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六 (3)
卷之十六 (3)
1. 眼敘論
夫眼者,五臟之精明,一生之至寶,如天之有日月,其可不保護之?然骨之精為瞳子,屬腎;筋之精為黑眼,屬肝;血之精為絡果,屬心;氣之精為白眼,屬肺;肉之精為約束,屬脾,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與脈併為系,繫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六淫外傷,五臟內郁,飲食房室,遠視悲泣,抄寫雕鏤,刺繡博奕,不避煙塵,刺血發汗,皆能病目。故方論有五輪八廓、內外障等,各各不同,尤當分其所因,及臟腑陰陽,不可混濫。
如目決其面者,為兌眥,屬少陽;近鼻上為外眥,屬太陽;下為內眥,屬陽明。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此三陽病,不可混也。睛色赤,病在心;色白,病在肺;色青,病在肝;色黑,病在腎;色黃,病在脾;色不可名者,病在胃中。此五臟三陽病,不可混也。
仍敘三因於後。
白話文:
【對於眼睛的討論】
眼睛是我們身體五臟精華的表現,也是我們生命中的珍貴寶藏,就像天空中有日月一樣重要,我們怎麼能不保護好它呢?然而,骨骼的精華形成了瞳孔,這與腎臟相關;肌肉的精華形成約束組織,這與脾臟相關;血液的精華形成了血管,這與心臟相關;氣的精華形成了眼球的白色部分,這與肺臟相關;筋的精華形成了黑色部分,這與肝臟相關。這些由骨骼、肌肉、血液和氣所形成的精華,與脈絡一同連接,向上連結到大腦,再從頸部延伸出來。因此,無論是外在的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傷害,還是五臟功能的內在鬱結,或者是飲食失調、房事過度、長時間的閱讀或雕刻、刺繡、博弈,不避免煙塵環境,或是進行刺血或發汗療法,都可能導致眼睛的疾病。因此,在治療方案上,有五輪八廓、內外障等各種不同的分類,每種情況都有其特殊的原因,以及與臟腑陰陽的關聯,不能混為一談。
例如,眼睛正前方的部分稱為兌眥,這與少陽經相關;靠近鼻子上方的部分稱為外眥,這與太陽經相關;下方的部分則稱為內眥,這與陽明經相關。如果紅色的血管從上方延伸下來,那可能是太陽經的問題;如果從下方延伸上去,那可能是陽明經的問題;如果從外側向內側延伸,那可能是少陽經的問題。這三種情況,不可混為一談。如果眼球呈現紅色,那可能是心臟的問題;如果呈現白色,那可能是肺臟的問題;如果呈現青色,那可能是肝臟的問題;如果呈現黑色,那可能是腎臟的問題;如果呈現黃色,那可能是脾臟的問題;如果顏色無法描述,那可能是胃部的問題。這些都是與五臟和三陽經相關的問題,同樣不可混為一談。
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討論造成這些問題的三個主要原因。】
2. 三因證治
病者喜怒不節,憂思兼併,致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隨氣上厥,逢腦之虛,侵淫眼系,蔭注於目,輕則昏澀,重則障翳,眵淚努肉,白膜漫睛,皆內所因;或數冒風寒,不避暑濕,邪中於項,乘虛循系以入於腦,故生外翳,翳論中所謂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翳、黃翳等,隨八風所中,變生諸證,皆外所因;或嗜欲不節,飲酒無時,生食五辛,熟啖炙爆,馳騁田獵,冒涉煙塵,勞動外精,喪明之本,所謂恣一時之遊佚,為百歲之固愆,皆不內外因。治之各有方。
白話文:
病人的情緒起伏不定,喜怒失常,加上過度憂慮和思考,導致體內臟腑之氣運行不順,鬱積而產生痰涎。這些痰涎隨著氣機上逆,恰逢腦部防禦力下降,便侵蝕到眼周系統,影響視力,輕微時會使視線模糊不清,嚴重時會形成障礙物,引發眼屎增多、淚水泛濫、眼睛長胬肉,甚至白膜覆蓋眼球等症狀,這都是由內在因素造成的。
或者,病人多次遭受風寒侵襲,未能避免炎熱與潮濕,邪氣從頸項進入,趁虛而入沿著眼周系統深入腦部,因此產生了外部障礙。障礙有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翳、黃翳等多種類型,根據不同的風邪侵襲,會引發相應的症狀,這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
再者,有些人慾望無度,飲酒不分時間,愛吃辛辣食物,喜愛烤炸食品,狂奔狩獵,無畏塵土,長此以往,消耗了身體的精華,這是導致失明的根本原因。所謂的一時享樂,可能成為終身遺憾,這既不是由內在也不是外在因素引起,而是個人的生活習慣所致。對於這些不同病因,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3. 《千金》神麯丸
明目,百歲可讀細書。常服益眼力。
神麯(四兩),磁石(二兩,煅,醋淬七次),光明砂(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米飲服五丸,食前日三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千金》神麯丸,可以明亮視力,讓人即便到了百歲高齡仍能閱讀細小的文字。長期服用的話,對眼睛的健康會有好處。
所需藥材如下:神麯四兩,磁石二兩(需先煅燒再用醋淬火七次),光明砂一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服用時,每次用米湯吞服五丸,一天三次,最好在飯前服用。