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金匱鉤玄》~ 附錄 (3)

回本書目錄

附錄 (3)

1. 五、三消之疾燥熱勝陰

嘗讀劉河間先生三消之論,始言天地六氣五味,以配養人身六味五臟,而究乎萬物之源;終引《內經》論渴諸證,以辯乎世方熱藥之誤。此比物立象,反復詳明,非深達陰陽造化之機者,孰能如是邪。

請陳其略:夫經中有言心肺氣厥而渴者,有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結熱而渴者,有言脾痹而渴者,有因小腸痹熱而渴者,有因傷飽肥甘而食渴者,有因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行勞倦遇天熱而渴者,有因傷害胃干而渴者,有因腎熱而渴者,有因痛風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異,其為燥熱之疾一也。

三消之熱,本濕寒之陰氣衰,燥熱之陽氣大甚,皆因乎飲食之餌失節,腸胃乾涸,而氣液不得宣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鬱甚;或因久嗜咸物,恣食炙爆,飲食過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積久實熱結於下焦,虛熱血氣不能制,實熱燥甚於腎,故渴而不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

若飲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此三消者,其燥熱同也。故治疾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

豈不以滋潤之劑,養陰以制燥,滋水而充液哉。何故?泄漏消渴,多者不知其書,謂因下部腎水虛,不能制其上焦心火,使上實熱而多煩渴,下虛冷而多小便。若更服寒藥,則元氣轉虛,而下部腎水轉衰,則上焦心火尤難治也。但以暖藥補養元氣,若下部腎水得實,而勝退上焦心火,則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籲!若此未明陰陽虛實之道也。

夫腎水屬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若腎水陰虛,則心火陽實,是謂陽實陰虛,而上下俱熱矣。以彼人言,但見消渴數溲,妄言為下部寒爾,豈知腸胃燥熱怫鬱使之然也。且夫寒物屬陰,能養水而瀉心;熱物屬陽,能養火而耗水。今腎水既不能勝心火,則上下俱熱,奈何以熱養腎水欲令勝心火,豈不暗哉。

彼不謂水氣實者必能制火,虛則不能制火。故陽實陰虛,而熱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陰實陽虛,不能制水,小便利而常多。此又不知消渴小便多者,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緻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滲泄浸潤於外,以養乎百骸。故腸胃之外燥熱太甚,雖多飲水入於腸胃之內,終不能浸潤於外,故渴不止而小便多。

水液既不能滲泄浸潤於外,則陰燥竭而無以自養,故久而多變為聾盲瘡瘍痤痱之類而危殆。其為燥熱傷陰也,明矣。

白話文:

我曾經研讀劉河間先生對於三消病症的理論,他從天地的六氣和五味開始談起,說明這些如何配合調養人體的六味及五臟,進而探討萬物的根本;最後引用《黃帝內經》關於口渴等症狀的討論,來辨析世人對於熱性藥物的誤解。這種比照事物現象進行詳細說明的方法,反覆闡述,若非深刻理解陰陽變化奧祕的人,誰能如此清晰地表達呢?

讓我們簡要概述一下:經典裡提到心肺氣逆導致口渴、腎臟過熱造成口渴、胃與大腸結熱引發口渴、脾臟受阻而口渴、小腸受阻發熱導致口渴、因暴飲暴食肥甘厚味而產生口渴、酒醉飽食後口渴、長途跋涉疲憊遇上炎熱天氣而口渴、胃部受傷乾燥引起口渴、腎臟過熱造成口渴、痛風引發口渴等。雖然這些疾病涉及五臟的不同部位,遭遇的情況也各不相同,但都是由燥熱所引起的疾病。

三消的熱症,根本原因是濕寒的陰氣衰弱,燥熱的陽氣過盛,通常是由於飲食節制失當,腸胃乾燥,氣液無法正常平衡。或者精神過度消耗,超出正常範圍;或是因為大病後,陰氣受損,血液衰弱,陽氣強悍,燥熱鬱積過甚;或者長期過度嗜好鹹食,放縱食用煎炸食物,飲食過量;也有年輕人長期服用金石丸散,導致下焦實熱結聚,虛熱血氣無法控制,腎臟實熱過度,因此口渴但不想喝水。如果喝水很多且尿量多,這被稱為消渴。

如果飲食多但不是非常口渴,尿頻且身體消瘦,這被稱為消中。如果口渴且喝水不停,腿腳消瘦,且尿液帶有油脂,這被稱為腎消。這三種消症,其燥熱性質是一致的。因此,治療這些疾病,需要補充腎臟的陰寒之虛,瀉去心臟的陽熱之實,消除腸胃的燥熱,滋補全身的津液。讓氣血流通順暢,津液生成不枯竭,氣血運行不阻滯,這樣疾病就能逐漸消失。

