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瀉痢

回本書目錄

瀉痢

1. 瀉痢

氣虛兼寒熱,食積、風邪、驚邪、熱濕,陽氣下陷,痰積。當分治,瀉輕痢重。

升散,胃風湯、防風芍藥湯、神朮散、蒼朮防風湯、敗毒散皆可汗之。

攻裡,濕熱用導水丸,兼郁承氣湯、和中丸。積滯用聖餅子、脾積丸。冷積局方蘇感丸。下後用藥調理。痢初得者,必用下,通因通用。濕熱甚者,宣明玄青膏。

白話文:

氣虛體弱,又兼有寒熱交替,可能還有食積、風邪、驚嚇、濕熱等症狀,以及陽氣下陷、痰濕積聚。應該根據不同病因進行治療,輕則瀉下,重則痢疾。

對於升散之症,可以使用胃風湯、防風芍藥湯、神朮散、蒼朮防風湯、敗毒散等方劑,以達到發汗的效果。

對於攻裡之症,濕熱症狀可用導水丸治療,若兼有郁證,可配合承氣湯、和中丸。積滯症狀可用聖餅子、脾積丸治療,冷積則可用蘇感丸。瀉下後需要用藥調理,痢疾初發者,必須用下藥通便,通因通用。濕熱嚴重者,則可用宣明玄青膏治療。

和氣,後重窘迫用木香檳榔。白屬氣,赤白者氣血受病,赤黑相兼屬濕熱,青綠雜風與火濕。

涼血,下血者當涼血,歸、苄。赤屬血,《保命集》四物加槐花、黃連、米殼。

,脈沉弱而腹痛,用姜附加對五苓、理中丸、機要漿水散。色青者,寒兼風。

升提,陽氣下陷,升陽益胃加桔梗,醋沃南星。用一葉梅外貼極效,起泡便止。

白話文:

和氣不足,導致身體沉重、憋悶,可以用木香、檳榔來調理。白色代表氣,紅色和白色混雜則代表氣血受病,紅色和黑色混雜則代表濕熱,青色和綠色混雜則代表風與濕熱。

出血時需要涼血止血,可以用地榆、白芷。紅色代表血,《保命集》中記載四物湯加上槐花、黃連、米殼可以涼血止血。

脈象沉弱,腹痛,可以用生薑附加五苓散、理中丸、機要漿水散來溫補。青色代表寒邪兼風邪。

陽氣下陷,可以用升陽益胃湯加上桔梗,醋沃南星來升提陽氣。用一葉梅外貼,效果顯著,起泡後就能止住。

收斂,實腸散、桃花湯、養臟湯、嚴氏烏梅丸、元戎烏梅散,如米殼、榴皮、龍骨之類。

勝濕,平胃散、,曲芎丸之類。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為脾泄,機要白朮芍藥湯、茯苓湯。濕勝,仙術炒用。

滲泄,陰陽不分,淡以滲之,五苓、豬苓之類。或單用薏苡實炒為末服之。

白話文:

收斂,可以用實腸散、桃花湯、養臟湯、嚴氏烏梅丸、元戎烏梅散,或是像米殼、榴皮、龍骨等藥材。

勝濕,可以用平胃散、曲芎丸等藥物。老人如果過度寵愛,飲食過度傷脾,就會造成脾泄,這時候需要用白朮芍藥湯、茯苓湯來調理。如果濕氣過盛,可以使用仙術炒來服用。

滲泄,是因為陰陽不調,可以用淡藥來滲透,例如五苓散、豬苓等。也可以單獨使用炒過的薏苡實研磨成粉末服用。

,初不可便補。氣虛者補中益氣。血虛神弱,人參、白朮、當歸、川芎、炒芍藥、茯苓,少加黃連之類。錢氏白朮散、十全大補湯。

,瀉痢,脈沉伏細弱下陷者,用來復丹、靈砂丹以劫之。

清暑,中暑暍而脈虛者,香薷散、桂苓甘露、清暑益氣湯。

白話文:

補,剛開始不可馬上補。氣虛的人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補氣。血虛神弱的人可以用人參、白朮、當歸、川芎、炒芍藥、茯苓,再少加一點黃連之類的藥材。像錢氏白朮散、十全大補湯這種補益的方子也適用。

劫,瀉痢,脈象沉伏細弱下陷的人,可以用來復丹、靈砂丹來劫邪。

清暑,中暑而脈象虛弱的人,可以用香薷散、桂苓甘露、清暑益氣湯來清暑解熱。

,陷下則灸之。脾俞、關元、腎俞、復溜、腹哀、長強、太谿、大腸俞、三里、氣舍、中脘。

解熱,外熱者先退熱,柴、芩、連。內熱者香連丸、芍藥柏皮丸、黃連阿膠丸。噤口者解毒。

分利,胃苓湯,與淡滲同五苓。或獨用芣香散。

外貼,以一葉梅於印堂貼之。

,有痰飲在膈上,氣不能降,以致大腸不能收斂而瀉利。痰在肺中,宣大腸之不固也,宜吐之。

白話文:

灸,如果病灶在身體下方,就用艾灸治療。灸的穴位有脾俞、關元、腎俞、復溜、腹哀、長強、太谿、大腸俞、三里、氣舍、中脘。

治療發熱,如果是外感發熱,要先退熱,可以用柴胡、黃芩、黃連。如果是內熱,可以用香連丸、芍藥柏皮丸、黃連阿膠丸。如果患者張口困難,要解毒。

治療水瀉,可以用胃苓湯,與淡滲湯一樣,都是五苓散的變方。也可以單用芣香散。

外敷治療,可以在印堂穴貼上一葉梅。

宣通治療,如果痰飲停留在膈膜上,氣機不能下降,導致大腸不能收斂而出現腹瀉,是因為痰飲阻礙氣機下降,影響大腸功能,宜用宣肺化痰的藥物。如果痰飲停留在肺中,則會導致大腸功能不固,也會出現腹瀉,宜用吐痰的藥物。

盒臍,噤口痢用田螺於臍中盒之,以引下其熱,黃連多加參朮,終日呷之,如吐再進。

補腎,腎泄久不止,脈沉細無力,二神丸、本事五味子散、金鎖正元丹。

和脾氣,脾氣不和,濁氣下干,不能愈者,問病人思食何物,與食之,脾氣和而愈矣。

消積,因積作者脾積丸,方見後。

青皮,陳皮,三稜(炒),蓬朮(煨。各二錢),莎實(二兩,炒),肉果,山豆(炒),山楂丁香,砂仁,檳榔,薑黃,厚朴(炒。各二錢),黃連(三錢),木香(一錢半),檀香(二錢),澄茄(一錢),白豆蔻(一錢),麥櫱(炒,二錢)

上為末,蠟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

白話文:

治療噤口痢,可用田螺放於臍中盒內,以引下熱氣。黃連多加參朮,整日服用,如吐了再吃。

補腎,腎虛久泄不止,脈象沉細無力,可用二神丸、五味子散、金鎖正元丹。

和脾氣,脾氣不和,濁氣下沉,久治不愈,詢問病人想吃什麼,給他吃,脾氣調和就會痊癒。

消積,因積食導致的脾積,可用脾積丸,配方後面再說。

青皮、陳皮、三稜(炒)、蓬朮(煨,各二錢)、莎實(二兩,炒)、肉果、山豆(炒)、山楂、丁香、砂仁、檳榔、薑黃、厚朴(炒,各二錢)、黃連(三錢)、木香(一錢半)、檀香(二錢)、澄茄(一錢)、白豆蔻(一錢)、麥櫱(炒,二錢)。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用蠟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二三十粒,溫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