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九 (18)
卷九 (18)
1. 臨產五
末之,每一錢,熱湯、溫酒各半盞調下。
失血
產後去血過多,芎歸湯加人參、焦姜。腹痛,香桂散。失血過多,虛熱太甚,目暗神昏,手足冷,芎、歸、薑、桂、人參,汗多加黃耆,或益母丸加童便。自汗,氣欲脫,黃耆湯。產後去血多,心虛怔忡錯語,茯苓益母丸。
芎歸湯(方見前胎前條下。)
香桂散
治去血過多及下死胎。
麝香(五分),桂心(三錢)
末之,作一服,溫酒調下。
益母丸(方見前難產條內。)
黃耆湯
治產後失血,自汗不止。
黃耆(二錢,蜜炙),白朮(一錢,炒),防風(一錢,去蘆),熟地黃(二錢),牡蠣(煨,一錢半),白茯苓(一錢),麥門冬(五分),甘草(炙,五分)
上銼,一劑,加大棗二枚,水二盞,煎至八分,空心服。
茯苓散
產後心虛怔忡不定,言語錯亂,神思不清。
人參(一錢,去蘆),甘草(一錢,炙),乾山藥(一錢),當歸(一錢),生薑(五錢),遠志(一錢,去心),白茯苓(八分),桂心(五分),麥門冬(一錢),大棗(二個)
銼一劑,水二盞,煎八分服。
惡露
血搶心悶成狂,喘滿欲絕者,蒲黃散。惡露不盡,心腹痛,黑神散。惡露不盡,兒枕疼,當歸失笑散。一產後,忽然口噤,語言顛倒,乍見鬼神,此敗血衝心,非風寒及邪祟也,妙香散,或用黑龍丹煅過酒調下。
蒲黃散
產後惡露不快,血上搶心,煩悶喘急等證。
乾荷葉(炙,二錢五分),甘草(二錢五分),牡丹皮(二錢五分),玄胡索(二錢五分),生地黃(二錢五分),生蒲黃(六錢)
銼作二劑,水煎,入蜜少許,溫服。
黑神散
惡露不盡,胎衣不下,血上攻,心腹痛不止。
黑豆(炒,半升),熟地黃(四兩),當歸(四兩),肉桂(四兩),乾薑(四兩,炒焦),甘草(炙,四兩),蒲黃(生,四兩),白芍藥(四兩,炒)
上末之,每服二錢,童便、酒各半盞,空心時調下。
當歸失笑散
治產後心腹絞痛欲死及兒枕作疼。
蒲黃(炒黑,五錢),五靈脂(五錢)
上末之,每用二錢,醋調熬成膏子,白湯化下。
妙香散
麝香(一錢,研),山藥(薑汁炒,一兩),茯苓(一兩),茯神(一兩),遠志(去心,一兩),黃耆(一兩),人參(五錢),桔梗(五錢),甘草(五錢),木香(煨,二錢半),辰砂(二錢)
上末之,每二錢,湯下。
黑龍丹(方見前胞衣不下條內。)
白話文:
臨產五
產後藥方:
少量藥材,用熱水和溫酒各半碗調服。
產後出血過多:芎歸湯加入人參、焦薑。腹痛,服用香桂散。出血過多,虛熱過盛,頭昏眼花,手腳冰冷,則服用芎、歸、薑、桂、人參,若出汗多則加黃耆,或服用益母丸加童尿。自汗,感覺快要虛脫,服用黃耆湯。產後出血過多,心慌意亂,說話錯亂,服用茯苓益母丸。
(芎歸湯配方見前文胎前章節)
香桂散:治療出血過多及胎盤不下。麝香五分,桂心三錢,磨成粉末,溫酒調服。
(益母丸配方見前文難產章節)
黃耆湯:治療產後失血,自汗不止。黃耆(二錢,蜜炙)、白朮(一錢,炒)、防風(一錢,去蘆)、熟地黃(二錢)、牡蠣(煨,一錢半)、白茯苓(一錢)、麥門冬(五分)、甘草(炙,五分)。以上藥材磨碎,加紅棗兩枚,水兩碗,煎至八分,空腹服用。
茯苓散:治療產後心慌意亂,說話錯亂,神志不清。人參(一錢,去蘆)、甘草(一錢,炙)、乾山藥(一錢)、當歸(一錢)、生薑(五錢)、遠志(一錢,去心)、白茯苓(八分)、桂心(五分)、麥門冬(一錢)、大棗(兩個)。磨碎後,水兩碗,煎至八分服用。
產後惡露:
血衝上心口,心煩意亂,呼吸困難,快要斷氣,服用蒲黃散。惡露不盡,心腹疼痛,服用黑神散。惡露不盡,會陰部疼痛,服用當歸失笑散。產後突然口不能言,言語顛倒,感覺見到鬼神,這是敗血衝心,而非風寒或邪祟所致,服用妙香散,或服用煅燒過的黑龍丹,酒送服。
蒲黃散:治療產後惡露不淨,血衝上心口,心煩意亂,呼吸急促等症狀。乾荷葉(炙,二錢五分)、甘草(二錢五分)、牡丹皮(二錢五分)、玄胡索(二錢五分)、生地黃(二錢五分)、生蒲黃(六錢)。磨碎分成兩劑,水煎,加少量蜂蜜,溫服。
黑神散:惡露不盡,胎盤不下,血衝上攻,心腹疼痛不止。黑豆(炒,半升)、熟地黃(四兩)、當歸(四兩)、肉桂(四兩)、乾薑(四兩,炒焦)、甘草(炙,四兩)、蒲黃(生,四兩)、白芍藥(四兩,炒)。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童尿和酒各半碗調服,空腹服用。
當歸失笑散:治療產後心腹絞痛欲死及會陰部疼痛。蒲黃(炒黑,五錢)、五靈脂(五錢)。磨成粉末,每次用二錢,用醋調成膏狀,用溫開水化服。
妙香散:麝香(一錢,研磨)、山藥(薑汁炒,一兩)、茯苓(一兩)、茯神(一兩)、遠志(去心,一兩)、黃耆(一兩)、人參(五錢)、桔梗(五錢)、甘草(五錢)、木香(煨,二錢半)、辰砂(二錢)。磨成粉末,每次二錢,用湯送服。
(黑龍丹配方見前文胞衣不下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