這難道不是使用滋潤的藥物,滋養陰氣以抑制燥熱,滋補津液嗎?為什麼呢?很多人不明白消渴和頻尿的原因,認為是因為下焦腎水虛弱,無法抑制上焦心火,導致上焦實熱且口渴頻繁,下焦虛寒且尿量增多。如果再服用寒涼藥物,則元氣更加虛弱,下焦腎水更衰弱,那麼上焦的心火就更難以控制了。但是,如果使用溫補藥物滋養元氣,當下焦腎水充足時,就能抑制上焦的心火,自然而然口渴停止,小便恢復正常,疾病就會痊癒。唉!這種觀點並沒有真正理解陰陽虛實的道理。

腎水屬於陰氣,本質上是寒涼的,虛弱時會表現為熱。心火屬於陽氣,本質上是熱的,虛弱時會表現為寒。如果腎水陰虛,心火陽實,這就是所謂的陽實陰虛,上下兩焦都呈現熱象。根據某些人的說法,他們只看到消渴和頻尿的症狀,錯誤地認為這是下焦寒涼所致,卻不知道是腸胃燥熱鬱積造成的。此外,寒涼的食物屬於陰氣,可以滋養腎水並抑制心火;熱性的食物屬於陽氣,可以滋養心火並消耗腎水。現在腎水無法抑制心火,上下兩焦都處於熱象,怎麼能夠通過熱性的食物來滋養腎水,期望它能抑制心火呢?這不是很荒謬嗎?

他們不明白,當水氣充足時,確實能抑制火氣;水氣虛弱時,就無法抑制火氣。所以,當陽氣實而陰氣虛時,熱燥消耗體液,尿液變得淋漓且量少。當陰氣實而陽氣虛時,無法控制水分,尿液變得頻繁且量多。然而,他們不明白消渴伴隨頻尿的原因,是因為燥熱過度,導致三焦和腸胃的腠理(皮膚毛孔)鬱閉結滯,組織緊密堵塞,使得水分無法向外滲透滋潤全身,以養護身體各部位。因此,腸胃外側的燥熱過度,即使大量飲水進入腸胃內部,最終仍無法向外滋潤全身,所以口渴不會停止,尿量仍然多。

既然水分無法向外滲透滋潤全身,那麼陰氣就會乾燥枯竭,無法自我滋養,久而久之,容易發展成為耳聾、視力障礙、皮膚潰瘍、皮疹等嚴重問題,對健康構成威脅。這清楚地表明,燥熱傷害陰氣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2. 六、泄瀉從濕治有多法

泄瀉者,水瀉所為也。由濕本土,土乃脾胃之氣也。得此證者,或因於內傷,或感於外邪,皆能動乎脾濕。脾病則升舉之氣下陷,濕變注並出大腸之道,以胃與大腸同乎陽明一經也。云濕可成泄,垂教治濕大意而言。後世方論泥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凡泄瀉之藥,多用淡滲之劑利之。

下久不止,不分所得之因,遽以為寒,而用緊澀熱藥兜之。夫泄有五飧。泄者,水穀不化而完出,濕兼風也;溏泄者,所下汁積黏垢,濕兼熱也;鶩泄者,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濕兼寒也;濡泄者,體重軟弱,泄下多水,濕自甚也;滑泄者,久下不能禁固,濕勝氣脫也。若此有寒熱虛實之不同,舉治不可執一而言。

謹書數法於後:夫泄有宜汗解者。經言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又云:久風為飧泄,若保命集云,用蒼朮、麻黃、防風之屬是也。有宜下而保安者。若長沙言,下痢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下利已瘥至其時復發者,此為下未盡更下之安,悉用大承氣湯加減之劑。有宜化而得安者。

格致餘論,夏月患泄,百方不效,視之,久病而神亦瘁,小便少而赤,脈滑而頗弦,格悶食減。因悟此久積所為,積濕成痰留於肺中,宜大腸之不固也。清其源則流自清。以茱萸等作湯,溫服一碗許,探喉中,一吐痰半升,如利減半,次早晨飲,吐半升而利止。有以補養而愈者,若脾胃論,言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大便泄瀉,從黃耆建中湯。

有宜調和脾濕而得止者,若潔古言曰:四肢懶倦,小便不利,大便走泄,沉困,飲食減少,以白朮、芍藥、茯苓,加減治之。有宜升舉而安者,若試效方言:胃中濕脾弱,不能運行,食下則為泄,助甲膽風勝以克之。以升陽之藥羌活、獨活、升麻、防風、炙甘草之屬。有宜燥濕而後除者,若脾胃論言:上濕有餘,脈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從平胃散。有宜寒涼而愈者,若長沙言:協熱自利者,黃芩湯主之。

