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喘

回本書目錄

1.

未發,以扶正氣為主。已發,以攻邪為主。有外感邪盛。

,氣虛短氣,用人參、蜜炙黃柏、麥門冬、地骨、阿膠、桑白皮。

降痰,有痰亦短氣而喘。導痰湯方:

半夏、南星、陳皮、枳實、茯苓、甘草。

滋陰,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地黃丸。年高痰喘不定者,必用此,仍茯菟與地黃等分。

疏利風痰,《婦人大全良方》千緡湯方:

半夏、皂角、炙草、生薑。

降火,有熱甚而喘。

泄水,有水乘肺而喘,葶藶、牽牛之類。

降氣,導氣湯、蘇子降氣湯,氣實導氣下行。

潤燥,款花膏。

,有胃實壅遏,以承氣湯下之,氣實者下之。

,椒目為細末一二錢,用薑汁調下止之。又蘿蔔蒸熟為君、皂角燒灰等分、薑汁,煉蜜丸,梧桐子大,服五六十丸。劫後,看證用藥。

,外感心下有水氣,乾嘔而喘,小青龍去麻黃加杏仁主之。

白話文:

[喘]

還未發病時,應以增強體質為主要目標。一旦發病,則應以清除病原為主。若是由外來病毒引起且病毒量多。

補充能量,若因元氣不足導致呼吸急促,可使用人參、蜜炙黃芪、麥門冬、地骨皮、阿膠、桑白皮。

化痰,有痰也會造成呼吸困難和喘息。導痰湯的成分包括:半夏、南星、陳皮、枳實、茯苓、甘草。

滋養陰液,若因陰虛,從小腹以下火熱上升,可用六味地黃丸。對於年長者,若痰喘不定,也需使用此方,並且配合茯苓和菟絲子,與地黃的比例相等。

疏通風痰,根據《婦人大全良方》,千緡湯的成分包括:半夏、皁角、炙甘草、生薑。

降火,若有熱度過高導致喘息。

排水,若有水分過多影響到肺部,可使用葶藶子、牽牛子等藥物。

降氣,導氣湯、蘇子降氣湯,若氣血旺盛,可引導氣血下行。

潤燥,款冬花膏。

通便,若有胃實壅塞,可用承氣湯進行排便,若氣血旺盛,也可進行排便。

強制止喘,可用胡椒籽磨成細粉一至二錢,用薑汁調合服用。另有一種方法是將蘿蔔蒸熟為主,皁角燒成灰與之等比例混合,再加入薑汁,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一次服用五六十顆。強制止喘後,再根據病情用藥。

保暖,若是因外來感染,心臟下方有水氣,幹嘔且喘息,可用小青龍湯去掉麻黃,加入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