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 (4)

1. 轉女為男法

論曰:陽施陰化,所以有娠,遇三陰所會,多生女子。但懷娠三月,名曰始胎,血脈不流,象形而變。是時男女未定,故今於未滿三月間,服藥方術,轉令生男也。其法以斧置妊婦床下,系刃向下,勿令人知。恐不信者,令待雞抱卵時,依此置窠下,一窠盡出雄雞。此雖未試,亦不可不知。

凡受胎三月,逐物變化。故古人立胎教,能令生子良善長壽,忠孝仁義,聰明無疾。蓋須十月之內,常見好境象,無近邪僻,真良教也。如有觸忤傷胎,治各有法。據徐之才逐月養胎傷胎等方,備則備矣,事煩少用,故不暇錄。識者當自閱,今出安胎方如後。

白話文:

【轉換女胎為男胎的方法】

解釋如下:在生育過程中,男性提供精子(陽性),女性提供卵子(陰性),兩者結合才能形成胚胎,若是在三個與陰性相關的階段結合,多數會誕生女孩。然而,懷孕至第三個月,稱為「始胎」階段,此時胎兒的血脈尚未完全發展,形態還未成型,可塑性高。在這個時期,胎兒的性別尚未確定,因此,在懷孕未滿三個月的這段期間,透過藥物或方法,有可能轉換胎兒性別,使之成為男孩。具體做法是將一把斧頭放置在孕婦的牀下,斧頭的刀刃需朝下,且不能讓他人知道。如果不相信此方法的人,可以嘗試在母雞孵卵的時候,依照同樣的方式將斧頭放置在雞窩下,結果將會孵出全都是公雞的小雞。雖然這種方法未經實際驗證,但也許值得參考。

通常,胎兒在懷孕前三個月會隨母體環境而發生變化。因此,古人才會建立胎教的概念,能影響孩子出生後的品性、健康狀況,使其長壽、忠誠、孝順、仁慈、正義、聰明且無疾病。在懷孕的十個月期間,孕婦應保持心情愉悅,遠離負面事物,這是真正有益的教育方式。假設在孕期中不慎受到驚嚇或傷害,對胎兒造成影響,也有相應的處理方法。根據徐之才對於每個月的胎兒養護以及胎兒受到傷害的處置方法,雖然詳細全面,但實用性較低,因此這裡就不進行摘錄。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查閱。接下來,將分享幾個安胎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