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五 (10)
卷五 (10)
1. 噎膈證六
半夏(一錢半),白茯苓(一錢三分),蘇梗(一錢),厚朴(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七片,大棗一枚,水二鍾,煎八分服。
化痰丸(方見痰證。)
湧痰湯
甘草(一兩),桔梗(一兩),瓜蒂(五錢),枳殼(五錢),陳皮(五錢)
上,用水十碗,煎至五碗,去渣,連連飲盡,浸浮其痰,發一噁心,即大吐。得寬後,可服參苓白朮散調理,不致復發矣。
火
上焦火盛沖逆,食不得下而嘔者,和中桔梗湯加竹茹、枇杷葉,渴者,去半夏,加麥冬。大便燥結者,人參利膈丸微下。血少陰虛,火盛不得眠,食入反出者,硃砂安神丸。
和中桔梗湯(方見嘔。)
人參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痰咳喘滿,和脾開滯,推陳致新,治噎膈之聖藥。
木香(一兩),檳榔(一兩),人參(一兩),當歸(一兩),藿香(一兩),甘草(一兩),枳實(一兩),大黃(酒浸,一兩),厚朴(薑製,一兩)
上為細末,水丸,溫水送下五十丸,如桐子大。仍用豬膽導之,得通便佳。
硃砂安神丸(方見驚悸。)
虛
血氣槁弱而成噎塞者,養血湯,或潤血飲子。脾虛,中氣不足,八珍湯加橘皮、竹茹、枇杷葉。
養血湯
當歸(二錢),生地黃(二錢),玄參(二錢),阿膠(二錢),知母(二錢),紅花(五分,酒洗),桃仁(五分,研泥)
上銼,一劑,水二盞,煎八分,加生白蜜二匙服。
潤血飲子(增)
治血槁成噎。
水一鍾,入阿膠一兩,化開,煎至七分,加竹瀝半盞,人乳一盞,蜜五匙,徐徐服之。
瘀血
瘀血則脈澀,桃仁承氣湯下之。
桃仁承氣湯(方見本條下。)
白話文:
噎膈證六
一種治療噎膈的藥方,使用半夏、白茯苓、蘇梗、厚朴等藥材,加生薑、大棗煎服。另可搭配化痰丸(藥方見痰證部分)。
另一種藥方湧痰湯,使用甘草、桔梗、瓜蒂、枳殼、陳皮煎服,大量飲用,以引發嘔吐,排出痰液。嘔吐後,可用參苓白朮散調理,預防復發。
火盛型噎膈:
上焦火盛導致食物無法下嚥而嘔吐者,可在和中桔梗湯(藥方見嘔吐部分)中加入竹茹、枇杷葉;口渴者,去掉半夏,加入麥冬;大便乾燥者,服用人參利膈丸以緩解;陰虛火旺,睡不好,吃下去的東西又吐出來者,服用硃砂安神丸(藥方見驚悸部分)。
人參利膈丸是治療胸悶、痰咳喘滿、脾胃不和的良藥,也是治療噎膈的特效藥,成分包括木香、檳榔、人參、當歸、藿香、甘草、枳實、大黃(酒浸)、厚朴(薑製),製成水丸服用,並輔以豬膽汁幫助通便。
虛弱型噎膈:
因氣血不足導致噎膈者,可服用養血湯或潤血飲子。脾虛、中氣不足者,可在八珍湯中加入橘皮、竹茹、枇杷葉。
瘀血型噎膈:
脈搏澀滯,提示有瘀血,可用桃仁承氣湯(藥方見本條下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