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火
火
1. 火
凡氣有餘便是火,不足者便是氣。陰虛火動難治。
發汗,火鬱在何經絡,當發散。
降散,輕則可降,小便降火急速,益元散、八正散之類。
升發,重則從其氣而升之,升陽瀉火湯例。
瀉,實者下之,解毒、涼膈、調胃皆可用。
緩,火急甚,必緩之。生甘草兼緩兼瀉。看虛實,分正、從法。
正治,人壯氣實,火盛顛狂者,可用正治。或硝水冰飲之,涼膈、解毒之類。
從治,人虛火盛或狂者,用薑汁湯調辰砂益元散與之。若投以冰涼涼藥立死。如左金丸治肝火黃連(一兩),茱萸(一兩),逆而從之治也。
滋陰壯水,補陰即火自降,炒黃柏、地黃之類。
鎮墜,紫雪、珍珠、琥珀、犀角、雲母、硃砂、石膏之類。輕者安神丸。
針
各經主治藥,肝(氣,柴胡,血,黃芩),心(氣,麥門冬;血,黃連),脾(氣,白芍;血,生地),肺(氣,石膏;血,梔子),腎(氣,知母;血,黃柏),膽(氣,連翹;血,柴胡),胃(氣,葛;血,大黃),三焦(氣,連翹;血,地骨皮),膀胱(氣,滑石;血,黃柏),大腸(氣,連翹;血,大黃),小腸(氣,赤茯;血,木通),包絡(氣,麥門冬;血,牡丹皮)
白話文:
[火] 所有的氣如果過剩,就是我們所說的「火」,氣如果不足,那就是氣虛。陰虛導致火旺的情況很難治療。
發汗,當火鬱積在某個經絡時,應當進行發汗來將它散去。
降散,如果火氣較輕,可以通過降低火氣的方式來治療,如利用小便快速降火,可使用益元散、八正散等藥物。
升發,如果火氣較重,就應順應其氣質提升,使用升陽瀉火湯這樣的方劑。
瀉,對於火氣實旺的情況,可以使用瀉下的方法,解毒、涼膈、調胃的藥物都可以使用。
緩,如果火氣非常急迫,必須要緩和它。生甘草既能緩和又能瀉火。應根據病情的虛實,分別使用正治和從治的方法。
正治,對於身體壯健、氣血充足,火氣旺盛到出現精神失常的人,可以使用正治的方法。可以使用硝石水、冰飲,或是涼膈、解毒的藥物。
從治,對於體虛但火氣旺盛,甚至精神失常的人,應該使用薑汁湯調和辰砂益元散。如果使用冰冷的藥物,可能會立即死亡。如左金丸能治療肝火,其中黃連和茱萸的比例是1:1,這就是逆治從治的原則。
滋陰壯水,補充陰氣,火氣自然就會下降,可以使用炒黃柏、地黃等藥物。
鎮墜,可以使用紫雪、珍珠、琥珀、犀角、雲母、硃砂、石膏等藥物。如果是輕度的病情,可以使用安神丸。
針,對於不同的經絡,可以使用不同的主治病症的藥物。例如,肝臟問題(氣,柴胡;血,黃芩),心臟問題(氣,麥門冬;血,黃連),脾臟問題(氣,白芍;血,生地),肺部問題(氣,石膏;血,梔子),腎臟問題(氣,知母;血,黃柏),膽囊問題(氣,連翹;血,柴胡),胃部問題(氣,葛根;血,大黃),三焦問題(氣,連翹;血,地骨皮),膀胱問題(氣,滑石;血,黃柏),大腸問題(氣,連翹;血,大黃),小腸問題(氣,赤茯苓;血,木通),包絡問題(氣,麥門冬;血,牡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