舉其濕熱之相宜者,若長沙言,下利脈遲緊痛未欲止當溫之;下利心痛急當救里;下利清白水液澄澈,可與理中四逆湯輩。究其利小便之相宜者,河間言濕勝則濡泄。小便不利者,可與五苓散、益元散分導之。以其收斂之相宜者,東垣言:寒滑氣泄不固,制訶子散澀之。以上諸法,各有所主,宜獨利小便而濕動也。

豈獨病因寒,必待龍骨、石脂緊重燥毒之屬澀之。治者又當審擇其說,一途取利,約而不博可乎。

白話文:

[六、治療腹瀉從濕氣著手有多種方法]

腹瀉,是由於水分過多造成的。這源於濕氣,而濕氣與脾胃的功能息息相關。得到這種症狀的人,可能是因為內在身體受損,或者是受到外界病菌的影響,都能夠導致脾臟濕氣增加。一旦脾臟生病,它提升的功能就會下降,濕氣會大量地進入到大腸,因為胃和大腸都屬於陽明經脈。我們可以說,濕氣可以引發腹瀉,這就是治療濕氣的主要概念。後世的醫學理論認為,如果治療濕氣不從改善小便開始,那麼治療就沒有到位。因此,大多數治療腹瀉的藥物,都會使用一些能促進小便的藥物。

如果長期腹瀉無法停止,不問原因,就以為是寒冷造成的,然後使用一些收斂性熱藥來抑制,這是錯誤的。腹瀉有五種類型。水穀瀉,指的是食物無法消化完全就被排出,這是濕氣和風邪共同作用的結果;稀便瀉,指的是排泄物粘稠且帶有污垢,這是濕氣和熱氣共同作用的結果;鶩瀉,指的是排泄物清澈冰冷,小便也是清白色的,這是濕氣和寒氣共同作用的結果;濡瀉,指的是身體疲軟無力,排泄物大部分都是水,這是濕氣過盛的表現;滑瀉,指的是長時間排泄無法控制,這是濕氣過剩,氣血流失的表現。這些症狀各有寒熱虛實的不同,治療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

下面我列出幾種方法:有些情況下,腹瀉需要通過發汗來解決。根據醫典,如果春天感受風邪,夏天可能會出現水穀瀉。另外,如果長期感受風邪,也可能會導致水穀瀉。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蒼朮、麻黃、防風等藥物。有些情況下,需要通過下藥來保障健康。如果大腸的脈象滑而快,說明可能有食物殘留在腸道中,應該使用下藥來清除。如果已經治療好,但到了一定時間又再次發作,說明腸道中的食物殘渣還沒有完全清除,應該再次使用下藥。常用的藥物是大承氣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增減。有些情況下,需要通過化濕來獲得安定。

有些情況下,需要通過補養來恢復健康。如果脈象弦細,氣弱,自汗,四肢發熱,大便瀉瀉,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有些情況下,需要通過調和脾濕來止瀉。如果四肢疲倦,小便不暢,大便瀉瀉,精神萎靡,食慾減退,可以使用白朮、芍藥、茯苓等藥物。有些情況下,需要通過提升來獲得安定。如果胃中有濕氣,脾臟功能弱,無法正常運作,食物進入胃中就會造成瀉瀉,可以使用升陽藥物,如羌活、獨活、升麻、防風、炙甘草等。有些情況下,需要通過燥濕來消除症狀。如果上身濕氣過盛,脈象緩慢,精神疲憊,四肢無力,大便瀉瀉,可以使用平胃散。有些情況下,需要通過寒涼來恢復健康。如果腸道中有熱氣,可以使用黃芩湯。

總的來說,對於濕氣和熱氣合併的腹瀉,可以使用黃芩湯。對於脈象遲緩、緊繃、疼痛未停的腹瀉,可以使用溫熱藥物;對於心痛、急迫的腹瀉,需要保護腸道;對於排泄物清白、水液清澈的腹瀉,可以使用理中湯、四逆湯等藥物。對於小便不暢的腹瀉,可以使用五苓散、益元散等藥物來幫助排尿。對於寒冷、滑膩、氣虛的腹瀉,可以使用訶子散等收斂藥物。

以上各種方法,都有各自的適應症,不一定都要使用利尿藥物。不能只是因為病因為寒冷,就一定要使用龍骨、石脂等燥熱、有毒的藥物來收斂。治療者應該仔細選擇適合的方法,不能只看到一種方法,而忽視其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