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濕

回本書目錄

1.

風濕、濕熱、濕痰、濕腫、濕痹。

發汗,羌活、仙術之類。

分利滲泄,五苓加羌活。

,羌活勝濕湯、平胃之類。

解肌實表,風濕相搏,一身盡痛,金櫃黃耆防己湯。

,氣實邪勝者,神佑、導火、舟車等丸。氣虛者,桑白皮、茯苓、人參、葶藶、木香之類。

各經主治藥

肝(白朮),脾,肺,腎(澤瀉),胃(白朮),小腸(車前),三焦(陳皮),膀胱(茵陳),大腸(秦芤),心包絡(茗)

白話文:

[濕]

濕相關的疾病包括:風濕、濕熱、濕痰、濕腫、濕痹。

發汗:可使用如羌活、仙術這類的草藥來促進排汗。

分利滲泄:可用五苓加上羌活來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

:可用羌活勝濕湯或平胃散這類藥物來調節身體濕度。

解肌實表:當風濕相互作用,導致全身疼痛時,可用金櫃黃耆防己湯來緩解。

:對於體質壯實且病邪強盛的人,可使用神佑、導火、舟車等丸。若為體質虛弱者,則應使用桑白皮、茯苓、人參、葶藶、木香等草藥。

各經主治藥

肝經:主要使用白朮。 脾經:無特別提及,通常與其他臟腑一同調理。 肺經:無特別提及,通常與其他臟腑一同調理。 腎經:主要使用澤瀉。 胃經:主要使用白朮。 小腸經:主要使用車前草。 三焦經:主要使用陳皮。 膀胱經:主要使用茵陳。 大腸經:主要使用秦芤。 心包絡:主要使用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