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疝
疝
1. 疝
因寒、氣、濕熱、痰積流下,㿗,不痛者是也。
溫,酒煮當歸丸、奪命丹、十補丸。按之痛定者屬虛。桂(炒、),梔子、烏頭,薑汁糊丸,劫痛,第三四十丸服。海石、小茴香,入薑汁,湯調下。或鹽煎散、烏頭桂枝湯。
導氣,郁甚,復元通氣散、天台烏藥散。
上病,尿時,用手掩右口鼻耳,少時效。右則取右。
疏風,大抵多是肝病。
滲濕,五苓加川楝。
下,三白散。控引睪丸,蜘蛛散選用之。
灸,大敦、三陰交。一法,於臍中蒸之。
一法:於小腹下橫紋斜尖上灸一壯,以下連灸三處,神效。
針,太衝、大敦、跳骨、足小指下。
行血,有食積與瘀血成痛者,炒梔子、桃仁、山楂、枳實、吳茱萸、荔核,薑汁糊丸。
消㿗,外腎囊偏大,用荔核、橄欖核,鼻涕團果核,共燒灰,空心用小茴香湯調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疝氣的各種治療方法,內容如下:
疝氣是由寒涼、氣滯、濕熱、痰積導致的,它會使下腹部腫脹,但不一定會疼痛。
對於由寒涼引起的疝氣,可以使用當歸丸、奪命丹或十補丸,這些藥物都是用酒來烹煮的。如果按壓腫脹部位會感到疼痛,這通常代表病情較為嚴重。這種情況下,可使用炒過的肉桂、梔子和烏頭,並以薑汁糊丸,然後服用三十到四十粒。或者,可以將海石和小茴香加入薑汁,用水調合後服用。此外,鹽煎散和烏頭桂枝湯也是選擇之一。
若疝氣是因氣滯引起,且症狀嚴重,可以服用復元通氣散或天台烏藥散。
在排尿時,可以用手遮住右側的口、鼻和耳朵,這會對病情有所幫助。如果病在右側,就專注處理右側。
若疝氣是由風邪引起,通常與肝臟有關。
若是由濕氣引起,可以使用五苓散加上川楝子。
若需進行下焦治療,可以使用三白散。若睪丸有拉扯感,可以考慮使用蜘蛛散。
針灸療法方面,可以針刺太衝穴、大敦穴、跳骨穴和腳小趾下方。
若疝氣是由於血液循環不暢引起,且伴有食積或瘀血,可以使用炒梔子、桃仁、山楂、枳實、吳茱萸和荔核,再以薑汁糊丸。
若要消除疝氣引起的腫脹,可以將荔核、橄欖核和鼻涕果核一起燒成灰,然後在空腹時以小茴香湯調合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