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頭痛

回本書目錄

頭痛

1. 頭痛

有風、風熱,多主於痰、濕、寒、破傷風、下實內閉之作痛。痛甚者火多。血虛難治。

發散,風邪與寒、破傷風、如聖散蔥酒調服。

,痰留膈上,氣實成郁壅盛者,宜吐之。

消風,川芎茶調散。風熱防風通聖散。風寒仲景加味麻黃湯。

清熱,清空膏,片子黃芩一味,為末調服。寶鑑石膏散。

散濕,三因芎術湯。

補氣,有因虛寶鑑順氣和中湯。陰虛用天雄、川芎類。只灸亦可。

補血,血虛者,四物倍芎,加石膏、荊穗。陰虛用補陰丸。

導痰,青州白丸子、秘藏半夏白朮天麻湯。

捷嚏,用不臥散搐之。痛甚以豬牙皂角二錢,玄胡、青黛些少,搐鼻取涎。

,疏風散寒。

,脈浮取腕骨、京骨穴。脈長取合谷、衝陽。脈弦取陽池、風府、風池。

,少陽偏頭痛,多便閉,宜下之。

敷瘠,用傷寒汗後法,敷貼細辛、草烏。

各經主治藥

陽明(白芷、石膏),少陽(柴胡、川芎),太陽(藁本、羌活),太陰(蒼朮、半夏),少陰(細辛、獨活),厥陰(吳茱、當歸)

白話文:

[頭痛]

頭痛可能由風邪、風熱引起,常與痰、濕、寒、破傷風或下實內閉相關。疼痛劇烈時,可能是火氣旺盛。若是血虛導致的頭痛,治療起來會比較困難。

發散,對於風邪、寒氣或是破傷風所引起的頭痛,可以使用聖散,並以蔥酒調服。

,若痰積在膈上,氣實而形成鬱結,這種情況適合嘔吐療法。

消風,川芎茶調散可用於消除風邪;風熱頭痛則適用防風通聖散;風寒頭痛,則可考慮使用仲景加味麻黃湯。

清熱,清空膏,主要成分是黃芩,磨成粉後調服;另外,寶鑑石膏散也有清熱的效果。

散濕,三因芎術湯可去除濕氣。

補氣,虛弱導致的頭痛,可服用順氣和中湯;若屬陰虛,則可使用天雄、川芎類藥物,或者單純施灸。

補血,血虛頭痛,可以四物湯加倍使用川芎,再添加石膏、荊穗;若屬陰虛,則可服用補陰丸。

導痰,青州白丸子、祕藏半夏白朮天麻湯可幫助導出痰液。

捷嚏,使用不臥散刺激打噴嚏。若疼痛非常嚴重,可用豬牙皁角二錢,玄胡、青黛少量,塞入鼻子引出痰涎。

,施灸有助於疏散風邪、驅寒。

,若脈象浮,取腕骨、京骨穴;脈象長,取合谷、衝陽穴;脈象弦,取陽池、風府、風池穴。

,少陽部位的偏頭痛,若伴有便祕,應考慮使用瀉下療法。

敷瘠,對於風寒後遺症,可用細辛、草烏製成藥膏敷貼。

各經主治藥

陽明經:白芷、石膏;少陽經:柴胡、川芎;太陽經:藁本、羌活;太陰經:蒼朮、半夏;少陰經:細辛、獨活;厥陰經:吳茱、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