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五 (1)
卷五 (1)
1. 卷五
2. 脾胃證一
【歌】脾胃相通五穀消,輸精脈絡裕三焦。當其健運施生化,能食而肥氣血饒。四時胃氣為根本,脈實弦洪與石毛。一有所傷營運遠,從此便覺此身嬌。勞形過食中州損,怠惰貪眠面色焦。水不運行生痞脹,食難克化肉潛消。脾胃既病如何療,要適寒溫飲食調。
【論】夫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穀之海。然胃主司納,脾主消導,一表一里,一納一消,運行不息,生化氣血,滋榮脈絡,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皆藉此以生養。故四時皆以胃氣為本,如易之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故萬物資生於坤元也。《脾胃論》云:人之脾胃盛,則多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
脾胃衰,則多食而傷,少食而瘦,過時而飢,此脾胃盛衰可見也。不善攝生者,飲食不節,寒暑不調,喜怒失常,勞役無度,未有不損其脾胃者也。經云:飲食勞倦則傷脾胃。脾土既傷,不能輸運,則氣血精神由此而日虧,臟腑脈絡由此而日損,肌肉形體因此而日削。故有怠惰嗜臥,四肢無力,面色痿黃,食亦消癉,腫滿泄痢之病生焉。
經云: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故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此調理脾胃之良法也。
脾胃不和
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瀉,或脹滿,或吞酸,或噯氣,或噁心,用治中湯。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縮二陳湯、枳朮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治中湯
治脾胃不和,嘔逆霍亂,中滿虛痞,或泄瀉。
人參(一錢),甘草(炙,一錢),乾薑(炮,一錢),白朮(土炒,一錢),青皮(一錢),陳皮(一錢)
上銼,作二服,水二盞,煎一盞,空心服。
枳縮二陳湯
即二陳加砂仁、枳殼。(方見痰證條。)
枳朮丸
治痞消食強胃。
枳實(麩炒,一兩),白朮(二兩)
加橘皮名橘皮枳朮丸。
加曲、糵名曲糵枳朮丸。
加木香名木香枳朮丸。
加半夏名半夏枳朮丸。
加芩連名芩連枳朮丸。
上為末,荷葉煮飯為丸如桐子大,空心白湯送下五、六十丸。
脾胃虛損
脾胃虛損者,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脾胃虛,飲食不進,嘔吐瀉利,四肢無力,怠惰嗜臥,或病後脾胃受傷,元氣不足,參苓白朮散、建中湯。
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
四君子湯
補脾胃大虛,飲食不思,嘔吐泄瀉等證。
人參(去蘆,一錢),白茯苓(一錢),白朮(土炒,二錢),甘草(蜜炒,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服。
如吐瀉,加藿香、白扁豆。咳嗽加桑白皮、五味子。心煩不定加辰砂、酸棗仁、遠志。心熱加麥門冬、茯神、蓮肉。驚風陰證加全蠍、白附子。口渴加乾葛、烏梅。胃冷加丁香、砂仁、木香。腹脹不思飲食加白豆蔻、砂仁。喘急胸膈不寬加枳殼。盜汗加黃耆、小麥。小便澀加豬苓、澤瀉、木通。水瀉不止加木香、訶子、豆蔻。
白話文:
脾胃證一
【歌訣】
脾胃相互協調,才能消化五穀雜糧,將營養輸送到全身經脈,使三焦功能順暢。當脾胃功能正常運作時,就能產生能量,使人能吃能喝,身體肥壯,氣血充足。四季養生都以胃氣為根本,胃氣強盛的表現是脈象有力且弦長。一旦脾胃受損,身體的正常運作就會受到影響,從此就會感到身體虛弱嬌氣。過度勞累或暴飲暴食會損傷脾胃,而懶惰貪睡則會導致面色憔悴。如果體內水分無法正常運行,就會產生腹脹,食物難以消化,身體會逐漸消瘦。如果脾胃生病,要如何治療呢?要適應天氣變化,注意飲食的寒溫調和。
