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四 (1)
卷四 (1)
1. 攻下之劑
金匱梔子大黃湯治酒疸心中懊憹或熱痛
梔子(十四枚) 大黃(一兩) 枳實(五枚) 豉(一升)
上水煎至二升,分溫三服。
大黃硝石湯治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此表和裡實。
大黃 黃柏 硝石(各四兩) 梔子(十五枚)
上水煎服,如前法。
硝石礬石散治女勞疸,身黃額黑,日晡發熱惡寒,膀胱急,小腹滿,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滿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
硝石 礬石(各燒等分)
上二味為散,以大麥粥汁和服二錢,日三,重衣覆取汗,隨大小便去,小便黃,大便黑,是其候也。
半夏湯治酒疸,身黃無熱,言了了,腹滿欲嘔,心煩,足熱,或癥瘕,心中懊憹,其脈沉弦或緊細。
半夏 茯苓 白朮(各三兩) 前胡 枳殼(炒) 甘草 大戟(炒各二兩) 黃芩 茵陳 當歸(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入姜三片,空心服。
茵陳蒿湯治身熱鼻乾,汗出,陽上奔,小便赤而不利,濕熱發黃。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個) 大黃(二兩)
上三味,每服一兩半,水煎服。
難知茵陳大黃湯治傷寒大熱發黃,面目悉黃,小便赤。
茵陳蒿 梔子 柴胡 柏皮 黃芩 升麻 大黃(炒各一兩) 龍膽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抵當湯治太陽傷寒,頭痛身熱,法當汗解,反利小便,熱瘀在內,則身黃,脈沉,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下焦有血也,宜此湯主之。
水蛭 虻蟲(各十個) 大黃(一兩) 桃仁(十二個)
上銼,作一服,水煎食前服。
按以上並陽明經藥也,抵當湯厥陰藥,輕者桃仁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攻下類藥物]
金匱梔子大黃湯用於治療因飲酒過度導致的心臟區域感到煩悶或熱痛。所需藥材包括:梔子十四枚、大黃一兩、枳實五枚、豆豉一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至剩下二升,分三次溫服。
大黃硝石湯用於治療黃疸、腹部脹滿、小便不順且色紅,伴有自汗,此症狀表明表面平和但內部有實邪。所需藥材包括:大黃、黃柏、硝石各四兩、梔子十五枚。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方法同前。
硝石礬石散用於治療因勞累導致的女性黃疸,症狀包括身體泛黃、額頭發黑、傍晚時分發熱畏寒、膀胱緊繃、小腹脹滿、腳底發熱,最終形成黑色黃疸,腹部脹滿如同懷孕,大便顏色必然是黑色,偶爾會有稀便,這是因勞累導致的疾病,而非單純的水腫。
所需藥材包括:硝石、礬石各等量,先燒製。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一天三次,服用時應與大麥粥汁混合,服用後應穿多件衣物以促出汗,隨著大小便的排出,小便顏色會變黃,大便顏色會變黑,這是治療效果的徵兆。
半夏湯用於治療因飲酒過度導致的身體泛黃但無發燒,意識清醒,腹部脹滿且有嘔吐感,心煩,腳部發熱,或者有症瘕,心中感到煩悶,脈象可能是沉弦或者緊細。所需藥材包括:半夏、茯苓、白朮各三兩,前胡、炒過的枳殼、甘草、炒過的大戟各二兩,黃芩、茵陳、當歸各一兩。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加入三片薑,空腹服用。
茵陳蒿湯用於治療身體發熱、鼻子乾燥、汗出、熱氣向上沖、小便色紅且不通暢、濕熱導致的黃疸。所需藥材包括: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個、大黃二兩。以上三種藥材,每次服用一兩半,用水煎煮後服用。
難知茵陳大黃湯用於治療傷寒導致的高熱和黃疸,臉部和眼睛都呈現黃色,小便色紅。所需藥材包括:茵陳蒿、梔子、柴胡、柏皮、黃芩、升麻、炒過的大黃各一兩,龍膽草半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抵當湯用於治療太陽經的傷寒,頭痛身熱,理論上應該出汗解表,卻反而出現小便頻繁,熱邪淤積在體內,導致身體泛黃,脈象沉,小腹硬,小便正常,患者可能表現出類似精神錯亂的行為,這可能是下焦有血塊的症狀,這種情況適合使用此湯藥。所需藥材包括:水蛭、虻蟲各十個、大黃一兩、桃仁十二個。以上藥材切碎,一次服用,用水煎煮,在飯前服用。
以上所列均為陽明經的藥物,抵當湯則屬於厥陰經的藥物,對於輕微的病情,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