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痔瘡
痔瘡
1. 痔瘡
甘草(二錢,生用),用米泔水調服之。
一方:大黃(煨,三錢),牡蠣(煅,一兩),為末,作十服,空心服效。
熏,用無花果葉煎水,熏少時再洗。好醋沃燒新磚,如法坐熏。
點,以藥點蝕瘡去之。
涼血,槐角丸,下血者劫之。
滋陰,地黃丸必用之,空心服一百丸。
地黃丸方:
槐角(炒),柏(炒),杜仲(炒),茝(各一兩),山藥,山茱萸,獨活(各八錢),澤瀉,丹皮,茯菟(各六錢),黃耆(一兩半),熟地(一兩六錢),白附(二錢),蜜和為丸。
世俗坐臥熊皮上極效,皮襯鞋底亦妙。
白話文:
【痔瘡】
使用兩錢生甘草,以淘米水調和後服用。
另一方法:取三錢大黃(微火烘製),一兩牡蠣(煅燒過),研磨成粉末,分作十次服用,需在空腹時服用纔有效。
燻治法:使用無花果葉煮水,先燻蒸一段時間後再清洗。也可以用好醋澆在剛燒熱的新磚上,按照相同的方式坐下燻蒸。
點治法:使用藥物點蝕瘡處,以去除痔瘡。
涼血治療:使用槐角丸,對於出血症狀有止血效果。
滋陰治療:地黃丸是必選藥物,空腹時服用一百粒。
地黃丸的配方如下:
槐角、柏子仁、杜仲、白芷各一兩(均需炒制),山藥、山茱萸、獨活各八錢,澤瀉、牡丹皮、茯苓、菟絲子各六錢,黃芪一兩半,熟地一兩六錢,白附子二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後,以蜂蜜和成丸狀。
民間流傳坐在熊皮上或在鞋底墊上熊皮,對治療痔瘡非常有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