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難知》~ 後序
後序
1. 後序
東垣先生醫書一帙。予府已鋟梓傳於世矣。今又得一書。亦東垣治疾之法。名曰此事難知。蓋醫之為道。所以續斯人之命。而與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秦焚六經。而廢周公孔子之道。幸而醫書存世。考諸經者。則知黃帝與岐伯之論辯。反復推明五運七氣之秘。以立補泄之法。所以拯斯人之疾。
而人之死生系焉。岐黃既遠。求能推諸五運七氣。而察陰陽升降之候。定臟腑虛實之所因。合經絡上下之所屬。而能起死回生者鮮矣。噫。克紹明之者。其惟東垣先生乎。先生是書。乃言外不傳之秘。誠為人所難知。然方劑雖載其妙理。有不可得而明言者。在乎心領而神會耳。
唐許胤宗曰:醫者,意也。思慮精則得之。此之謂歟。而孟軻氏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與人之巧。亦此謂也。予用壽行而與四方之士共焉。則濟人利物之一端。未必無小補云。成化甲辰歲仲夏既望荊南一人識。
白話文:
[後序]
這是一冊東垣先生的醫學著作,我府上早已將它刻板印刷,廣傳於世。如今我又獲得了另一本,同樣是東垣先生治病的方法,書名叫做《此事難知》。醫學作為一種學問,它的存在能夠延續人的生命,與天地間的生命創造之德相輔相成,絕不能任由其消逝。秦始皇焚燒《六經》,導致周公、孔子的學說被廢棄,但幸運的是,醫書得以保存下來。通過研讀古籍,我們可以瞭解到黃帝和岐伯之間關於醫學的深入討論,他們反覆探討了五行運轉和七種氣象的奧祕,以此確立了補瀉的療法,來拯救病人的疾苦。
人的生死往往與這些醫學知識緊密相連。然而,自從黃帝和岐伯之後,要找到能理解五行運轉和七種氣象,並能觀察陰陽升降的變化,判斷臟腑虛實的原因,整合經絡上下部位,真正能起死回生的醫生,卻是少之又少。唉,能繼承並發揚這種學問的人,恐怕只有東垣先生了吧。先生的這本書,講述的是超越文字之外的醫學祕訣,確實是人們難以掌握的。雖然書中的藥方已經載明瞭其中的奧妙,但有些道理卻無法用語言明確表達,只能用心去領悟,用精神去感受。
唐朝的許胤宗曾經說過:醫學,是一門藝術。只要思考精細,就能理解其中的精髓。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嗎?孟軻也提到:工匠可以教人規矩,卻無法傳授他們的巧思。這也正是同樣的意思。我將這本書推廣出去,與天下學士共享,對於救助他人、利益眾生的一點貢獻,相信必定會有所裨益。在成化甲辰年的仲夏時節,荊南的一位人士寫下了這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