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自汗
自汗
1. 自汗
氣虛、濕熱、陽虛。
助陽,參朮中佐以桂枝,甚者附子。
下,火氣上蒸於胃作汗者,涼膈散。
補,心虛者,礪粉丸補之。
撲斂,牡蠣、麩皮、麻黃根、藁本、糯米、防風、白芷,為末,周身撲之。
封臍,何首烏末,津調封之。
消導,脾胃有食積,熱而自汗,須導之,脾積丸。
白話文:
[自汗]
(1) 如果是因為氣虛、濕熱或陽虛導致的自汗。
- 助陽:可以使用人參、白朮搭配桂枝來輔助提升體內的陽氣,若情況較嚴重,則可加入附子。
(2) 若是由於胃部火氣上升導致的自汗。
- 可使用涼膈散,這是一種能清熱解毒、涼血止汗的方劑。
(3) 若是心虛導致的自汗。
- 可使用礪粉丸進行補充。
(4) 撲斂:牡蠣、麩皮、麻黃根、藁本、糯米、防風、白芷,磨成粉末後全身塗抹,能收斂止汗。
(5) 封臍:使用何首烏磨成粉末,用口水調和後封在肚臍上,有助於止汗。
(6) 消導:若是脾胃有食物積滯,熱氣導致自汗,需使用脾積丸幫助消化和引導,以減少自汗現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