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理氣之劑

澹寮煮附丸治經候不調,血氣刺痛,腹脅膨脹,頭暈噁心,崩漏帶下,並宜服之

香附子(擦其皮,不以多少,米醋浸一日,用瓦銚煮,冷醋盡)

上醋糊為丸,梧子大,日乾,每五十丸,淡醋湯下

一方香附一斤,艾葉四兩,當歸二兩,制同名艾附丸。嚴氏抑氣散治婦人氣盛於血,變生諸證,頭暈膈滿

香附(四兩) 茯神 甘草(炙各一兩) 陳皮(二兩)

上為末,每二錢,食前沸湯調下

按此方主於氣,煮附丸則氣中之血藥也,然氣鬱甚者,宜於氣證門選用,不必拘此

東垣益胃升陽湯治婦人經候不調,或血脫後,脈弱食少,水泄日三二行

黃耆(二錢) 人參 甘草(炙) 當歸身 陳皮(各一錢) 白朮(三錢) 升麻 柴胡(各半錢) 炒曲(一錢半) 黃芩(半錢,秋去之)

上㕮咀,每半兩水煎,腹痛加芍藥

補中益氣湯治婦人室女經候不調,脈微食少,體倦或熱

方見熱門

按此二方氣血之藥,血脫益氣之大法也

紺珠正氣天香湯治婦人一切氣氣上湊心,心胸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

臺烏藥(二錢) 香附子(八錢) 陳皮 蘇葉(各一錢) 乾薑(半錢)

上㕮咀,每七八錢水煎服

謹按婦人經病,多有因於七情六郁致者,故集以上例以備其義,大抵氣行不失其常則經血亦行也

白話文:

【理氣之劑】

澹寮煮附丸適用於經期不順、血氣疼痛、腹部脹痛、頭暈噁心、崩漏及白帶等症狀。

使用香附子,數量不限,先去掉外皮,再用米醋浸泡一天,然後放入瓦罐中煮至醋被吸收完畢。

將香附子與醋糊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曬乾後,每次服用五十粒,以淡醋湯送服。

另一個配方是香附一斤,艾葉四兩,當歸二兩,製成艾附丸。嚴氏抑氣散適用於婦女血氣失衡,導致的各種症狀,如頭暈和胸悶。

成分包括香附四兩,茯神、炙甘草各一兩,陳皮二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前以沸水沖服。

此方主要針對氣血問題,而煮附丸則是專門針對氣血中的血液問題。然而,對於氣鬱嚴重的人,應在氣證門類中選擇合適的療法,不必侷限於此。

東垣益胃升陽湯適用於婦女經期不順,或血崩後脈搏虛弱、食慾不振、每日水瀉二到三次。

成分包括黃耆二錢,人參、炙甘草、當歸身、陳皮各一錢,白朮三錢,升麻、柴胡各半錢,炒麴一錢半,黃芩半錢(秋季時可省略)。切碎後,每次取半兩用水煎煮,若腹部疼痛,可加入芍藥。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婦女及處女經期不順,脈象微弱、食慾不佳、體力疲倦或發熱。

詳細配方請參考熱門。

這兩個方子都是針對氣血問題,對於血崩後的補氣有很好的效果。

紺珠正氣天香湯適用於婦女所有氣血問題,如氣血上衝心臟,心胸緊繃,脅肋疼痛,月經不調。

成分包括臺烏藥二錢,香附子八錢,陳皮、蘇葉各一錢,乾薑半錢。切碎後,每次取七八錢用水煎煮服用。

根據經驗,婦女的月經問題常常是由於情緒壓力或氣血鬱結所導致,因此整理上述的療法供參考。總的來說,只要氣血運行正常,經血也能順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