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燥

回本書目錄

1.

有痰實、血少、風邪、火熱、消渴,皆為燥。

降火,白虎、益元、清神、疏風、麻仁丸。

益血滋陰,血少陰虛者,四物加炒柏、桃仁之類。

清金,肺熱身燥,宜清金降火。

潤腸,手陽明燥實,宜與麻仁丸脾約。

,痰實,宜滾痰丸、利膈丸或三乙承氣、柴胡飲子。

,風熱之邪,脈盛氣實,防風通聖散。

,老人便燥澀,黃耆、陳皮,麻仁湯。

各經主治藥

肝(當歸),心(麥門冬),脾(麻仁),肺(杏仁),腎(柏子仁),大腸(硝石),小腸(茴香),三焦(山藥),膀胱(茴香),心包絡(桃仁)

白話文:

[乾燥]

以下狀況都可能導致身體乾燥:有實質的痰、血液量不足、風邪入侵、身體火氣過旺、或是糖尿病等。

降火:對於需要降火的情況,可以使用白虎湯、益元散、清神湯、疏風散、以及麻仁丸來治療。

滋養血液,滋陰:對於血液量少,且有陰虛的人,可以在四物湯中加入炒柏子和桃仁。

清肺:若是因為肺部過熱導致全身燥熱,應要清肺降火。

潤滑腸道:若手陽明腸胃道乾燥且有實證,適合服用麻仁丸以調節脾臟功能。

瀉下:對於實質的痰,可選擇滾痰丸、利膈丸,或是三乙承氣湯、柴胡飲子。

發汗:對於風熱邪氣,且脈象強盛、氣血充實的,可以使用防風通聖散。

補充:對於老年人排便乾澀的情況,可以使用黃耆、陳皮,並配以麻仁湯。

各經絡的主要治療藥物

肝經(當歸),心經(麥門冬),脾經(麻仁),肺經(杏仁),腎經(柏子仁),大腸經(硝石),小腸經(茴香),三焦經(山藥),膀胱經(茴香),心包絡(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