是肝功能過急。如果是因爲木氣實,可以使用蒼朮、川芎、青皮、當歸等藥物;若疼痛嚴重,表明肝火旺盛,這時可以用當歸龍薈丸,用薑汁送服,這是清瀉肝火的重要藥物;若是死血引起,可以使用桃仁、紅花、川芎;如果是痰溼流動,可以用二陳湯加南星、蒼朮、川芎;肝功能過急,應立即食用辛味食物來疏散,如撫芎、川芎、蒼朮。若病情與血液有關,需在血藥中加入活血藥物。
治療咳嗽引起的脅痛,可以在二陳湯的基礎上添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並加入薑汁。若有瘀血導致的脅痛,應在行氣藥中加入不去尖的桃仁和香附等。對於肝火旺盛者,需要調整肝木。左金丸用於治療肝火,如果胸脅痛是由於氣鬱造成的,且脈象顯示沉澀,應當作爲鬱證進行治療。對於疼痛無法舒展的患者,可以使用蜜丸,其中龍薈丸效果最佳。如果脅下有食積,可以用吳茱萸、炒黃連。
控涎丹可用於全身氣痛和脅痛,以及痰挾死血的情況,可以將桃仁磨成泥加入藥丸中服用。右脅痛時,可以使用推氣散,出自嚴氏的方子;左脅痛時,可以在上述藥物中加入柴胡或者小柴胡,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針對內有溼熱導致的脅痛,可以使用當歸龍薈丸。首先在痛處貼上琥珀膏,再以生薑汁送服藥丸。若疼痛嚴重,需將藥丸炒熱後服用。
抑青丸,用於清瀉肝火,主要成分是黃連。
附加:脅下痛並伴有寒熱症狀的,可以使用小柴胡湯。體形肥胖者因爲氣虛引發的寒熱和脅痛,可以通過人參、黃芪補虛,柴胡、黃芩退熱,青木香、青皮調氣止痛。體型消瘦者脅痛伴有寒熱,且容易發怒,可能有瘀血,適合使用桃仁、當歸、紅花、柴胡、青皮、大黃、梔子、草龍膽。
推氣散,用於治療右脅疼痛,脹滿不食的症狀。枳殼、桂心、薑黃(或殭蠶)、炙甘草,這些藥物研磨成末,每次服用兩錢,用姜棗湯或酒調服。
枳芎散,用於治療左脅劇烈疼痛無法忍受。枳實、川芎各半兩,炙甘草一錢半,研磨成末,每次服用兩錢,用姜棗湯或酒送服。
十棗湯,對脅痛有顯著療效,適用於體質壯實的人,體質虛弱者不宜使用。甘遂、芫花、大戟各等份,研磨成末,用水一大盞,加十枚切開的棗子,煮至半盞,調入半錢藥末,根據個人體質適量增減。
控涎丹、小柴胡湯、琥珀湯等藥方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