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暑

回本書目錄

1.

熱傷氣。火極陰虛。注暑,暑風,熱極也。暍是陽症,暑是陰證。脈沉弱者,切不可用寒涼。

,陰虛元氣不足者,清暑益氣湯。陽虛,補中益氣湯。挾痰加半夏,或生脈散。

,挾火兼痰實者,可用吐法。暑風多痰。

清熱,天水、白虎皆可用。熱悶,辰砂、五苓。脈弦實,黃連、香薷。有痰。消暑丸。

清神,香薷、天水、東垣清暑益氣湯加石膏。

清燥,濕熱相合,而刑庚金,陽明病在下,東垣清燥湯方、消暑丸至妙,夏月不可無。

分利,熱甚,自汗而渴,便澀者,五苓分利之,桂苓甘露飲。

,吐瀉,脈沉微甚者,可用附子、大順散、香薷丸、桂苓丸、水浸丹。伏熱傷冷,縮脾飲,冷香飲子。

瀉火,黃連解毒湯、神芎丸。

,治伏暑泄瀉,身熱脈弱,宜來復丹。

白話文:

[暑]

【現代譯文】 熱度會損傷人體的氣力。當火氣過旺,身體會出現陰虛的情況。所謂的暑風、熱極,指的是體內熱度過高。暍症是屬於陽性的病症,而暑症則是陰性病症。如果脈象呈現出沉弱的狀態,千萬不能使用寒涼的藥物治療。

,對於陰虛和元氣不足的人,可以服用清暑益氣湯。如果是陽虛,則應選擇補中益氣湯。若伴有痰多,可以加入半夏,或者服用生脈散。

,對於火氣大且痰多的人,可以使用催吐的療法。暑風通常伴隨大量的痰。

清熱,天水和白虎湯都可作為清熱的藥物。如果感到悶熱,可以服用辰砂和五苓散。脈象弦實的人,黃連和香薷可以作為治療選擇。另外,消暑丸也是不錯的選擇。

清神,香薷、天水和東垣清暑益氣湯加石膏可以幫助清心安神。

清燥,當濕熱結合,對肺部造成傷害,導致陽明病在下腹部發生時,東垣清燥湯和消暑丸是最佳選擇,夏天一定不能缺少。

分利,對於熱度高,自汗口渴,排便困難的人,五苓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桂苓甘露飲也能提供幫助。

,對於嘔吐和腹瀉,脈象沉微嚴重的人,可以考慮使用附子、大順散、香薷丸、桂苓丸、水浸丹等溫補的藥物。對於被冷飲傷到脾胃的人,縮脾飲和冷香飲子是很好的選擇。

瀉火,黃連解毒湯和神芎丸能有效地幫助瀉火。

,對於伏暑引起的腹瀉,身體發熱,脈象弱的人,應該使用來復丹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