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頭眩

回本書目錄

頭眩

1. 頭眩

或運。痰挾氣虛,火積其痰。脈大是久病。

利痰清熱,南星、半夏、桔梗、枳殼、陳皮、甘草、茯苓、黃芩之類。

疏風,川芎茶調散。兼熱痰,二陳加羌活、仙術、黃芩,青州白丸子。

降火,滾痰丸、清空膏。

導飲,蠲痰丸。

消食,有內傷停食挾痰而致。

活血,脈澀有死血。

補氣,虛者,參、朮、耆、歸、陳皮、甘草之類。

搐鼻,濕甚者,牛末吹之。

,上星、風池二穴、天柱。

白話文:

[頭暈]

有時候,頭暈是由於痰濕與氣虛相夾,加上體內火熱聚集成痰,脈搏顯得強大,這通常代表是長久的疾病。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會使用能化痰清熱的藥物,像是天南星、半夏、桔梗、枳實、陳皮、甘草、茯苓和黃芩等。

如果同時伴有風邪,我們會使用川芎茶調散來疏散風邪。若同時有熱痰,則會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入羌活、蒼朮、黃芩,或者使用青州白丸子。

若要降火,會使用滾痰丸或清空膏。

若要促進消化,有時頭暈是由於飲食過量,食物滯留並夾雜痰濕導致。

若要活絡血液,脈搏遲鈍可能代表有淤血存在。

若要補充元氣,對於體質虛弱的人,我們會使用人參、白朮、黃耆、當歸、陳皮和甘草等。

對於濕氣過重的情況,我們會使用牛黃粉吹入鼻孔。

至於針灸療法,我們會選擇上星穴、風池穴和天柱穴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