【論述】
脾是儲藏食物的倉庫,胃是容納水穀的海洋。胃主要負責接納食物,脾主要負責消化食物,它們一表一裡,一個接納一個消化,不斷運作,產生氣血,滋養經脈,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都依賴它們來維持生命。因此,一年四季都以胃氣為根本,就像大地一樣承載萬物,具有無窮的德行,因此萬物都依靠大地生長。《脾胃論》說:人的脾胃功能旺盛,就能吃很多東西而不受傷害,過了吃飯時間也不會感到飢餓。
脾胃功能衰弱,就會吃很多東西而傷身,吃很少的東西也會消瘦,過了吃飯時間就會感到飢餓,這就是脾胃盛衰的表現。不善於養生的人,飲食不節制,不注意寒暑變化,情緒起伏不定,過度勞累,沒有不損傷脾胃的。醫書說:飲食過度、勞累過度都會損傷脾胃。脾土一旦受損,就不能正常運化,氣血精神就會日益虧虛,臟腑經絡就會日益損傷,肌肉形體也會因此而消瘦。所以會出現身體懶惰嗜睡,四肢無力,面色萎黃,吃東西也不消化,甚至產生腫脹、腹瀉等疾病。
醫書說:身體受損會先影響到肌肉,肌肉消瘦,飲食無法轉化為肌肉。因此,治療脾的損傷,要調理飲食,注意寒溫變化,這是調理脾胃的好方法。
脾胃不和
脾不協調,食物就難以消化;胃不協調,就不想吃東西;脾胃都不協調,就會既不想吃東西又難以消化。可能出現嘔吐、腹瀉、腹脹、吞酸、打嗝、噁心等症狀,可以用治中湯來治療。如果脾不協調,不想吃東西又消化不良,可以用枳縮二陳湯或枳朮丸。如果胃不協調,可以用平胃散。
治中湯
治療脾胃不和,嘔吐、腹瀉、腹脹、虛弱等症狀。
成分:人參、甘草(炙)、乾薑(炮)、白朮(土炒)、青皮、陳皮,各一錢。
用法:將藥材切碎,分成兩份,用水兩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
枳縮二陳湯
就是二陳湯加上砂仁、枳殼(藥方在痰證條中)。
枳朮丸
治療腹脹、消化不良、增強胃功能。
成分:枳實(麩炒,一兩)、白朮(二兩)。
可以根據情況加入不同藥材,如加橘皮為橘皮枳朮丸,加曲、糵為曲糵枳朮丸,加木香為木香枳朮丸,加半夏為半夏枳朮丸,加黃芩、黃連為芩連枳朮丸。
用法:將藥材研成粉末,用荷葉煮飯做成藥丸,像桐子大小,空腹用白開水送服五六十丸。
脾胃虛損
脾胃虛弱的人,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來治療。如果脾胃虛弱,吃不下東西,出現嘔吐、腹瀉、四肢無力、懶惰嗜睡等症狀,或者病後脾胃受損、元氣不足,可以用參苓白朮散或建中湯。
補中益氣湯(藥方在內傷篇中)
四君子湯
補養脾胃大虛,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
成分:人參(去蘆,一錢)、白茯苓(一錢)、白朮(土炒,二錢)、甘草(蜜炒,一錢)。
用法:將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大棗兩枚,用水兩碗煎成八分,服用。
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可以加入藿香、白扁豆;如果出現咳嗽,可以加入桑白皮、五味子;如果心煩意亂,可以加入辰砂、酸棗仁、遠志;如果心中煩熱,可以加入麥門冬、茯神、蓮肉;如果出現驚風陰證,可以加入全蠍、白附子;如果口渴,可以加入乾葛、烏梅;如果胃部寒冷,可以加入丁香、砂仁、木香;如果腹脹、食慾不振,可以加入白豆蔻、砂仁;如果喘息急促、胸悶,可以加入枳殼;如果盜汗,可以加入黃耆、小麥;如果小便不暢,可以加入豬苓、澤瀉、木通;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加入木香、訶子、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